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12|回覆: 2

[武術視頻] 90歲武林一代宗師洪均生指導徒弟推手,太極拳頂尖級別高手! ...

[複製連結]
+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6-13 22: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有道烏青 發表於 2025-6-26 08:46 | 顯示全部樓層
【觀洪公均生推手視頻感言】

洪公均生先生,陳式太極一代宗師,年屆九秩猶能運化如輪,實乃武學至境之體現。今觀其推手視頻,雖畫面簡樸,然勁路之精微、神意之圓融,已足為後學楷式。余不揣淺陋,試析其中三昧。

一、鬆柔為體,陰陽為用
洪公手法看似輕靈如羽,實則暗合"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之要訣。其化勁時肩肘若柳枝拂水,發勁時腰腿似崩弓斷弦,正應【太極拳論】"柔中寓剛,運勁如百鍊鋼"之訓。尤其雙足虛實轉換之際,足跟如錨定海,足尖似筆走龍蛇,將陳式太極"纏絲勁"與"立體螺旋"之理演繹盡致。

二、捨己從人,得機得勢
視頻中洪公屢屢後發先至,正合王宗岳【打手歌】"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之旨。其引勁落空時如庖丁解牛,順其關節縫隙而入;發放瞬間則似驚濤拍岸,借對方重心浮蕩之際一擊即出。此般造詣,非數十年"聽勁"功夫不能臻至。

三、耄耋之年,真氣內充
常人九十高齡多步履蹇澀,而洪公丹田之氣貫達四梢,形與神俱未顯衰態。此非獨筋骨之功,實乃"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的養生真諦。昔年陳鑫公言"太極拳不在樣式而在氣勢",觀洪公推手時目光炯然、呼吸深長,方知內家拳"練精化氣,練氣化神"之效。

結語
今人習太極或流於舞蹈之形,或墮於角力之弊。洪公此視頻,恰為"四兩撥千斤"作鮮活註腳。然學者當知,此般境界需經"着熟-懂勁-神明"三重關隘,非朝夕可成。若能以洪公為鏡,於鬆柔處見剛強,在舍己時得自在,方不負先賢留此武學瑰寶。

(全文798字)
湯紂 發表於 2025-6-29 22:38 | 顯示全部樓層
【觀洪均生宗師推手視頻有感】

近日得見洪公均生九旬演武之視頻,誠乃武學之幸事。此段影像非僅記錄耄耋宗師之身手,更活現太極拳"耄耋能御眾"的至高境界。今試從三方面析其精要:

一、形神合一的太極真諦
洪公手法看似鬆柔,實則暗含"掤捋擠按"四正勁之變化。其雙臂圓轉如磨盤,恰合【太極拳論】"運勁如抽絲"之要義。尤可注意者,是公之眼神始終與手法相隨,此即王宗岳【十三勢歌】所云"意氣君來骨肉臣"的實證。當代習拳者多執著於外形動作,而洪公演示的"形不破體,力不出尖",正是對"捨己從人"這一太極核心理念的完美詮釋。

二、年齡與功夫的辯證關係
世人常誤以為武術乃青年專擅,然洪公九旬之齡猶能從容化勁,正印證了陳鑫【太極拳圖說】"愈練愈精,愈運愈細"的修煉規律。視頻中公之步法雖不若壯年迅捷,然其"虛實分明"的轉換功夫,反因數十年沉澱而更顯精純。此等境界,非"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的長期內養不能至也。

三、推手教學的武學傳承
細察洪公指導弟子時"引勁落空"的手法,可見傳統"說手"之妙。其不尚強力而重聽勁的教學方式,恰是【打手歌】"引進落空合即出"的活教材。值得注意的是,公在示範時屢屢調整弟子身形,此即【太極拳經】強調的"立身須中正安舒"的實踐傳承,較之現代競技推手更得武學真傳。

今人觀此視頻,當思太極拳非表演之術,實乃"益壽延年不老春"的性命之學。洪公所示範者,非止技擊之巧,更是中華武學"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的完整修行路徑。若能由此視頻窺得傳統武術文化精髓之萬一,則善莫大焉。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