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40|回覆: 0

從媽媽性格看寶寶人格

[複製連結]
南丘 發表於 2012-1-28 21: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核心提示: 孩子獨立嘗試對世界的探索時,如果得不到來自父母的情感支持,就容易造成他對獨立的恐懼。他們知道如何通過討好媽媽做出好孩子的樣子,或找出各種藉口來贏得媽媽的注意力。他們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害怕離開媽媽,需要不斷反覆地確證是否有人隨時都在關心自己。
/ u* X( \1 o0 H4 j2 x8 P  ★冷漠嚴酷型媽媽:容易養成孤獨型孩子媽媽表現:有些單親媽媽,在情感上稍顯冷漠。她也許本來就沒想要孩子,或許潛意識中把孩子看作自己不幸的根源。這種媽媽很少抱孩子,對孩子非常嚴厲,有些冷酷型單親媽媽缺乏良好的情感疏通渠道,處於孤獨的抑鬱狀態,對孩子的反應也是冷漠相待。
5 i: o" s& n- P( Q$ F  孩子心態: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很容易被塑造成孤獨兒童。孤獨兒童往往懼怕親密接觸,因爲依戀媽媽的渴望經常落空,並由此認爲:我沒有需要。孤獨兒童的內心裡,可能隱藏著一個不真實的自我,看起來獨立,實際上卻是否定自我的需要。3 T& h6 S! O1 w0 c( D! i% a
  成長的煩惱:孤獨兒童通常性格冷漠甚至冷酷,缺乏對生活的熱情和追求。他們通常在事業上很成功,物質需求淡薄,獨立並富於忍耐。然而,他們的婚姻生活通常充滿曲折。常見的被配偶抱怨成冷血動物、冷酷無情的人,多半是孤獨型人格。    家教EQ:孩子是非常需要愛和撫摩的,在國外,撫摩和擁抱甚至是治療兒童孤獨症的重要手段,刻意孤立孩子,不與他進行身體接觸安撫,於他於己,都說不過去。5 _% `7 g/ a6 Y  e; n
  ★忽略型媽媽:容易養成追求型孩子媽媽表現:有些媽媽因爲忙,或許是性格使然,表現出缺乏耐心的一面,她們總想快點從教育孩子的負擔中解脫出來,所以,鼓勵甚至強迫孩子過早地開始探索和獨立。
" |( O9 u" M0 o0 @8 L% I  孩子心態:孩子獨立嘗試對世界的探索時,如果得不到來自父母的情感支持,就容易造成他對獨立的恐懼。他們知道如何通過討好媽媽做出好孩子的樣子,或找出各種藉口來贏得媽媽的注意力。他們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害怕離開媽媽,需要不斷反覆地確證是否有人隨時都在關心自己。' y+ l1 B6 ]0 C) U: n3 c2 v
  成長的煩惱:這樣的孩子,成年後通常表現出追求型人格。他們害怕被拋棄,爲了保持與配偶的親密關係,總是力圖取悅對方,爲對方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成爲『賢妻良母』或『五好丈夫』。但這種關係卻可能使對方感到窒息,而自己也常常吃力不討好,暗自傷心,感嘆『活得太累』。家教EQ:除了教,孩子仍是需要『養』的。幫助孩子建立正面的自信,需要媽媽足夠的耐心,同樣需要足夠的時間,這點上似乎沒有捷徑可走。
% O2 O2 v% Z# |( }  孩子心態:這樣的情況特別容易產生距離兒童。他們不害怕親近,但總是小心保持自己與他人的距離;他們允許媽媽抱,但同時總是把臉扭到一邊,不讓媽媽親。因爲他們害怕過於親近會使自己無法從媽媽的控制中逃脫。
0 C; m" ~4 c$ O) f1 m; v  成長的煩惱:距離兒童成人後,容易形成迴避型人格。他們下意識地通過各種方法來迴避家庭生活:長時間忙於工作,偏愛經常出差的工作,或總是埋頭看書、看報、看電視。他們需要自己的空間,最喜歡那種來去自由的關係,當配偶企圖保待一種親密狀態,或有進一步需求時,他們便會立即退縮,甚至生氣:『你怎麼沒完沒了?你要求得太多了。』
2 z" e$ s: D! q; o, n+ G) v  家教EQ: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你和孩子『相依爲命』只是暫時的,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小愛人』,只會使自己和孩子都感到一種無形的束縛。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