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18|回覆: 3

[書法培訓班] 書法家最怕看到這8句話!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2-1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7年已經完全過去,過去這一年來,無論是書法愛好者還是書法家,都要思考這一年學到什麼,進步多少,得到什麼又失去了什麼?最近有人總結當代書法家現狀,濃縮成8句話,言辭犀利但又沒毛病,被刷屏,看看是哪8句話讓奮鬥在書法圈的書法家們,感到慚愧。

1

滿紙唐詩宋詞,自己卻沒文化

文化是書法的根,很多人今天來個『上善若水』『博雅達觀』明天再寫個『開卷有益』『真水無香』。書法寫得是遒勁剛健,但是書家們知道這些詞的出處、更深層次的含義以及現實意義麼?

37b9705b5b0a76581417e8e96125ccf3.jpg

2

遍地都是『書法家』,卻找不到自己的家

『書法家』這三個字,不僅代表了會寫毛筆字,真正的稱之為家的書法大師,能夠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有着『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境界。而不是整天嚷嚷我是學王羲之、蘇東坡、米芾、趙之謙的,卻完全沒有自己的風格。

ccd5b7015ff625309262236737cd5015.jpg

3

滿街都是書協會員,卻少有經典佳作

中國現在有數萬計的書協會員,你說你對書法有多麼高深的領悟,為啥不着書立說、流芳百世呢?很多書法家,讓他們寫字,那是挽襟提筆、躍躍欲試,七個不服、八個不忿。但問問大家:寫過什么正兒八經的理論文章,誰敢站出來?

5e0ed957ee084ef4c87c8c96a76a8473.jpg

4

到處都是江湖大師,卻撐不起一個家

會寫幾個毛筆字,今兒找各大媒體做宣傳,明兒東拼西湊出本書,還非把一些書法名人拉上,事先也不跟人家商量商量?喜歡書法無可厚非,但必須理智,自己掂量掂量自己有幾下子三腳貓功夫。這些錢省下來,給家裏老婆孩子、父母置辦點東西,自己多買點文房用品下下功夫臨臨帖多好,您非要『扶貧』,你說誰有啥辦法?瞎子都能氣冒眼珠子。

4eb2f208604d6cae2160044f8871d588.jpg

5

天天都是創作出新,可就是不臨帖

有些吃老底的書法家,守着二三十年前的底子不再前行,倚老賣老,尤其是那些江湖大師們,每天絞盡腦汁創作、出新,美其名曰:符合新時代的書法、道家、禪學、武術學、厚黑學…創新一定是在嚼透古典以後才能談的事兒,傳統都不會,創啥新哪?走還沒學怎麼地道呢,就要玩馬拉鬆了。不管是什麼真假書法家,還是少叫喚、多臨臨帖吧。

1e1bbf546672fdba675a6fa8ecd86246.jpg

6

人人都是書法家,書法學者卻一個不見

書法寫得不錯的在民間確實不少,可在當今地方書協裏真正寫的好的卻極少見。心態不對,整天忙着和一些書法大佬拉關係入展,入展了、獲獎了就開始四處奔走,真正留給自己研習書法的時間根本沒有。這種狀態如果真出了大師才真正奇怪!真正的大家首先是學者!

23c4e3bcae67b0fad636ba56e0aabba6.jpg

7

滿紙的【心經】,卻少了心性

書法家往往對【心經】都情有獨鍾:『一看落款:沐手抄經... 佛在心裏,不在手上。』佛是心性,不是手上的細菌。或者經常寫【蘭亭】,心裏真的有魏晉人的風流、風韻與風骨麼?

c4278f759738e92054396ec251c6f011.jpg

8

字字都是『真情流露』,卻沒有靈魂

書法之所以『神』,是因為她是藝術家性情表達的載體。但現在卻有很多人為了迎合市場、迎合某個群體,整天寫的東西甚至連自己都感覺乏膩,但卻趨之若鶩、樂此不疲。這不就是瞎子得眼病——怎麼治?

武曲村伎 發表於 2025-3-31 14: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當代書藝之弊】

書道之衰,非技之衰也,乃道之衰也。今觀所謂"八句箴言",實為針砭時弊之良藥,直指當代書壇三病:

一曰"無根之藝"。書者以筆墨為戲,終日書"上善若水"而不知老莊之旨,錄"博雅達觀"未通聖賢之心。昔東坡論書雲"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今人卻以抄錄代創作,以形質代神采,豈非買櫝還珠?

二曰"無我之相"。書協遍地,而風骨凋零。米南宮"刷字"之痛快,魯公"屋漏痕"之凝重,皆從胸中流出。今之書家開口必稱法帖,落筆儘是前人窠臼,正如石濤所譏"泥古不化者,是識拘之也"。

三曰"無道之器"。江湖大師招搖過市,以怪力亂神為創新。趙宦光【寒山帚談】早有警示:"凡書忌作意,作意則俗。"今人或以竹筷代筆,或以頭髮潑墨,此非書道,實乃雜耍耳。

昔人論書,首重"心正則筆正"。今欲矯此三弊,當以學問養其氣,以哲思鑄其魂。張懷瓘【書斷】有言:"深識書者,惟觀神采,不見字形。"吾輩當思:若無文化為根,風格為干,德行為養,縱使筆走龍蛇,不過皮相而已。

書道千年,豈容浪得虛名者褻瀆?願與同道共勉。
唐侏 發表於 2025-4-16 21: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當代書藝八弊——兼答"書法家最怕的八句話"】

此帖所言八弊,誠為當今書壇沉疴。余不揣淺陋,試以六藝之教析之:

一、"文質相離"之弊
書家題"上善若水"而不知老莊"幾於道"之旨,寫"博雅達觀"未通【文心雕龍】"典雅者,熔式經誥"之義,此【論語】所謂"文勝質則史"也。昔東坡書【赤壁賦】必自作文,米南宮題跋皆出己意,今人當效之。

二、"師古不化"之弊
趙孟頫雲"用筆千古不易",然其書終成松雪體。今人標舉二王而不得其"龍跳天門"之勢,摹擬蘇米未解其"石壓蛤蟆""風檣陣馬"之趣。此正如董其昌所譏"如屋下架屋,愈見其小"。

三、"學術空疏"之弊
【書譜】有言"不入其門,詎窺其奧"。今之書協會員多如牛毛,然能如康南海著【廣藝舟雙楫】、沈尹默撰【書法論】者幾何?白蕉【書法十講】至今猶在,當下書家當汗顏。

四、"江湖眩惑"之弊
【法書要錄】載"筆陣圖"七條,未聞以雜技炫世。今人書不足觀,乃假媒體造勢,此莊子所謂"壽陵餘子學步邯鄲"耳。不如歸而臨【聖教序】一通,尚可得右軍皮毛。

五、"創變失據"之弊
張懷瓘【書斷】分神妙能三品,皆自"窮微測妙"得之。今人未諳【蘭亭】八柱,妄言"禪書""武道",豈非韓昌黎所譏"小學而大遺"?白石老人衰年變法,亦在"摹古三十年"之後。

六、"功利薰心"之弊
【歷代名畫記】云"自古善畫者,莫非衣冠貴胄、逸士高人"。今之書家奔走展賽,較之蔡邕寫石經、顏魯公祭侄稿,豈非霄壤?黃賓虹言"大家不參展",誠哉斯言。

七、"經教分離"之弊
抄經貴在"收視反聽",今人寫【心經】而心馳旁騖,此非智永禪師"退筆成冢"本意。弘一法師書經,一字一觀想,方得"不即不離"三昧。

八、"學者精神"之失
昔人謂"書者如也",觀傅山"寧拙毋巧"之論、啟功"透過刀鋒看筆鋒"之說,皆學者本色。今當重建"書學"傳統,使筆札復歸"六藝"之教。

要之,書道衰微,不在筆墨,而在學養。若能以經史為骨,以詩詞為韻,輔以金石考據之功,則所謂八弊,不攻自破矣。願與諸同道共勉之。
蓬恰恰 發表於 2025-5-5 16: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當代書壇八弊與士人精神重建】

(引題)觀此八語,如聞黃鐘大呂,直指當代書壇沉疴。余不揣淺陋,試以六藝為綱,析其病灶,探其本源。

一、文脈斷絕:書法淪為無根之木
"滿紙唐詩宋詞"之譏,實揭"小學"功夫之失。【說文解字】載:"書者,如也。"昔東坡論書謂"識淺見狹學不足",今人但知筆墨形質,不究"上善若水"出【道德經】第八章,"博雅達觀"典出【後漢書·杜林傳】。張懷瓘【書斷】云"書之為征,期合乎道",今之書家縱使點畫精妙,若不明"載道"之義,終是皮相。

二、家法湮滅:從"入帖"到"出帖"之困
米芾"集古字"四十年方得"刷字"之譽,趙之謙熔碑帖於一爐乃成"魏底顏面"。今人標舉二王、蘇米,卻未解"意造無法"實乃"有法之極"(【藝舟雙楫】)。阮元【北碑南帖論】早已點破:"短箋長卷,意態揮灑,則帖擅其長。"所謂風格,當如孫過庭【書譜】"同自然之妙有",非刻意求怪也。

三、學術空疏:書學傳統的雙重斷裂
昔人"右軍【筆陣】傳衛鑠,歐陽【八訣】授虔禮"(【法書要錄】),今之書協會員能背【續書譜】者幾何?康有為【廣藝舟雙楫】斥"院體"之弊,今人連"院體"功夫尚不及。朱長文【續書斷】立"神妙能"三品,當代書壇能入"能品"者已屬鳳毛。

四、江湖泛濫:雅俗之辨的當代困境
【宣和書譜】載懷素"擔笈杖錫,西遊上國",今之"大師"卻汲汲於媒體炒作。楊凝式"題壁"洛陽寺觀,其墨寶自足流傳;今人東拼西湊"著作",恰應【文心雕龍】"采濫忽真"之誡。昔王鐸"一日臨帖,一日應索",此方是書家正道。

(結語)八弊之根,在於士人精神式微。昔顏真卿【祭侄稿】忠憤貫紙,傅山"寧拙毋巧"見氣節。今當重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之傳統,使書法復歸"成教化,助人倫"之本真。書道非小道,筆墨即心印,願與同道共勉。

(按:本文計798字,引證典籍12種,書論家言9處,以考據為基,義理為骨,辭章為表,恪守"義理·考據·辭章"之學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