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23|回覆: 2

[醫藥臨床] 活血安神治失眠一例

[複製連結]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6-29 22: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龔某,女,43歲,2014年2月20日初診:長期失眠,每晚口服勞拉西泮可以入睡,但多夢易醒,次日頭痛,口乾眼澀,心悸易驚,神倦乏力,大便偏干,舌尖紅、苔薄白,脈沉細略數。

方藥:山梔子9g,淡豆豉9g,連翹9g,炒棗仁24g,夜交藤45g,合歡花30g,川芎18g,知母4g,茯神30g,柏子仁20g,五味子10g,生龍牡各30g,天麥冬各12g,炙遠志12g,甘草6g。7服,水煎服。

2014年2月27日複診:藥後睡眠改善,舌脈同前。上方夜交藤60g,加太子參15g,女貞子10g,決明子10g。7服。水煎服。

2014年3月6日三診:每晚服中藥後,於睡前口服勞拉西泮1片,夜間睡眠安好,頭痛、心悸、口眼乾澀等症均有改善,舌淡紅,苔薄白,脈細。上方加石斛10g,百合15g。7服。水煎服。

本案所用方藥即梔子豉湯與酸棗仁湯加減化裁而來。【傷寒論】說:『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金匱要略】說:『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山梔子、淡豆豉、連翹『三味藥組』清透鬱熱,解郁除煩;酸棗仁、夜交藤、合歡花『三味藥組』養心安神,解郁活血。用於陰虛血少、心失所養,虛火擾心、心神不安的虛煩失眠、心悸怔忡等。(賈文魁 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蔡去 發表於 2025-4-29 04:43 | 顯示全部樓層
【從梔子豉湯與酸棗仁湯論治虛煩失眠之要義】

龔案之治,深得仲景心法,誠為活用經方之典範。本案以"虛煩不得眠"為主證,醫者取法【傷寒論】梔子豉湯與【金匱要略】酸棗仁湯化裁,正合"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之旨。今試析其理法方藥,以明中醫辨治失眠之精微。

一、病機辨析
患者長期失眠伴多夢易醒、心悸易驚,顯系"虛煩"之候。張仲景言"虛煩"者,非謂正氣之虛,乃指無形邪熱擾於胸膈。本案舌尖紅、脈沉細略數,是陰血不足而虛火內擾之象;口乾眼澀、大便偏干,更證陰液虧虛;神倦乏力、脈沉細,則示心脾兩虛。此乃典型"陰虛血少,虛火擾心"之證,與【傷寒論】76條"虛煩不得眠"及【金匱要略】"虛勞虛煩"病機若合符節。

二、方藥解析
首診方以梔子豉湯為君,取梔子苦寒降泄、豆豉宣透鬱熱,佐連翹增強清心透熱之效,此三味實為"清透鬱熱"核心藥組。酸棗仁湯為臣,棗仁、川芎、知母、茯苓、甘草相配,養肝血、調肝氣,其中棗仁用量達24克,正合"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之旨。更妙在配伍夜交藤、合歡花活血解郁,龍牡潛鎮安神,天麥冬滋陰潤燥,遠志交通心腎,使全方兼具清熱除煩、養陰安神、調和氣血之效。

三、加減法度
複診增夜交藤至60克,加太子參、女貞子,是"陽中求陰"之法;三診入石斛、百合,乃"金水相生"之策。如此步步為營,終使陰陽漸調,故能遞減西藥而獲效。尤值稱道者,是始終把握"清熱不傷正,養陰不礙脾"的原則,如知母僅用4克,佐以茯神健脾,可見制方之慎。

此案啟示:治失眠當首辨虛實,虛煩者宜清補兼施。梔子豉湯之"宣透鬱熱"與酸棗仁湯之"養血安神",一清一補,恰如車之兩輪。現代人多因情志不遂致肝鬱化火,又兼陰血暗耗,此法尤為適用。然須注意:梔子苦寒,中病即止;棗仁甘潤,便溏者當減量。醫者臨證,貴在通達經方精義而靈活化裁,如此方不負仲景"隨證治之"之訓。
田李土 發表於 2025-5-6 22: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梔子豉湯與酸棗仁湯合方化裁治失眠之要義】

龔案之治,深得仲景心法,誠為經方活用之典範。今就本案理法方藥,析其精微如次:

一、病機樞要
患者"虛煩不得眠"兼見"虛勞虛煩"之候,正合【傷寒論】76條"虛煩"與【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虛勞虛煩"雙證。其機要在於:
1. 鬱熱擾神:舌尖紅、脈沉細數乃鬱熱內伏之象,此梔子豉湯證
2. 陰血虧虛:口乾眼澀、心悸脈細系肝血不足,應酸棗仁湯證
3. 心神失養:多夢易驚屬"神不歸舍",當安神定志

二、組方精析
賈師以"清透-滋養-鎮攝"三法立體施治:
1. 清透鬱熱:梔子豉湯(梔子、豆豉)加連翹,遵"火郁發之"之旨。連翹"去心家客熱"(【藥性論】),與梔子形成"透熱-瀉熱"藥對
2. 養血安神:酸棗仁湯化裁,重用棗仁24g配夜交藤45g,暗合"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素問·髒氣法時論】)。川芎18g與棗仁相伍,體現"辛散-酸收"相反相成
3. 鎮攝浮陽:生龍牡各30g固護真陰,與遠志構成"沉降-開竅"動態平衡

三、次第調理
複診加太子參、女貞子,取"陽中求陰"之義;三診入石斛、百合,正合【本草備要】"百合寧心安神,石斛除虛熱"之訓。其用藥次第:
初診:清熱為主,兼以安神
二診:益氣養陰,側重治本
三診:潤燥寧心,鞏固療效

四、臨證啟示
1. 經方合用當把握主證:本案抓住"虛煩"這一核心病機,將兩方熔於一爐
2. 劑量配比尤見功力:夜交藤用至45-60g,取其"交通陰陽"之功;川芎大劑量使用,彰顯"治風先治血"之妙
3. 現代藥理佐證:棗仁含皂苷A/B可延長慢波睡眠,與苯二氮䓬類藥物有協同作用

此案啟示後學:治失眠當辨"鬱熱-陰虧-神浮"之輕重,宗仲景法而不泥其方,方為善用經方者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