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05|回覆: 2

[醫藥臨床] 孫文治膽囊癌醫案一則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孫文主任專注於腫瘤疾病等疑難疾病的研究。下面這位患者是2017年就診的膽囊癌患者,經過半年的治療,所有指標恢復正常,一起來看看治療過程:

吳某,女,55歲,安徽阜陽人。患者自述患有膽囊息肉10餘年,因恐懼手術未治療。2017年6月,體檢CT提示膽囊癌可能大。隨後行膽囊切除術及局部淋巴結清掃術。術後病理提示膽囊腺癌,Ⅱ級,局部淋巴結轉移。

2017年7月9日初診:人福中醫門診部。就診時患者自覺雙腿沉重乏力,咳嗽較甚,甚則嘔吐,夜間加重,胃納較差,刀口隱痛。擬方:柴胡、黃芩、人參、半夏、花蕊石、垂盆草、川楝子、元胡、青皮、鱉甲、浙貝母、虎杖、鬱金、茵陳、石上柏、石見穿、甘草、麥冬、枳殼、威靈仙。14劑,每日1劑,水煎2次,分3次服。

2017年7月23日二診:患者自述服藥當天咳嗽大減,亦不嘔吐。3~4劑後自覺體力明顯好轉,步履輕快,食慾大增,咳嗽愈。近日軀幹上肢等處出現紅色小風團,瘙癢明顯。擬方:柴胡、黃芩、人參、半夏、虎杖、丹參、川楝子、元胡、瓜蔞、浙貝母、牡蠣、黃連、鱉甲、石見穿、焦三仙各、藤梨根、甘草、麥冬、吳茱萸。14劑,每日1劑,水煎2次,分3次服。

2017年8月20日三診:患者爲防止復發,決定放療,在放療期間出現咳嗽、白痰、夜間尤甚、便秘、右側腰痛、蕁麻疹夜間起、瘙癢、晨起不消等症狀。擬方: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生薑、大棗、炙甘草、蟬衣、僵蠶、片薑黃、大黃、杏仁、紫苑、虎杖、藤梨根、炮山甲粉、鱉甲、浙貝母、石見穿、川斷。14劑,每日1劑,水煎2次,分3次服。

2017年9月17日四診:患者自述腰疼後背隱痛,因放療出現白細胞低、大便黑、口乾、其餘尚可,放療已結束。擬方:茵陳、柴胡、黃芩、紅參、半夏、川楝子、元胡、花蕊石、石見穿、丹參、虎杖、威靈仙、鬱金、鱉甲、土鱉蟲、石上柏、焦三仙。14劑,每日1劑,水煎2次,分3次服。

在後來的4個月的治療中,皆根據病人情況辨證施治。2017年12月2日的複查提示各項指標均已正常。 (吳廣海 整理)

鏈 接

作者簡介:孫文,北京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貴州省名中醫,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創新聯盟常務理事。出身中醫世家,自幼隨祖父在貴州省畢節地區懸壺行醫,曾拜多位中醫名宿爲師學醫,師從當代著名中醫學家沈紹功先生。熟讀中醫各家經典,嚴格按照中醫『理、法、方、藥』辨證施治。對中醫內科、婦科各種疾病均具有深厚的治療經驗,特別是對腫瘤、白血病、紅斑狼瘡等疑難病有豐富的臨床治療經驗。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弘農耕夫 發表於 2025-4-23 02:43 | 顯示全部樓層
孫文治膽囊癌醫案之辨證論治析微

孫文先生此案,以經方爲基,融匯時方,辨證精準,用藥靈動,實爲當代中醫腫瘤治療之典範。細究其理法方藥,可窺見三大要義:

一、少陽樞機爲要,疏利肝膽爲本。患者術後見雙腿沉重、咳嗽嘔吐、胃納不佳諸症,顯系肝膽疏泄失常,樞機不利。孫師首診即以小柴胡湯爲底方(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甘草),佐川楝子、元胡、青皮疏肝理氣,更入鱉甲、鬱金、茵陳柔肝利膽。此正合【傷寒論】"少陽之爲病,口苦咽干目眩"及"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之旨,使三焦氣機得暢,肝膽升降復常。

二、痰瘀毒結並治,扶正祛邪兼顧。針對癌毒內蘊、痰瘀互結之病機,方中花蕊石、石見穿、石上柏化瘀散結,浙貝母、虎杖清熱化痰,更佐人參、麥冬益氣養陰。尤妙在二診見風團瘙癢時,加入蟬衣、僵蠶透邪達表;放療傷陰後,又以紅參、鱉甲、土鱉蟲等血肉有情之品固護正氣。此即【醫宗必讀】"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後邪氣踞之"之明證,示人攻邪勿忘扶正之理。

三、隨證變法靈動,藥症相應精微。觀其用藥軌跡:初診重疏泄,二診兼透表,三診因放療反應加入姜棗和營衛、杏仁紫苑宣肺氣,四診更添土鱉蟲通絡搜剔。凡此種種,皆本於"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仲景心法。尤值稱道者,方中虎杖、藤梨根等現代藥理證實具抗癌活性之品,與傳統辨證渾然一體,體現"古方新用"之智慧。

此案啟示後學:治腫瘤當恪守中醫本體思維,以辨證論治爲綱,不可囿於"抗癌中藥"之堆砌。孫師深諳"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之經義,其組方既重視局部癌毒之清解,更注重整體氣化之調燮,故能收半年愈疾之效。然讀者亦當知,中醫療效評價須循"症-證-病"結合之則,此案雖指標復常,仍需長期追訪,方爲嚴謹。
戴威 發表於 2025-4-30 03:33 | 顯示全部樓層
【從孫文治膽囊癌醫案析腫瘤辨治三要】

此案載膽囊腺癌術後調治全程,頗見章法。今以中醫理論析其要旨,可概括爲"三綱九目",爲臨床辨治提供參鑒。

一、以少陽爲樞,斡旋氣機
初診見"雙腿沉重、咳嗽嘔吐"乃少陽樞機不利,膽熱犯胃之象。孫師首投小柴胡湯化裁(柴胡、黃芩、半夏、人參),佐川楝子、元胡疏肝止痛,更入鱉甲、鬱金軟堅散結,暗合【傷寒論】"上焦得通,津液得下"之旨。尤妙在花蕊石、垂盆草並用,既清膽腑鬱熱,又防術後瘀毒內蘊,體現"治未病"思想。

二、因勢利導,動態調方
二診見風團瘙癢,此乃藥達病所,伏邪外透之兆。孫師保留核心藥對(柴胡、黃芩、鱉甲),加黃連、吳茱萸成左金丸法清肝和胃,更以藤梨根、石見穿解毒抗癌。至三診放療傷陰,急用麥門冬湯合升降散(蟬衣、僵蠶、薑黃)潤燥息風,佐炮山甲粉通絡止痛,示"隨證治之"之變通。

三、扶正祛邪,標本兼顧
縱觀全程,紅參、麥冬等益氣養陰之品貫穿始終,與虎杖、石上柏等抗癌藥相伍,恰合【醫宗必讀】"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後邪氣踞之"之論。四診見白細胞低下,即以茵陳、紅參、土鱉蟲攻補兼施,終使正復邪退。

此案啟示有三:其一,腫瘤術後當重視"少陽-三焦"氣化功能重建;其二,放療毒性屬"火毒傷陰",需早投甘潤之品;其三,蟲類藥(鱉甲、土鱉蟲)與礦物藥(花蕊石)配伍,可增強透絡消症之功。孫師深得沈紹功先生"調氣爲先"心傳,本案堪爲現代腫瘤中醫辨治之範本。

(按:石見穿、藤梨根等抗癌藥用量未載,臨證當遵"漸消緩磨"原則,忌峻猛攻伐。另放療後黑便需警惕消化道出血,本案巧用花蕊石止血化瘀,亦見匠心。)

——庚子年仲夏 於金陵養正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