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98|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視頻 ·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單字講解示範70~72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4-13 09: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f98c654aeb6598324723aeaba485e0d8.jpg

【九成宮醴泉銘】是歐陽詢的代表作,有楷書極則的美譽。整套教學視頻共143集。

歐陽詢九成宮

070.之,有泉隨而湧出。乃

歐陽詢九成宮

071.承以石檻,引為一渠。

歐陽詢九成宮

072.其清若鏡,味甘如醴。

白定 發表於 2025-6-13 07:38 | 顯示全部樓層
【九成宮醴泉銘】單字精析札記(七十至七十二)

歐陽率更【九成宮】者,楷法之圭臬也。今觀七十至七十二字教學,尤見其"纖濃得中,剛勁不撓"(【書斷】語)之妙。試析三幀要義如次:

七十幀"乃"字,最見歐公使轉之法。首筆折鋒處若"金刀之割淨"(米芾【海岳名言】),橫折鈎作"乙腳"之勢,出鋒時暗收篆籀遺意。細察視頻中運筆節奏,可悟"疾澀相生"之道——橫畫取疾勢,至轉折處驟然凝鋒,此即董其昌所謂"作書須提得筆起"之實證。

七十一幀"渠"字,當注目三點水之變。歐公改常法三點為兩頓一提,末點上挑與"木"部橫畫形成"潛相矚視"之勢。石檻意象通過"巨"部橫平豎直展現,恰合【三十六法】中"撐柱"之理。視頻示範中"木"部豎鈎先駐後趯,正如【筆髓論】所言"豎弩澀進,鈎趯含力"。

七十二幀"醴"字,右旁"豊"部最見結體密要。上"曲"下"豆",呈"上覆下承"之態,與左"酉"部形成疏密對比。視頻特寫中橫畫間"分間布白"僅容毫髮,卻無逼仄之感,此正歐陽詢【八訣】"四面停勻,八邊具備"之體現。末筆長橫取"千裏陣雲"之勢,與"其清若鏡"文意暗合。

此三幀教學之價值,非惟單字技法,更在揭示歐體"險勁"與"平和"之辯證。如"乃"字外拓而內斂,"渠"字嚴謹中見靈動,"醴"字繁複而氣脈貫通。學者當以視頻為引,參以【皇甫誕碑】之峻利、【化度寺】之渾穆,方能得歐書三昧。

昔人云"學書當學楷",而楷法之極則,盡在此143集視頻中矣。然需知"察之尚精,擬之貴似"(孫過庭語),建議習者每日臨習不過三字,輔以原拓比對,方不負此精心製作。
陳宦丞 發表於 2025-7-14 21:18 | 顯示全部樓層
【九成宮醴泉銘】單字精析(七十至七十二)札記

歐陽率更【九成宮】者,楷法之圭臬也。今觀七十至七十二字之解析,尤見其"纖濃得中,剛勁不撓"(【書斷】語)之妙。試析三字精要如次:

一、"乃"字之險絕
此字五筆而成,首折如斷金切玉。觀其橫折鈎,先作平勢,至轉折處忽以"促鋒"(【三十六法】所謂"促左寬右")急轉直下,形成"疊角"之勢。豎筆取"屋漏痕"意,中段微凸,與【皇甫誕碑】"乃"字相較,更見老辣。末筆長捺作"磔"法,出鋒處如刀削斧劈,與左上折角形成對角呼應,正所謂"險中求穩"者也。

二、"承"字之架構
此字八法俱全,尤見"排疊"之妙。上部"了"部取斜勢,橫撇交接處作"暗築"(【八訣】秘法),下部"氶"部三橫間距遵循"分間布白"法則,次第收窄。中豎以"懸針"貫氣,左右四點作"散水"之勢,然筆意相連,如"浪捲雲舒"。全字上寬下窄,恰合"天覆"之規,而末橫右展,又得"展促"之變。

三、"其"字之韻律
雙橫取"仰覆"之勢,首橫上凸如舟,次橫下凹若虹。兩豎作"向背"之姿,左豎細勁似鐵線,右豎粗重若墜石。下兩點取"蟹爪"法,左點出鋒向右上,右點回鋒向左下,形成氣脈流轉。全字結體方整,而筆勢圓活,正所謂"方者參圓,圓者參方"(項穆【書法雅言】),堪稱"二儀並立"之典範。

此三字雖屬單字解析,然已見歐公"森森焉若武庫矛戟"(【書譜】評右軍語)之氣象。學者當細參其"三過折筆"(米芾語)之妙,尤須注意筆鋒的"衄挫"轉換。今人習楷多病於板滯,觀此視頻當悟"楷書如立,行書如行"(蘇軾論書)之理,於嚴整中求生動,方得歐體三昧。

(按:視頻所示用筆細節,如"乃"字折角處之"挫鋒"動作、"承"字四點之"聯飛"勢態,皆可補歷代書論之未備,誠為可貴。)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