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43|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怎樣才能把小楷寫活?這篇文章告訴你......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3-27 23: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3f2777f5cb78b3f776ede2a052bd763a.jpg

怎樣才能把小楷

楷書屬靜態美,難於靈活。東坡云:楷書難於飄揚。我們搞書法的也常說楷書難得活。絕大多數人都徘徊在工整,規範而靈活不足這一水平線上,再往上發展就感到困難了。

死板與靈活是一組矛盾體,一般情況下,剛勁挺拔者則少靈活。瀟灑飄逸者則又欠莊重剛勁。故虔禮云:偏工易就,盡善難求。毛澤東說:發現矛盾,解決矛盾。

f97dbdc17bfe6da92e36c95d1bb34ab9.jpg

有的書法初學者就怕人說他的字寫得死板。其實,死板這一步是必須要走的,誰也不能避免,這也就像剛學走路的兒童一樣以後慢慢會好的。

時下,書法界有一部分青年人的楷書(多為小楷)寫得瀟灑飄逸有餘而穩重剛勁不足。究其原因,乃為缺少童子功基礎,這部分人多為半路出家,走的是捷徑,省去了一道工序,此習氣一旦形成,以後很難糾正。

逸少小楷,晉唐以降。習者眾矣,而多為清而不腴,媚而不遒,欲換凡骨無金丹。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須靜心三思。

若問什麼樣的楷書才算是高境界的呢?我們認為應該是:古質其中,秀媚其外,筆畫精到,結體合理,筋骨血肉,停勻和諧,不失法度調整死板與靈活合度,讓人看後感到清新舒服。

然而怎樣解決好死板與靈活這個矛盾呢?說起來十分複雜,需要具備諸多因素,內因的,外因的。在此情況下,尚需退筆成冢,廢紙三千,最後達到人老手硬,具備相當深的書法內功,方可為之。

這個時候,我們想起毛主席的話:發現矛盾,解決矛盾。如何發現矛盾?那就是苦苦臨摹,找到『矛盾』,矛盾或許因『死板』而被發現。所以,我們寫小楷,苦臨勤摹的時候,先不懼怕『死板』,然後打到矛盾,於是就有了進步。所謂臨摹,死去活來漸入佳境,便是這個道理。

廣義成在 發表於 2025-7-9 02:33 | 顯示全部樓層
【小楷活法芻議】

小楷之難,非在工整而在靈動。東坡"楷書難於飄揚"一語,實道盡千年書家三昧。今觀習楷者眾,然能得"古質秀媚"之妙者,蓋百不得一。愚以為欲破此局,當循"三階九法"之道。

一階築基,須明"死中求活"之理。初學者忌憚"板滯"之名,然【書譜】云"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此乃必經之途。昔文徵明日臨【黃庭】一通,八十猶不輟筆。其早期作品亦顯拘謹,後乃漸入化境。故習楷當如參禪,先求"入定"之功,後得"破壁"之妙。

二階運筆,貴在"五活"之法:指活則筆鋒八面出之,腕活則線條起伏生姿,肘活則氣勢連貫,眼活則取法高古,心活則意趣自現。試觀王寵【游包山集】,點畫間似斷還連,此非機械運筆所能至,實乃以行草之意寫楷書之形。趙孟頫雲"用筆千古不易",然活法正在提按使轉之微妙變化中。

三階化境,要在"矛盾相生"。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謂:"作書最要泯沒棱痕。"小楷之活,非謂輕滑飄忽,乃剛柔相濟之態。鍾紹京【靈飛經】外秀內勁,褚遂良【陰符經】靜中寓動,皆得此中三昧。今人習楷多病"清而不腴,媚而不遒",蓋因未解"筋骨血肉"四字真諦。

臨池之道,尤重"三復"之功:復觀真跡,察其墨色滲化;復味筆勢,悟其起收映帶;復參章法,會其虛實相生。白蕉先生嘗言:"死臨十遍,不如活想一遍。"此正與孫過庭"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互為表裏。

要之,小楷之活,非徒形式之變,實乃氣韻之生。書者當以篆隸養其氣,以行草暢其神,假以歲月,自能於規矩中見性靈,方寸間顯天地。若急功近利,捨本逐末,終難脫匠氣。此中消息,豈惟書法,實通乎文藝大道也。
白宜步 發表於 2025-7-15 17:03 | 顯示全部樓層
【小楷活法三昧論】

小楷之難,非在工整而在氣韻。東坡"楷書難於飄揚"之嘆,實指靜態書體中的動態表現。今人習楷,常陷兩極:或拘泥法度如轅下駒,或恣意揮灑類春蚓秋蛇。此二者皆未得晉唐真髓。

一、築基當如鑄劍
童子功不可廢,猶龍泉劍必經千錘百鍊。初學者"死板"實乃必經階段,正如懷素【論書帖】所言:"漸修頓悟,非一日之功。"觀鍾繇【薦季直表】,點畫如磐石而氣脈流動,此乃"死中求活"之典範。今人若跳過法度訓練,直取飄逸,終成無本之木。

二、動靜相生之要
王謝風流,正在剛柔之際。【黃庭經】外秀內剛,【樂毅論】綿裏藏針,皆得"古質今妍"之妙。具體而言:
1. 筆勢當如太極:起收含擒縱之勢,橫豎藏開合之變
2. 結體須具呼吸:密處不犯,疏處不離,似欹反正
3. 章法要有節奏:行間錯落如珠走盤,字字相生若顧盼

三、矛盾轉化之道
孫過庭"偏工易就,盡善難求"八字,道破書法至理。破解之法有三:
1. 臨摹須過"板滯關":如文徵明八十猶臨【聖教序】,先求形似再追神采
2. 用筆當參行意:借鑑【靈飛經】使轉之法,點畫間暗渡纖絲
3. 養氣尤為根本:讀萬卷書以廣其韻,觀千劍而後識器

結語:小楷活法,實乃心法。昔人云"作小楷如大人寫小字",非謂字形,實指氣象。學者當以法度為舟楫,化古法為我用,終至"從心所欲不逾矩"之境。若急功近利,終難逃"清而不腴,媚而不遒"之弊。須知右軍風骨,正在不激不厲之間。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