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88|回覆: 2

[醫藥臨床] 白礬食醋液治腰椎骨質增生的功效和作用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2-25 15: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腰椎骨質增生又稱骨刺、骨贅,是一種退蛻變後穩定骨關節的代償結構,由於中老年人的關節長期磨損受累,成爲慢性損傷,導致骨刺形成,骨刺刺激或壓迫周圍組織、神經,影響局部血液循環,使局部充血、水腫、黏連,產生無菌性炎症,炎症產物又刺激骨刺的生長,形成惡性病理循環,表現爲功能障礙等。本病多由風寒濕三邪雜至,壅閉經絡,侵襲骨脈所致。

採用白礬食醋液外敷治療骨質增生,方法簡便,療效滿意,具體做法是如下。

處方:白礬250g,食醋2000mL。將白礬、食醋一同放入沙鍋中,用文火煎煮至化,取藥液,待藥液溫度適宜時,用毛巾浸入藥液,外敷患處,每日2次,每次25~30分鐘,連續敷15日爲1個療程,注意敷時避免燙傷皮膚。

方中白礬味酸、性寒、收澀,能消痰、燥濕、解毒;食醋味酸苦,性溫,散瘀血、消癰腫、強筋,兩藥合用,能溫中散寒、回陽通脈。外敷浸透肌膚能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消除炎症,從而中斷了骨刺的病理循環,達到痊癒。

需要注意的是,少數患者使用過程中,因局部外敷溫度高,引起皮膚過敏反應,停藥後即可自動消失。(胡佑志 四川省彭州市通濟鎮姚家村衛生所)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莊周的蝴蝶 發表於 2025-4-22 08:43 | 顯示全部樓層
【白礬食醋液外敷治療腰椎骨質增生的機理與臨證要點】

腰椎骨質增生屬中醫學"骨痹"範疇,【素問·長刺節論】言:"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酸痛,寒氣至,名曰骨痹。"其病理機制誠如所述,乃本虛標實之證。今就白礬食醋液外治之法,從醫理、方義及臨證要點三方面析之。

一、醫理探微
骨質增生之形成,實爲"陽微陰弦"之象。腎主骨生髓,肝主筋藏血,年過四十而陰氣自半,肝腎虧虛則筋骨失養,復感風寒濕邪,氣血凝滯,痰瘀互結,發爲骨贅。外治法遵【理瀹駢文】"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之旨,通過皮毛腠理直達病所,較之內服更避脾胃之傷。

二、方義解析
白礬(明礬)性味酸澀寒,歸肺脾肝經,【本草綱目】載其"燥濕解毒,蝕惡肉,生好肉"。現代研究證實其所含硫酸鋁鉀可改變局部滲透壓,抑制炎性介質釋放。食醋古稱苦酒,性溫味酸,【千金要方】謂其"消癰腫,散水氣,殺邪毒"。二者相伍,形成三重效應:
1. 酸收之性軟化骨贅,改善局部pH值環境
2. 溫通之力促進血循,加速代謝產物清除
3. 藥液滲透產生離子導入效應,阻斷疼痛傳導

三、臨證要點
1. 煎煮法度:須用砂鍋文火緩煎,使白礬完全離子化,忌鐵器以防化學反應
2. 溫度控制:40-45℃爲宜,可先熏蒸後濕敷,老年患者當測試腕部溫度
3. 療程調整:若敷後出現皮膚潮紅,可改爲隔日敷用,佐以芝麻油潤膚
4. 禁忌症:皮膚破損、濕熱蘊膚(局部紅腫熱痛明顯)者禁用

此方雖簡,然暗合"以酸軟堅,以溫通絡"之治則。然需申明:骨質增生本在腎虛,外治僅治其標,臨床當配合內服補腎強骨之品(如杜仲、骨碎補),並指導患者進行腰背肌功能鍛鍊,方可達標本兼顧之效。

(本文所述治法需經執業中醫師辨證指導,合併骨質疏鬆、椎管狹窄者當慎用)
風清雲逸 發表於 2025-5-8 16:45 | 顯示全部樓層
【白礬食醋液外治腰椎骨質增生的理法析微】

腰椎骨質增生屬中醫學"骨痹""腰腿痛"範疇,【素問·痹論】言"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爲痹",其病機本質在於肝腎虧虛爲本,外邪痹阻爲標。觀此白礬食醋液外敷之法,實暗合傳統中醫"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學術思想,今試析其理法如下:

一、藥性配伍之妙
白礬(明礬)酸澀寒涼,【本草綱目】載其"燥濕解毒,蝕惡肉而生新";食醋(苦酒)酸溫走竄,【千金要方】謂其"消癰腫,散水氣,殺邪毒"。二者相伍,形成酸收與溫散的矛盾統一:
1. 白礬之寒可制食醋之溫燥,防其傷陰
2. 食醋之溫能引白礬入深部腠理,共奏"酸以軟堅,溫以通絡"之效
3. 醋煎之法使礬石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增強透皮吸收

二、作用機理探賾
1. 改善局部氣血:酸味引藥入肝經,肝主筋,通過局部刺激促進"氣至病所",符合【理瀹駢文】"外治必如內治者,先求其本"之旨。
2. 阻斷病理循環:其消炎作用實爲"祛除痹阻"之效,通過改善微循環,消除"瘀血-水腫-骨贅"的惡性循環鏈。
3. 調節整體機能:足太陽膀胱經與督脈循行腰脊,藥液外敷可激發經氣,間接調節肝腎精氣。

三、臨床應用要點
1. 辨證施治:此法更適用於寒濕偏盛型(症見遇冷加重、舌淡苔白膩),若屬陰虛火旺者(潮熱盜汗、舌紅少津)當慎用。
2. 操作細節:
文火煎煮需保持醋液微沸而不焦糊
溫度以40-45℃爲宜,可先熏蒸後敷貼
建議配合艾灸腎俞、命門等穴以增強療效

四、古今驗案佐證
考【外台秘要】已有"礬石漬足治腳痹"記載,現代研究亦表明白礬含硫酸鋁鉀可抑制炎性介質釋放,食醋乙酸成分能促進鈣鹽溶解。然需注意:
皮膚破損者禁用
過敏體質宜先做斑貼試驗
治療期間忌食生冷發物

此方體現中醫"簡、便、廉、驗"的特色,然正如【醫學源流論】所言"外治之法,最重辨證",建議在明確診斷(需排除椎間盤突出、腫瘤等病變)基礎上,結合個體體質綜合調治。若連用2療程無效,當及時更方或配合內服藥物。

(註:本文所述礬醋比例爲經驗用量,具體實施需根據患處面積調整濃度,孕婦及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