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96|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單字詳解『成』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6-9 11: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推薦閱讀:

單字詳解23——"貫"

單字詳解24——『省』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3 21:33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濟世 發表於 2025-7-3 13:48 | 顯示全部樓層
【釋"成":從禮樂文明到生命境界的形上闡釋】

(一)甲骨金文中的禮制密碼
"成"字初文見於三期甲骨(【合集】365),從戌從丁,戌為斧鉞之形,丁象城邑之基。商周金文(如大盂鼎、毛公鼎)強化會意結構,揭示其本義當為"持械守城以定邦國"。許慎【說文】謂"成,就也"乃後起引申義,考【周禮·天官】"建邦國以成民"鄭註:"成猶定也",正存古義。此字演變實為華夏禮樂文明進程之縮影,從武力衛戍到文化認同的升華。

(二)經籍中的哲學維度
【周易·繫辭】"成象之謂干"將"成"提升為宇宙生成論範疇,與"生生之謂易"構成形上體系。鄭玄注【禮記】提出"成有三品":禮制之成(【樂記】"王者功成作樂")、道德之成(【大學】"成己成物")、天道之成(【中庸】"成物知也")。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特別強調"成者非外鑠,乃本性之顯發",賦予其心性論內涵。

(三)文字學多重互證
從聲韻系統考察,"成"(禪母耕部)與"盛"(禪母耕部)、"誠"(禪母耕部)構成同源詞族,【釋名·釋言語】"成,盛也"揭示其"完滿"義核。字形上,戰國楚簡(如郭店簡【五行】)出現從"成"從"心"之異構,反映儒家心性學說對文字構形的影響。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大器晚成"作"免成",更暗示道家對"成"的辯證思考。

(四)當代文化啟示
在文明對話視域下,"成"蘊含的中和智慧(【論語】"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可解構現代性困境。王陽明【傳習錄】"在事上磨練成就"的實踐論,尤契當代"終身學習"理念。考【尚書·說命】"慮善以動,動惟厥時",真正的"成"本質上是主客體在時空中的辯證統一。

(結語)這個貫穿禮器、經典、心性的漢字,恰如【文心雕龍·原道】所言"形立則章成",在動靜相濟中昭示着中華文明"致中和"的終極追求。學者當循"由字通經,由經明道"(戴震語)的路徑,在考據與義理的雙重維度中把握其精微。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