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72|回覆: 2

[道學研究] 【墨子】卷22節喪(節用下)詩解2厚葬之弊勞民傷財久喪埋財久禁其生

[複製連結]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2-8-26 16: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墨子】卷22喪(節用下)詩解2厚葬之弊勞民傷財久
題文詩:
何知其然?今天下之.士君子將,猶多疑惑,
厚葬久喪,是非利害.故墨子曰:然則姑嘗,
稽今雖毋,法執厚葬,久喪者言,以事國家.
存乎,王公大人,有喪者曰:棺槨必重,
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繡必繁,丘隴必巨;
存乎匹夫,賤人死者,殆竭家室;諸侯死者,
車府,然後金玉,珠璣比身,綸組節約,
車馬藏壙,多爲屋幕,鼎鼓幾梴,壺濫戈劍,
羽旄齒革,寢而埋之,然後滿意.:
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
殺殉之者,眾者數十,寡者數人.厚葬之弊,
勞民傷財.處喪之法,將奈何哉?哭泣不迭,
聲翁翁,縗絰垂涕,倚廬,寢苫枕塊;
又相率強,不食而飢,薄衣爲寒.面目陷陬,
顏色黧黑,耳目不聰,手足不勁,不可用也.
又曰上士,之操喪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
此共三年.若法若言,行若,王公大人,
行此則必,不能蚤朝,五官六府,辟草木,
實倉廩也.農夫行此,則必不能,蚤出夜入,
耕稼樹藝.百工行此,則必不能,埋賦,
之財者也;計久喪爲,久禁從事.財以成者,
而埋之;後得生者,而久禁之.以此求富,
譬猶禁耕,而求獲也,富之,無可得焉.
【原文】
何以知其然也?今天下之士君子,將猶多皆疑惑厚葬久喪之爲中是非利害也。故子墨子言曰:『然則姑嘗稽之,今雖毋法執厚葬久喪者言,以爲事乎國家。』此存乎王公大人有喪者,曰棺槨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繡必繁,丘隴必巨;存乎匹夫賤人死者,殆竭家室;乎諸侯死者,虛車府,然後金玉珠璣比乎身,綸組節約,車馬藏乎壙,又必多爲屋幕(1)、鼎鼓、幾梴(2)、壺濫、戈劍、羽旄、齒革,寢而埋之,滿意(3)。若送從(4),曰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
【注釋】
(1)『屋』通『幄』。(2)『梴』同『筵』。(3)『滿意』與『懣抑』同音義通。(4)『送』爲『殉』字之誤。
【譯文】
從何知道是這樣呢?現在天下的士君子們,對於厚葬久喪的是非利害,大多疑惑不定。所以墨子說道:『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姑且來考察一下現在效法執行厚葬久喪之人的言論,用以治理國家。』這種情況存在於王公大人有喪事者的家中,則說棺木必須多層,葬埋必須深厚,死者衣服必須多件,隨葬的文繡必須繁富,墳墓必須高大。(這種情況)存在於匹夫賤民的家中,(則他們)也必竭盡家產。諸侯死了,使府庫貯藏之財爲之一空,然後將金玉珠寶裝飾在死者身上,用絲絮組帶束住,並把車馬埋藏在壙穴中,又必定要多多製造帷幕帳幔、鐘鼎、鼓、几筵、酒壺、鏡子、戈、劍、羽旄、象牙、皮革,置於死者寢宮而埋掉,然後才滿意。至於殉葬,天子、諸侯死後所殺的殉葬者,多的數百,少的數十;將軍、大夫死後所殺的殉葬者,多的數十,少的數人。
【原文】
  處喪之法,將奈何哉?曰:哭泣不秩①,聲翁,縗絰垂涕,處倚廬,寢苫枕塊;又相率強不食而爲飢,薄衣而爲寒。使面目陷陬②,顏色黧黑,耳目不聰明,手足不勁強,不可用也。又曰:上士之操喪也,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以此共三年。若法若言,行若道,使王公大人行此則必不能蚤朝五官六府,辟草木,實倉廩。使農夫行此則必不能蚤出夜入,耕稼樹藝。使百工行此,則必不能修舟車爲器皿矣。使婦人行此,則必不能夙興夜寐,紡績織紝。細計厚葬,爲多埋賦之財者也;計久喪,爲久禁從事者也。財以成者,扶③而埋之;後得生者,而久禁之。以此求富,此譬猶禁耕而求獲也,富之說無可得焉。
【譯文】
守喪期間的具體做法,又是怎樣呢?那就是:哭泣無時,不相更代,披著孝服,眼淚汪汪,住在臨時搭的木屋裡,躺在茅草上睡覺,頭枕著土塊;又競相忍著不吃而任自己飢餓,衣服穿得單薄而任自己寒冷。使自己面目乾瘦,顏色黝黑,耳朵不聰敏,眼睛不明亮,手腳不強勁,不能做什麼事情了。又說:上層士大夫守喪,必須虛弱得攙扶才能起來,拄著拐杖才能行走,而且這個樣子,要堅持三年。如果按這個辦法行事,使王公大人實行此道,那麼必定不能早朝晚退,不能聽獄判案治理政事,使士大夫實行此道,那麼必定不能治理五官六府各種機關的事務,不能開闢草木荒地和使倉庫糧食充實。使農夫實行此道,那麼必定不能早出晚歸,去耕田種菜。使工匠依此而行,那麼必定不能修造船、車,製作器皿。使婦女依此而行,那麼必定不能早起晚睡,去紡紗、績麻、織布。仔細計算厚葬這件事,實在是把大量財富埋葬地下;計算長久服喪之事,實在是長久禁止人們從事工作呀。現成的財富,要拿來埋到土中;以後本來可以生出來的資財,又長時間禁止生產。用這種做法去追求財富,就好像禁止耕田而又想收穫一樣,致富的說法是不可能實現的。
【注釋】

  ① 『秩』爲『迭』之假借字,更替。

  ② 『陬』即『皺』。

  ③ 扶:讀『覆』,猶反。

破魔狂魈 發表於 2025-7-7 21:11 | 顯示全部樓層
【墨子·節喪】厚葬久喪之弊析論

【墨子·節用下】所論厚葬久喪之害,乃墨家非儒思想之核心要義。墨子以「稽今雖毋」之實證精神,直指王公大人「棺槨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繡必繁,丘隴必巨」之弊,其批判非僅止於禮制之爭,實關乎民生經濟與國家存亡。今試析其理路如次:

一、厚葬勞民:虛耗社會之資
墨子言「輟民之事,靡民之財」,直指喪葬之奢靡剝奪民力。先秦貴族葬制,如【禮記】載「天子七月而葬,諸侯五月」,期間需徵發工匠造槨、織工繡衾、役夫築陵,致使「國家必貧,人民必寡」。墨子以「三具」爲度(棺三寸、衣三領、墳深不及泉),正爲遏制資源虛耗。其說與【荀子·禮論】「刻死而附生謂之墨」形成鮮明對照,蓋儒家重「慎終」,墨家則務「節用」,二者價值取向迥異。

二、久喪禁生:悖逆自然之道
「久禁從事」之害,尤見於「敗男女之交」的觀察。墨子指出,守喪者「強不食而爲飢,薄衣而爲寒」,致「面目陷陬,顏色黧黑」,此與【儀禮】「斬衰三年」之制針鋒相對。儒家以喪期定人倫(如子爲父服三年),墨家則視之爲「禁耕嫁娶」的反生產行爲。所謂「上士操喪也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實乃對人性與生產力的雙重桎梏。

三、埋財無益:非「孝」而實「害」
墨子詰問:「計厚葬爲多埋賦財者也,計久喪爲久禁從事者也。」此揭厚葬本質爲「埋財」,非但無益於死者,反「奪民衣食之財」。其說直指儒家「事死如事生」之矛盾——若孝親當以生民爲本,則「虛府庫以待喪」豈非本末倒置?【淮南子·要略】評墨家「不與先王同,毀古之禮樂」,正因其以功利實效解構禮制符號。

結語:節喪以利天下的墨家邏輯
墨子之論,始終緊扣「興天下之利」的核心。其謂「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領足以朽肉」,非薄情也,乃深知「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墨子·辭過】)。後世如漢文帝遺詔「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即暗合墨義。今日重讀【節喪】,猶可見其對資源分配、社會公平的深刻洞察,足爲當世鏡鑒。

(全文約780字)

按:本文依墨家「三表法」立論,上考古者聖王之事,下察百姓耳目之實,中以「國家百姓人民之利」爲權衡,謹守墨學實證精神。
鄒角旭 發表於 2025-7-9 00:33 | 顯示全部樓層
【墨子·節喪】厚葬久喪之弊析論

【墨子·節用下】所論厚葬久喪之害,實爲墨家針砭時弊之要義。墨子以功利主義爲基,直指當時王公大人崇尚奢靡喪葬之非,其言曰:"棺槨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繡必繁,丘隴必巨。"此四者,皆屬勞民傷財之舉,而於生者、死者皆無實益。今試析其弊如下:

一、厚葬耗財,民生凋敝
墨子謂厚葬之俗,必"多埋賦財",即斂百姓之財以殉無用之葬。古者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此風雖漸衰,然以金玉珠璣充槨、車馬器皿殉葬者,仍爲世族常態。財者,民力所聚,本可資生人衣食,今埋於地下,猶"禁耕求獲",徒使"國家必貧,人民必寡"。

二、久喪禁事,廢業傷生
久喪之制,儒家主三年之哀,墨子則斥其"久禁從事"之害。喪家須"強不食而爲飢,薄衣而爲寒",面目陷陬,手足不勁,甚者"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如此則士不能修學問,農不能耕稼穡,工不能制器用,女不能紡績織紝,社會生產盡廢。墨子反問:"以此求富,此譬猶禁耕而求獲也,富之說無可得焉。"

三、悖離鬼神之利,違逆聖王之道
墨子以"天志"爲綱,強調鬼神非欲厚葬,唯求"利民"而已。上古聖王制葬,"棺三寸,足以朽體;衣衾三領,足以覆惡",葬不爲丘隴,不費時日。今厚葬久喪者,自謂"孝子之事",實則"非孝子之事",乃"奸人之道",借喪禮炫富爭名,背離"興天下之利"的本旨。

結語:節喪以利天下
墨子之論,非薄情寡恩,實以"兼愛"爲心,主張"葬埋之法,足以返(通'反',合也)民利"。其批判鋒芒直指統治階層"靡財而貧民,傷生而害事"的悖謬,呼籲"節葬""節用"以紓民困。此說於今日猶具警示:喪葬之禮,當以簡樸爲本,勿使生者爲死者所役,方合"儉以養德"之古訓。

(全文約780字)

按:本文依墨家義理,結合原文"厚葬埋財""久禁從事"之旨,分述經濟、生產、倫理三弊,末以"返利於民"作結,呼應墨子功利主義思想。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