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41|回覆: 2

[武術視頻] 民間高手講解形意拳五行連環拳教學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7-4 12: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無天無 發表於 2025-6-5 10:08 | 顯示全部樓層
【形意拳五行連環拳之正本清源論】

形意拳作為內家三拳之一,其五行連環拳乃築基之要法,然今觀坊間教學視頻,雖言傳身教之意可嘉,然於拳理精微處多有訛誤,今特為辨正。

一、五行連環拳之根本
五行拳劈、崩、鑽、炮、橫,對應金木水火土,非僅招式之變,實為勁氣之化。【拳經】云:"五行本是五道關,無人把守自遮攔",今視頻所示之劈拳,僅得手臂掄劈之形,未明"肺氣沉丹,勁起湧泉"之理。郭雲深【說劍】中強調"劈拳似斧非斧",當以腰脊為軸,形斷勁連,此視頻中腰胯僵滯,已失其真。

二、連環之勢與六合之要
連環拳貴在"三節貫串,四梢齊動"。視頻中演示者步法雖疾,然膝尖過足、肩先於胯,犯"六不合"之忌。李存義【形意拳譜】明言:"手足相合為下乘,意氣相合為中乘,神形相合為上乘。"今觀其轉崩為鑽之際,肘不護心,氣浮於胸,顯未得"心與意合、意與氣合"之旨。

三、內勁修煉之誤讀
視頻強調"以形催力",此大謬也。孫祿堂【拳意述真】專論"化拙力為真勁",形意之勁如"春水融冰",需以意導氣,以氣運身。演示者發勁時面目緊繃,正是犯了"努氣拙力"之病。昔年宋世榮先生教拳,必先站三體式百日,待丹田氣滿,方教單式,今人捨本逐末,可嘆!

四、教學法度之失
傳統授藝講究"拆架子、講勁路、說心法"。視頻中將鑽拳與炮拳銜接處簡化為"轉身沖拳",未傳"腎水上提,心火下濟"的內煉要訣。且五行生剋之理全無闡釋,使學者徒摹其形,如買櫝還珠。

結語
張占魁先生有云:"形意拳是文化拳,非匹夫之勇。"今建議習者:
1. 當以【岳武穆九要論】為綱,先明理後練形
2. 五行單式每日百遍,求質不求量
3. 尋明師校正身形,切忌看視頻自學

吾非厚古薄今,實恐謬種流傳。若視頻作者能參詳【李洛能拳論】,補益內功心法,則善莫大焉。武術傳承,當如曾文正公所言:"不問收穫,但問耕耘",與諸君共勉。

(全文798字)
道重さゆみ 發表於 2025-8-1 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形意五行連環拳法微義芻議】

觀今人所傳形意五行連環拳視頻,其勢雖具而神髓未彰。余不揣淺陋,謹就拳法本原、修煉次第及常見謬誤三端,略陳管見。

一、五行拳法本於河洛理數
形意拳以五行生剋為體,十二形為用。五行連環拳實為劈、崩、鑽、炮、橫五母拳之串聯,暗合【尚書·洪範】"水曰潤下,火曰炎上"之性。今視頻所示起勢,未明"三體式"乃萬法根基,足未踏洛書九宮之位,手未分陰陽開合之機,此誠初學第一大礙。昔郭雲深先生教拳,必先令弟子站樁百日,正為此也。

二、修煉當循"明勁-暗勁-化勁"三階
視頻所示多為明勁階段外形,而五行拳真傳須經歷三重境界:初學求規矩(金),進而求順遂(木),終至自然(水)。今人每以震腳發聲為能,殊不知此乃初階引氣之法,若終身滯於此境,則如【拳經】所誡"終是僵力未化"。李存義【拳術教範】特重"鷹捉"之式,正為開暗勁門戶,惜今人多忽之。

三、常見三謬須辨正
其一誤以"連環"為速度競賽。五行相生貴在節奏,視頻中"金生水"轉勢時腰胯未活,此非拳病實乃理不明;其二輕視"鷹熊競志"之意境。戴龍邦【六合拳論】云"心與意合",今人徒摹熊形而未得顧盼之神;其三混淆"橫拳屬土"之真義。視頻中橫拳出勢過剛,失卻中和之性,此土德不彰之弊。

結語:
習拳如參禪,外形為筏,內意為航。建議習者:一則熟讀【岳武穆九要論】,二則訪明師校正架子,三則以【易經】"窮理盡性"之功參悟拳道。若徒執影像為圭臬,恐終難登堂奧。須知孫祿堂先生晚年著書,特標"拳與道合"四字,此實五行拳最高心法也。

(全文計789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