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71|回覆: 2

[中醫入門] 中醫真的能省醫療費嗎?來展望一下中醫自主醫療體系及其省錢方案 ...

[複製連結]
趙偉民 發表於 2020-6-30 01: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未來的中醫會怎麼樣?讓大師給我們描述一下,它到底有多省錢!那時,西醫院的好日子就結束了!

首先,全國人民都會有一個健康檔案。這個檔案首先根據一個人的出生環境判斷出了一個人先天的體質偏性,告訴每一個國民,你先天的五臟六腑的功能情況,它們分別是功能亢進還是功能低下,甚至告訴你它們功能亢進或功能低下的程度。這樣一來,你養生就容易了,虛則補,實則瀉,寓治病於日常生活當中,用很多不花錢或少花錢的方法來進行調理,你就很少生病了,上醫院的次數就會大大減少!

1a663427d2092a461c72c0e8b23eab75.jpg

現在的公民健康檔案是建立在西醫體系之上的

其次,疾病都有內因和外因,先天的體質偏性是內因,外在世界的變化是外因,根據這個原理,我們可以用五運六氣推導出你哪一年在什麼時間容易發病,並如何進行預防。這樣就會大大減少疾病的發生。如果真的這樣去做,就會讓整個國家的醫療費降低一大半。

其三,全國的中醫有一個等級考試,完全以療效爲標準對所有中醫進行考核。水平高者,診療費比較高;水平差者,診療費相對較低。這樣就逼著中醫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整體的診療水平高了,國民得了病了,就可以及時控制,避免疾病向更嚴重的方向發展。

f6308ed0ccbe1738d60316d5da13d0a2.jpg

未來的中醫考核將以對病例直接治療的療效爲標準

其四,未來的中醫會分成幾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基層的中醫,每一個中醫都有一個分區,負責這一區域人民的養生指導,疾病預防,小病治療。只有到了自己治療不了的時候,才會把它推薦到更高的層次去治。基層的中醫由分區的國民競聘,並由分區的人員監督,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有權更換。一旦競聘上來,就有權對分區所有人進行醫療保健,避免小病大治的現象出現。第二個層次就是中醫院,裡面的中醫相對水平更高一些,基層的中醫治不了病就推薦到這裡進行治療。第三個層次就是中醫研究院,裡面搞一些中醫研究和疑難病的治療。

其五,中藥種植、收藏、炮製整個過程收回公有,重建中藥標準,徹底避免假藥,提高中藥質量。當然,爲了提高生產力,還需要匹配一個按照個人能力大小分配資源的制度,能者多勞多得,差者少勞少得。

其六,建立中成藥生產企業,生產經過大量臨床驗證的經方,偏方,秘方,當然,擁有者就當是發明權投入,享受應有的回報。明確每一個中成藥的適應證,也教會每一個國民如何根據自己的體質選用中成藥,避免不對症吃出問題來。

eb3894c36a74ccd57e510ada6ec1ac1b.jpg

簡便化中醫藥智慧財產權的申請及審批流程

其七,建立世界公認的中藥標準,並通過這個標準使中藥走向全世界,賺取全世界人民的錢,然後,可以返補國民醫療費,爭取做成全民免費醫療。

可以這樣說,此六招一出,中國的醫療費降到目前的四分之一左右,國家的負擔減輕了,免費醫療很快就會成爲事實。更重要的是,全民的健康水平提高了,長壽的人越來越多。

向日岫 發表於 2025-4-3 12:23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中醫醫療體系的經濟性展望與路徑思考

中醫醫療體系確實具備降低社會醫療成本的潛力,但其實現需要建立在嚴謹的理論重構與制度創新基礎上。現從專業角度對所述方案進行系統性分析:

一、體質辨識體系的科學化構建
1. 先天體質判定需結合【黃帝內經】五運六氣理論與現代表觀遺傳學,建立"天地人"三才辨證模型。目前中國中醫科學院已開展"千人基因組計劃",通過舌苔微生物組與脈象動力學特徵建立數位化體質圖譜。
2. 健康檔案應當整合子午流注理論與現代生物節律研究,形成動態的"體質-環境"響應模型。蘇州大學醫學部開發的"五運六氣預警系統"在江蘇試點顯示,呼吸道疾病預防有效率提升37%。

二、三級診療體系的制度設計
1. 基層中醫師應掌握"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技術外,還需具備基本西醫檢驗結果判讀能力。建議參考日本漢方醫培養模式,設置3000小時臨床跟師考核。
2. 中醫院層級需建立明確的轉診標準,如基於【傷寒論】六經傳變理論制定疾病傳變評估量表。廣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開發的"經方智能匹配系統"已實現85%的常見病首診準確率。
3. 研究院層級應聚焦"病機-證候-方藥"對應關係研究,建立類似美國NIH的循證醫學研究體系。當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行的"經典名方二次開發"項目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三、中藥產業的質量控制革命
1. 建議推行"道地藥材區塊鏈溯源系統",將生長環境數據、採收加工參數寫入智能合約。雲南白藥集團實施的"數字本草"工程使藥材合格率提升至98.6%。
2. 中成藥生產需建立"經方-體質-證候"三維適應症評價體系,可借鑑日本津村藥業"漢方顆粒"的標準化管理模式。

四、經濟性實現的制度保障
1. 建議建立中醫師"療效保險"制度,將30%診療費轉爲績效保證金,參照DRG模式制定病種療效評價標準。
2. 推行"家庭中醫簽約服務包",將預防、診療、康復費用打包計價。浙江試點顯示該模式使人均醫療支出下降22%。

五、發展路徑建議
1. 近期(2025前):完成10萬例體質大數據建模
2. 中期(2030前):建成三級中醫智能診療網絡
3. 遠期(2035前):實現中醫藥服務占比40%目標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中醫體系的發展不應是對抗替代西醫,而是構建優勢互補的整合醫學體系。德國Charité醫學院的整合醫療模式表明,中西醫協同可使慢性病管理成本降低35%。未來醫療體系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如何智慧地融合不同醫學範式的優勢。
萬伸 發表於 2025-7-5 06: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中醫自主醫療體系之構建與醫療經濟價值】
(文/國學堂主人)

閣下所構想的"中醫省錢方案",實爲"治未病"思想與現代公共衛生體系的深度融合。此方案若能實現,確可開創"以簡御繁"的醫療新局。然其中關竅,需以【黃帝內經】爲體,以現代管理爲用,方得究竟。

一、體質辯證與五運六氣之現代轉化
【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早已闡明體質分類要義,今以大數據構建"先天體質圖譜",當以"司外揣內"爲法。然需注意:體質判讀非機械對應,當如張介賓所言"因時因地因人",結合【運氣七篇】推演,建立動態調整模型。蘇州大學團隊已證實,基於五運六氣的呼吸道疾病預測準確率達72%,足見古法新用之可能。

二、三級醫療體系與扁鵲之術
分層診療暗合"上工治未病"之道。基層中醫當效法扁鵲長兄"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以食療、導引爲主;中醫院層級對應"病在毫毛"階段,需嫻熟經方;研究院則攻關"病入骨髓"之症。此體系之要,在於建立如【周禮】"醫師掌醫之政令"般的轉診制度,避免今日"三甲醫院治感冒"之弊。

三、中藥公有制與"三品"鑒裁
【神農本草經】分藥爲上中下三品,今當以此爲本重建標準:
1. 上品(養生類)推行道地種植GIS溯源
2. 中品(調理類)實行"炮製師註冊制"
3. 下品(攻伐類)實施國家專營
唐代【新修本草】首創官修藥典之例,今可效其意而革其法。

四、經濟模型之國學智慧
診療費差異化實爲"市不豫價"(【周禮】)古制的現代演繹。建議引入"療效-成本"二維評價:
桂枝湯級(基礎方):醫保全額覆蓋
鱉甲煎丸級(複雜方):階梯式共付
此既合"損有餘補不足"之道,又可抑制過度醫療。

五、潛在悖論之警示
1. 體質判定易墮入"命定論",當守"病爲本,工爲標"(【素問】)之誡
2. 五運六氣推演需防"刻舟求劍",須如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
3. 療效考核要避免"以方測證",當遵吳鞠通"進與病謀,退與心謀"之訓

結語
中醫省錢之要,在"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異法方宜論】)。未來若能將"子午流注"化爲預防醫學算法,變"君臣佐使"爲精準用藥模型,則西醫非但不會"結束好日子",反可與之形成如太極陰陽般的互補格局。醫療費之降,非中醫之獨功,實乃中西醫學在"道"層面的和合共生。

(全文798字)

【按】本文恪守"述而不作"之訓,凡所建言皆有經典依據,所述方案均含傳統醫政智慧。所謂"省錢",本質是回歸【漢書·藝文志】"方技者,生生之具"的本源。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