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42|回覆: 2

[其他] 【逸周書】卷50大戒解詩解使眾撫惠九備忠正順德以動無疑其信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1-4 17:3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逸周書】卷50大戒解詩解使眾撫惠九備忠正順德以動無疑其信
題文詩:
維正月既,生魄王訪,於周公曰:嗚呼聞維,

時兆厥工,非不顯也,朕實不明.士非不務,

而不得助,官大則驕,小則畏懾,懾謀不極.

予重其位,與輕其服.非其得福,厚祿用遺.

庸止生隙,庸行信貳,眾輯群政,不輯自匿.

予夙勤之,無或告余.非不念之,念而不知.

周公對曰:於敢稱乃,武考言曰:微言入心,

夙喻動眾,大乃不驕,行惠於小,小乃不懾.

連官集乘,同憂若一,謀有不行?予重告爾.

庸厲餌士,權先申之,明約遣之.其位不尊,

其謀不陽.無不畏敬,材在四方.無擅於人,

塞匿勿行,惠戚咸服,孝悌乃明,立威恥亂.

使眾之道,撫之以惠,內姓無感,外姓無謫.

人知其罪,上之明審,教幼乃勤,貧賤有節,

制設九備,乃無亂謀.九備者一,忠正其行,

不荒美好,乃不作惡;四悅聲色,憂樂盈匿,

五碩信傷,辯曰費義;出觀好怪,內乃淫巧;

不周謀躁,內乃荒異;悖德好威,民眾日逃;

九富寵極,足是大極,內心其離.九備既明,

我貴保之,應協以動,遠爾同功.謀和適用,

復以觀之,上明任意,援貢有備.聚才多備,

以援成功,克禁淫謀,眾匿乃雍.順德以動,

人以立行.輯佐之道,上必盡志,後得其謀.

無疑其信,雖危不動.精誠以昭,其乃得人.

上危而轉,下乃不親.王曰允哉,敬行天道!

題解:記成王求教周公,周公誡告成王之言。戒之至,故曰大戒。
【原文】
維正月,既生魄,王訪於周公曰:『嗚呼,朕聞維時兆厥工,非不顯,朕實不明。維士非不務,而不得助,大則驕,小則懾,懾謀不極。予重位與輕服。非其得福厚用遺。庸止生隙,庸行信貳,眾輯群政,不輯自匿。嗚呼,予夙勤之,無或告余。非不念,念不知。』

周公曰:『於敢稱乃武考之言曰:微言入心,夙喻動眾,大乃不驕,行惠於小,小乃不懾。連官集乘,同憂若一,謀有不行,予惟重告爾。庸厲□以餌士,權先申之,明約必遣之。其位不尊,其謀不陽。無不畏敬,材在四方。無擅於人,塞匿勿行,惠戚咸服,孝悌乃明,明立威恥亂。使眾之道,撫之以惠,內姓無感,外姓無謫。人知其罪,上之明審教幼,乃勤貧賤,制□設九備,乃無亂謀。九備:一忠正不荒,美好乃不作惡,……四□說聲色憂樂盈匿,五碩信傷辯曰費□□,六出觀好怪,內乃淫巧,七□□謀躁,內乃荒異,八□□好威,民眾日逃,九富寵極足,是大極內,心其離。九備既明,我貴保之,應協以動,遠爾同功。謀和適用,復以觀之,上明任意,援貢有備。聚財多□,以援成功,克禁淫謀,眾匿乃雍。順得以動,人以立行。輯佐之道,上必盡其志,然後得其謀。無□其信,雖危不動。□□以昭,其乃得人。上危而轉,下乃不親。』

王拜曰:『允哉,允哉,敬行天道。』

【譯文】

在正月十五那天,成王詢問周公,說:『啊呀!我聽說只有正直才兆示他的官職。並非此話不明顯,而我實在是不明白,以此來問伯父。並非我不訪求士人,而是得不到他們的幫助。官大的就驕縱,官小的就畏懼,心存畏懼智謀就不能完全展示。我提高他們的爵位又減少他們的職事,並非要共享清福、厚贈爵祿。想以此防止產生嫌隙,以此讓誠實的副職行事。只有眾人和睦,群體才能治理;不和睦自有奸慝。啊呀,我早就想爲之努力,而沒有人告訴我。並非不常加思慮,而是思慮了還不明白。』

周公說:『啊!讓我用你父親武王的話說:'微妙之言入人心,做出榜樣打動眾人,大官就不驕縱;施惠給小官,小官就不畏懼。團結官員與民眾,大家想的都一樣,計謀還有不成的?」我再告訴,你用優厚待遇引誘士人,權力給他要先加申明,賞罰一定告訴他,地位不尊,他的計謀就不顯露。我們不敬重人才,人才就散於四方。對人不要專斷,阻塞奸慝,不讓他公行,恩惠與撫恤同時並行,孝悌之道才能顯明。公開樹立權威、羞辱亂臣、役使眾人的方法,是用恩惠撫慰他們,使同姓的無怨恨,讓異姓沒有責怪,下民知道他的罪過,上官知道要明審,教育幼輩要用心,貧賤要有節制,再設立九備,就沒有被打亂的計謀。

九備是:一,忠正口口,口口口口;二,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三,不沉湎美酒、玩物,就不會作惡;四,喜好音樂美女,享樂必生奸慝;五,說大話有害論辯,叫做耗費口口;六,外出觀光,喜好怪異,朝內就會出現淫技奇巧;七,思慮不周,謀事急躁,內臣就會荒亂偏激;八,違背道德,好耍威風,民眾就會日益逃避;九,富貴與寵信過分,內臣就會背離。
九備已明白,我們要珍惜保守它。順應和諧地辦事,不分遠近都同心協力,想的一樣,目標一致。反過來加以審察,只要崇尚仁義,援助與貢賦就會具備。招攬人才,增加力量,以幫助他成事。能夠禁絕邪惡的計謀,眾多的奸慝就不會發生。順應道德去感動人,以此樹立自己的品行。輯求輔佐的辦法,主上一定要盡其心志,然後才能得到他的智謀。不要轉變對臣下的信任,即使危險臣下也不會動搖。堅定而誠心地招引,就能得到所求的人才。主上遇到危險而動搖,臣下就不會親近他。』
成王拜手行禮道:『真好,真好!我將認真執行這天大的道理。』
沙舟 發表於 2025-3-29 12:03 | 顯示全部樓層
【逸周書·大戒解】闡明治世之道,其核心在於"順德以動無疑其信"。周王問政於周公,自陳"士非不務而不得助"之困,揭示官制弊端:位高則驕,職卑則懾,以致謀慮不深。周公承武考遺訓,提出"微言入心,夙喻動眾"的教化原則,強調"大不驕""小不懾"的平衡之道。

治政九備尤爲精要:其一,忠正其行,去華崇實;其二,節制聲色,防憂樂過度;其三,慎言語,避義理之費;其四,戒奇技淫巧,內修質樸;其五,謀事周詳,忌躁進荒異;其六,棄威權苛政,免民離散。此六者(原文"九備"當有脫簡)實爲"使眾撫惠"之綱目,通過"惠戚咸服"實現"孝悌乃明",最終達成"立威恥亂"的治理效果。

文中"連官集乘,同憂若一"的協作精神,與"材在四方"的用人智慧,皆體現周初政治哲學中"順德"的實踐邏輯——以德性爲行動根基,以誠信爲教化之本。此篇雖文字古奧,然其"明約遣之""貧賤有節"等思想,對後世儒家"正名""節用"之說頗有啟發。
興華 發表於 2025-7-10 08:02 | 顯示全部樓層
【逸周書·大戒解】闡微:論周公誡王之道與九備治國要義

【逸周書·大戒解】記載成王訪於周公求教治國之道,周公以"九備"爲綱,申明使眾撫惠、忠正順德之要旨。此篇雖文字古奧,然其中蘊含的治國理念與爲政智慧,實爲周初政治哲學之精髓。今試析其義理,以明聖賢垂訓之深意。

一、君臣問對中的治國困境
開篇"維正月既生魄"的紀時筆法,凸顯此次對話的鄭重性。成王所陳"官大則驕,小則畏懾"之弊,直指官僚體系的兩極困境:權重者易生驕矜,位卑者常懷畏懼。此二者皆導致"謀不極"(謀慮不能窮盡其理)的行政弊端。周公以"稱乃武考言"回應,既示法祖之誠,更暗合【尚書】"監於先王成憲"之訓。其"微言入心,夙喻動眾"八字,實爲【論語】"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之先聲,強調以精微之言感化人心。

二、使眾之道的雙重維度
周公提出的"使眾之道",包含"撫之以惠"的柔性管理與"立威恥亂"的剛性規範。其中"內姓無感,外姓無謫"的治理境界,與【左傳】"親親尊尊"之義相通:宗室不懷怨望,異姓不生責難。這種"惠戚咸服"的政治效果,需通過"孝悌乃明"的倫理教化達成,可見周初已將家族倫理擴展爲政治原則,開後世"移孝作忠"思想之先河。

三、九備體系的治國要義
"九備"雖文本有闕,然其要旨猶可窺見:
1. 忠正不荒:爲政者當守正不阿,【論語】"政者正也"與此呼應
2. 節制嗜欲:反對沉溺聲色,近於【孟子】"寡慾"之說
3. 慎言篤行:強調"碩信傷辯",與【周易】"修辭立其誠"相契
4. 遠異端邪說:"出觀好怪"之戒,類【荀子】"非十二子"之旨
5. 謀事周詳:"不周謀躁"之警,同【中庸】"預則立"之理
6. 德威並重:"悖德好威"之誡,合於【尚書】"德威惟畏"之訓
7. 均平財富:"富寵極足"之防,暗含【大學】"財聚民散"之戒

四、順德以動的政治哲學
篇末"順德以動,人以立行"八字,實爲全篇樞要。此"順"非被動因循,而是【周易】"順乎天而應乎人"的主動調適。其"無疑其信"的執政要求,與【管子】"言必信,行必果"的政治誠信論一脈相承。而成王"敬行天道"的結語,更將具體政術提升至天命高度,展現周人"以德配天"的終極政治理想。

此篇雖爲三千年前文獻,然其揭示的"權力制約""德法並施""政治誠信"等命題,至今仍具鏡鑒價值。昔錢穆先生論周文化"寓封建於宗法",觀此篇可知周初政治家已深諳制度與人心平衡之道。讀【大戒解】,不惟明古訓,更可思今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乙酉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一日酉時| 2025/7/15/週二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