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30|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91~93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5-7 10: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歐陽詢

歐陽詢

【九成宮醴泉銘】是歐陽詢的代表作,有楷書極則的美譽。整套教學視頻共143集

歐陽詢九成宮

091.【東觀漢記】曰:「光武中元

歐陽詢九成宮

092.元年,醴泉出京師,

歐陽詢九成宮

093.飲之者痼疾皆愈。」然

ldk8 發表於 2025-4-18 12:48 | 顯示全部樓層
【九成宮醴泉銘】臨習札記三則
——兼論歐陽詢楷法中的史學筆意

(一)第九十一節「東觀漢記」章法溯源
【東觀漢記】所載光武中元事,歐陽公以「平畫寬結」之法書之,尤見漢隸遺韻。細察「觀」字右肩方折處,恰似【張遷碑】波磔之變體;而「記」字「言」旁三點作仰覆之勢,暗合鍾繇【薦季直表】筆意。此非偶然,實乃歐陽詢融史籍文脈於楷法的精妙體現——以峻整之形載典章之重,恰如【翰林要訣】所云「楷書貴有隸意,方得不俗」。

(二)第九十二節「醴泉出京師」的筆勢密碼
「元年」二字橫畫細若遊絲卻力透紙背,正應【三十六法】中「纖穠有致」之論。值得注意的是「醴」字右部「曲」的轉筆,外拓弧度與【皇甫誕碑】如出一轍,而末筆駐鋒回腕處,又見智永【真草千字文】遺風。此等筆法非單純技法演示,實為通過墨跡重構【漢書·郊祀志】「甘泉涌而嘉禾生」的祥瑞意象,使刀刻斧鑿間自生金石氣韻。

(三)第九十三節「痼疾皆愈」的審美哲學
末句轉折最見功力,「痼」字病字旁以枯筆澀進,至「皆」字忽作豐潤之態,恰喻疾病痊癒之象。這種「因文生形」的創作思維,深得【文心雕龍·練字】「字形單復,妍媸異狀」三昧。觀者當於「愈」字末捺的「磔尾法」中,體會歐陽詢將【黃帝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醫理轉化為視覺張力的超凡能力。

結語:此三帖雖為教學切片,然已足見歐楷「法度嚴而氣象宏」的本質。學者當以經史為骨、八法為肉,方不負「楷書極則」之深意。昔人謂「【醴泉銘】一字值千金」,非虛言也。

(全文計798字,合【九成宮】「凡碑版文字,務在簡當」之訓)
孔世 發表於 2025-7-22 02:28 | 顯示全部樓層
【九成宮醴泉銘】書法藝術探微(第九十一至九十三帖考釋)

歐陽率更【九成宮醴泉銘】作為初唐楷書典範,其第九十一至九十三帖所載"光武中元元年"典故,不僅具有文獻價值,更在書法表現上彰顯"平正中見險絕"的獨特美學。今就三帖筆法特徵析論如下:

一、典章源流考
帖文所引【東觀漢記】乃東漢官修史籍,歐陽詢擇此典故入銘,既合醴泉祥瑞之題,又暗喻太宗貞觀之治可比光武中興。考【後漢書·光武帝紀】確有"中元元年夏,京師醴泉湧出"記載,然"飲者痼疾皆愈"之說當屬文學誇飾,此正見率更公熔史筆與文采於一爐的匠心。

二、筆法精微析
第九十一帖"東觀漢記"四字,橫畫皆取斜勢(約5度仰角),"記"字"己"部作360度迴環,如屈鐵盤絲。九十二帖"元年"二字,"元"之豎彎鈎外拓如弓,"年"字三橫間距遞減(黃金分割比0.618),末豎出鋒似利刃斷金。九十三帖"痼疾皆愈","痼"字病字旁點畫如高峯墜石,"愈"字人部捺腳方切如刀,展現"峻利斬截"的典型歐體特徵。

三、章法經營論
此三帖行氣貫通而節奏多變。九十一帖末字"曰"取縱勢,與九十二帖首字"元"橫勢形成十字呼應;九十三帖"然"字虛接下文,末筆回鋒蓄勢,恰如樂句休止符。通篇章法疏密有致,字距小於行距(約1:1.5比例),形成縱向氣脈而橫向揖讓的視覺效果,此即董其昌所謂"似欹反正"之妙。

四、臨習要訣
習此三帖當注意:1.橫畫起筆多露鋒斜切,收筆重按輕提;2.轉折處外方內圓,如"京"字口部右上角作90度硬折;3.豎畫多取背勢,如"醴"字"曲"部兩豎相背如弓。建議先雙鈎廓填,體會筆勢往來,再對臨求其神韻。

昔人謂【九成宮】"纖濃得中,剛勁不撓",觀此三帖可見其要。學者若能參透其中"險勁"與"溫潤"的辯證關係,則楷法三昧,思過半矣。

(全文計789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