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61|回覆: 2

[其他] 屈原【楚辭·九嘆1逢紛】詩解吸精吐濁邪世不容竭信歸誠垂文千古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3-16 20:3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屈原【楚辭·九嘆1逢紛】詩解吸精吐濁邪世不容竭信歸誠垂文千古
題文詩: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屈原。
原肇祖於,高陽兮惟,楚懷嬋連。
余受命於,貞節兮鴻,永路嘉名。
齊名字於,天地兮並,光明列星。
吸精粹吐,氛濁橫邪,世不取容。
行叩誠而,不阿兮遂,見排逢讒。
後聽虛而,黜實兮順,情不吾理。
腸憤悁而,含怒兮志,遷蹇左傾。
心戃慌不,我與兮躬,速不吾親。
辭靈修而,隕志兮吟,澤畔江濱。
椒桂羅以,顛覆兮有,竭信歸誠。
讒夫藹藹,漫著兮曷,不舒予情。

始結言於,廟堂兮信,中途而叛。
懷蘭蕙與,衡芷兮行,中野散之。
聲哀哀懷,高丘兮心,愁思舊邦。
願承閒而,自恃兮徑,淫曀道壅。
顏黴黧以,沮敗兮精,越裂衰耄。
裳襜襜而,含風兮衣,納納掩露。
赴江湘之,湍流兮順,波湊下降。
徐徘徊於,山阿兮飄,風來洶洶。
馳余車兮,玄石步余,馬兮洞庭。
平明發兮,蒼梧夕投,宿兮石城。
芙蓉蓋蔆,華車兮紫,貝闕玉堂。
薜荔飾陸,離薦鱗衣,白蜺裳兮。
登逢龍下,隕兮違之,故都漫漫。

思南郢舊,俗兮腸一,夕而九運。
揚流波潢,潢兮體而,溶溶東回。
心怊悵以,永思兮意,晻晻日頹。
白露紛塗,塗兮秋風,瀏以蕭蕭。
身永流而,不還兮魂,長逝常愁。
嘆曰:
譬流水紛,揚礚波洶,涌滂沛兮。
揄揚滌盪,飄流隕往,觸崟石兮。
龍卭脟圈,繚戾宛轉,阻相薄兮。
遭紛逢凶,蹇罹尤兮。垂文揚采,

遺將來兮。屈子中正,正道直行。

名垂青史,千古留名,真情永恆。

【原文】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雲余肇祖於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於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齊名字於天地兮,並光明於列星。
吸精粹而吐氛濁兮,橫邪世而不取容。
行叩誠而不阿兮,遂見排而逢讒。
後聽虛而黜實兮,不吾理而順情。
腸憤悁而含怒兮,志遷蹇而左傾。
心戃慌其不我與兮,躬速速其不吾親。
辭靈修而隕志兮,吟澤畔之江濱。
椒桂羅以顛覆兮,有竭信而歸誠。
讒夫藹藹而漫著兮,曷其不舒予情。
始結言於廟堂兮,信中途而叛之。
懷蘭蕙與衡芷兮,行中壄而散之。
聲哀哀而懷高丘兮,心愁愁而思舊邦。
願承閒而自恃兮,徑淫曀而道壅。
顏黴黧以沮敗兮,精越裂而衰耄。
裳襜襜而含風兮,衣納納而掩露。
赴江湘之湍流兮,順波湊而下降。
徐徘徊於山阿兮,飄風來之洶洶。
馳余車兮玄石,步余馬兮洞庭。
平明發兮蒼梧,夕投宿兮石城。
芙蓉蓋而蔆華車兮,紫貝闕而玉堂。
薜荔飾而陸離薦兮,魚鱗衣而白蜺裳。
登逢龍而下隕兮,違故都之漫漫。
思南郢之舊俗兮,腸一夕而九運。
揚流波之潢潢兮,體溶溶而東回。
心怊悵以永思兮,意晻晻而日頹。
白露紛以塗塗兮,秋風瀏以蕭蕭。
身永流而不還兮,魂長逝而常愁。
嘆曰:
譬彼流水,紛揚礚兮。
波濤洶湧,滂沛兮。
揄揚滌盪,飄流隕往,觸崟石兮。
龍卭脟圈,繚戾宛轉,阻相薄兮。
遭紛逢凶,蹇離尤兮。
垂文揚采,遺將來兮。

【注釋】

(1)伊:他。伯庸:有說屈原父親的字。末胄:最後的後代。諒:誠信。皇:出身皇族。直:正直。云:說。余:我。肇祖:始祖。高陽:高陽帝顓頊。嬋連:族親相連。同祖父的關係。

(2)原:屈原自稱。生:生來。貞節:忠貞不二的節操。鴻:鴻達,鴻大。永路:長遠道路。並:並列。
(3)精粹:精華。氛濁:塵濁之氣。橫:橫行。邪世:邪惡世界,亂世。取容:討好以取得容身。叩誠:款誠,真誠。不阿:不阿諛奉承。見排:被排擠。
(4)後:君王。聽:一作吸。黜:廢黜。不吾理:不理我。憤悁:憤怒。遷蹇:委屈貌。左傾:頹喪不振。
(5)恍慌:失意慌亂。一作戃慌。戃慌:憂愁慌亂。其:代詞,他,那。與:相與。交好。速速:迅速貌。辭:辭別。靈修:有修德之神靈。這裡指君主。隕志:隕失志向。志意墮落。吟:行吟也。澤畔:湖澤岸邊。江濱:江邊。
(6)椒桂:椒料和桂菌。皆調味香料。羅:網羅。顛覆:顛仆;跌落。竭信:竭盡忠信。歸誠:歸於誠心也。藹藹:濃烈貌。漫著:瀰漫顯著。曷其:何其。予:我的。
(7)結言:用言辭訂約。口頭約定。中塗:中途。
(8)高丘:高山。隱含狐死首丘之意。承閒:繼承倫理道德的規範、界限。自恃:自恃閒德也。淫曀:多水昏暗。越裂:消散分裂。衰耄:衰老糊塗。襜襜chān:飄動貌。納納:沾濕貌。
(8)黴黧:發霉污黑。越裂:消散分裂。衰耄:衰老糊塗。襜襜chān:飄動貌。納納:沾濕貌。
(10)湍tuān流:急而迴旋的水流。波湊:湊聚的波濤。山阿:山的曲折處。飄風:旋風;暴風。
(11)玄石:山名。在洞庭湖西。蒼梧:蒼梧山,又名九嶷山,在湖南南部。石城:城名。在今湖北省鍾祥市。
(12)闕:闕車。游車補闕者曰闕車。玉堂:玉裝飾的車堂。薜荔:木蓮。陸離:形容色彩絢麗繁雜。薦:墊子。
(13)逢龍:山名。下隕:下落。違:久違。漫漫:廣遠無際貌。南郢:郢城南部。九運:九轉。
(14)潢潢:水勢浩大的樣子。溶溶:緩緩流動貌。怊悵:惆悵。晻晻:無日光,黑暗貌,抑鬱貌。
(15)塗塗:濃厚的樣子。瀏:風疾貌。
(16)譬pì:比如。紛:紛紛。揚:激揚。磕:水石撞擊聲。洶湧:濆pēn:噴涌。滂沛:水大充沛,波瀾壯闊。
(17)揄揚:揮揚。滌盪:盪洗。沖刷。隕往:下流而去。崟:【五音集韻】崟,高險也。龍邛:【漢典】水波互相撞擊之貌。脟luán圈:攣曲。繚戾:繚繞屈曲。
(18)紛:紛亂。蹇:楚方言。其,與。離尤:逢禍,遭罪(離,通罹)。垂文:留下文章。揚采:張揚華彩。遺:遺留。

【譯文】

我是伯庸的後代啊,是正直誠信的屈原。
我的始祖是古帝高陽氏啊,楚懷王與我同根相連。
我秉受正氣而生啊,生辰合道起了美名。
我的名字與天地相齊啊,光輝燦爛如同群星。
我吸天地精華吐出濁氣啊,身處濁世也決不苟合求容。
我行爲忠誠剛直不阿啊,於是遭讒害被棄置不用。
君王聽信假話貶斥忠良啊,不理睬我反順從邪惡奸佞。
我心懷憤恨滿腔怒火啊,我心遭壓抑失去平衡。
心神恍惚啊君王不與我同心,孤獨冷落啊君王不同我親近。
我辭別君王心灰意冷啊,低吟悲歌在澤畔水濱。
先賢遭禍身危難啊(花椒桂樹縱使遇害遭難),依然竭盡忠信一片誠心。
眾讒人嘁嘁喳喳抑人揚己啊,君王何不昭示我的真情!

當初我們曾在廟堂約好啊,如今卻聽信讒言中途變心。
我懷揣蘭蕙和衡芷啊,卻被拋棄荒野不用。
懷念故土高山聲聲哀嘆啊,思戀祖國家鄉滿懷愁情。
我本想找機會自能竭盡忠心啊,怎奈道路堵塞幽暗不通。
面目黧黑人憔悴啊,身老力衰沒精神。
陣陣冷風吹動我的裙裳啊,濃濃寒露打濕我的衣裙。
奔赴湍急的長江和湘水啊,順隨波濤向下漂行。
我慢步徘徊在山窩啊,山風陣陣迴旋兇猛。
駕起我的車啊向玄石山奔馳,讓我的馬兒啊在洞庭山慢步徐行。
黎明我從蒼梧山出發啊,傍晚我投宿在石城山頂。
荷花車蓋菱花車啊,紫貝樓台白玉廳。
薜荔爲裝飾美玉做臥席啊,五彩的上衣,潔白的裙裳。
登上逢龍山向下眺望啊,離開故都道路多麼漫長。

想起那郢都的風物習俗啊,一夜之間九轉愁腸。
波高流急茫茫一片啊,浪濤翻滾奔向東方。
心惆悵止不住的思念啊,精神鬱悶一天天倍覺神傷。
霜露一片白茫茫啊,秋風急吹蕭蕭響。
身隨水流不回返啊,靈魂遠逝愁難當。
尾聲:
就像那奔騰的江水,轟轟隆響啊。
風卷大波浪翻滾,浩浩蕩蕩啊。
大風鼓盪,波浪起伏,撞擊巨石啊。
打著旋渦,盤旋衝擊,水流終究被阻擋啊。
時逢濁世遭兇險,終獲罪愆啊。
留下清詞麗句美篇,傳於來世後人觀。
yanqzh 發表於 2025-7-14 17:23 | 顯示全部樓層
【九嘆·逢紛】詮析:屈子精神與楚辭美學之典範

【九嘆·逢紛】作爲西漢劉向追慕屈原之作,實爲楚辭傳統中"代屈立言"的重要文本。此章以"逢紛"爲題,深刻展現了屈原身處濁世而堅守精粹的精神困境,其文辭瑰麗而意蘊深沉,堪稱楚辭美學與士人精神的完美結合。

一、身世溯源與精神譜系
開篇"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二句,通過追溯屈原先世(伯庸爲屈原之父),建構起"皇直"(光明正直)的人格譜系。"肇祖高陽"更將血脈上接顓頊,與【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形成互文。這種雙重譜系(血緣/精神)的建構,實爲楚辭"內美"傳統的延續,劉勰【文心雕龍·辨騷】所謂"虬龍以喻君子"正指此道。

二、名德與天道的貫通
"齊名字於天地兮,並光明於列星"二句,展現屈原"天人相參"的哲學觀。王逸【楚辭章句】注此云:"名平字原,與地相副;德配天地,光如列星。"這種將個人名德與宇宙秩序相貫通的表述,源自先秦"名實之辨"思想,而屈原更賦予其美學意蘊——人格光輝猶如星漢燦爛,此即司馬遷所言"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史記·屈原列傳】)。

三、吐納之間的精神操守
"吸精粹而吐氛濁"堪稱全篇文眼。【莊子·刻意】云:"吹呴呼吸,吐故納新",屈原則將此養生之術升華爲精神修煉。洪興祖【楚辭補註】指出:"吸天地之精,吐塵俗之濁",揭示出屈原在價值顛倒的"橫邪世"中,通過精神吐納保持人格純粹。這種"不取容"的抉擇,正是儒家"天下無道則隱"與道家"葆光"思想的融合。

四、讒諂語境下的三重困境
詩中展現的困境極具層次:(1)政治困境——"遂見排而逢讒";(2)心理困境——"腸憤悁而含怒";(3)存在困境——"心戃慌其不我與"。這三重困境構成屈原悲劇的立體圖景,王夫之【楚辭通釋】謂之"忠而被謗,信而見疑,獨醒之痛,匪人所知"。尤其"辭靈修而隕志"一句,將君臣關係的破裂表現爲精神世界的崩塌,較之【離騷】"荃不察余之中情"更爲沉痛。

五、流放書寫的空間詩學
自"吟澤畔之江濱"至"身永流而不還",構建出完整的流放地理:江濱、山阿、玄石、洞庭、蒼梧、石城...這些意象並非實指,而是構成"心理圖譜"。朱熹【楚辭集注】認爲:"沅湘之間,其俗信鬼好祀,原見其辭鄙俚,爲作【九歌】之曲。"這種空間移動實爲精神漂泊的外化,與"魂長逝常愁"形成肉身/靈魂的雙重放逐。

結語:垂文揚采的永恆價值
篇末"垂文揚采,遺將來兮",揭示楚辭創作的根本意義。屈原將個體悲劇升華爲審美創造,正如劉勰所言"其衣被詞人,非一代也"(【文心雕龍·辨騷】)。這種"竭信歸誠"的創作態度,使楚辭超越時代局限,成就"名垂青史,真情永恆"的文化典範。在當代價值多元的語境中,屈原精神仍啟示我們:真正的文化創造,必源於對精神精粹的堅守與對生命本真的回歸。
福耨沙星 發表於 2025-7-25 22:38 | 顯示全部樓層
【九嘆·逢紛】詮解:屈子精神與楚辭美學探賾

【九嘆·逢紛】作爲西漢劉向追慕屈原之作,深刻再現了屈子"竭信歸誠"的人格範式與"垂文千古"的文學價值。本文試從三個維度解析此篇精髓:

一、宗族譜系與天命意識
開篇"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以雙重血統建構屈子身份:既承顓頊高陽氏之神聖血脈,又秉楚國王族屈氏之貞節傳統。"齊名字於天地兮"四句,通過天人同構的命名儀式,將個體生命提升至宇宙維度。這種"肇祖-受命"的敘事模式,實爲楚辭特有的神性歷史觀體現。

二、濁世抗爭的二元結構
"吸精粹而吐氛濁"構成全篇核心意象。屈子以"精粹"(天地正氣)對抗"氛濁"(世俗污穢),形成三重對立:
1. 行爲層面:"叩誠不阿"與"見排逢讒"的衝突
2. 政治層面:"黜實順情"的昏君與"竭信歸誠"的忠臣
3. 精神層面:"隕志江濱"的肉身困頓與"垂文揚采"的永恆價值
這種二元張力在"椒桂顛覆"的香草意象中達到高潮,喻示美德在濁世的必然悲劇。

三、流放書寫的空間詩學
自"赴江湘之湍流"始,文本展開精妙的時空轉換:
地理位移:蒼梧→洞庭→石城→故都,形成環形漂泊軌跡
視覺符號:薜荔、紫貝、玉堂等楚地物象,構建神聖空間記憶
時間維度:"白露紛塗""秋風蕭蕭"將自然時序與生命衰頹同構
最終在"垂文揚采,遺將來兮"中完成從政治失敗到文學永恆的轉化。

【九嘆】之價值,不僅在於延續屈騷"發憤抒情"傳統,更通過"逢紛"命題揭示中國士人的根本困境:當"靈修不察"成爲歷史常態,"竭信歸誠"的精神如何自處?劉向給出的答案是——將政治理想轉化爲文化創造,此即"屈平詞懸日月"的深層意蘊。篇末"真情永恆"四字,恰是對楚辭精神最精當的箋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