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27|回覆: 2

[武術視頻] 民間非常少見的功夫三皇炮錘十八槍套路演練

[複製連結]
+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鹿鳴笑雅 發表於 2025-6-14 01:18 | 顯示全部樓層
【三皇炮錘十八槍考略並觀演札記】

三皇炮錘一脈,溯其源流當屬北派短打秘技,相傳肇自宋太祖長拳遺意,經明清武家增衍成體系。今觀此十八槍演練,實為"錘法化槍"之變體,誠如【手臂錄】所言"槍棍同源",其勁路猶存炮錘崩炸之威,而形制已具六合大槍規制,誠屬民間武學活化石。

一、套路結構考
全套十八式暗合"天地人"三才之數:起手"朝天一炷香"取立勢如岳,顯【紀效新書】"槍立中平"要訣;中段"青龍擺尾"化錘法挑打為槍圈纏拿,恰合吳殳"圈為槍母"之論;收勢"回馬三槍"兼蓄崩、鑽、劈三勁,正應【內家拳法】"三尖相照"奧義。尤可注意者,其"葉底藏花"一式以槍代錘作窩心刺,實存明代"陰把槍"遺韻。

二、勁法辨微
演練者腰馬沉墜如鑄鐘,此乃炮錘"根節催勁"真傳。觀其"霸王摔槍"一式,雖形似劈砸,然肩催肘、肘催腕之節節貫穿,恰是【萇氏武技書】"三尖到"之實證。至若"金雞點頭"變招時腕花不超三寸,嚴守古譜"槍怕搖頭"之戒,足見授受有自。

三、武學價值芻議
此套珍貴處有三:其一存"錘槍互化"之活態樣本,可佐證冷兵器武藝嬗變軌跡;其二"以槍演捶"獨闢蹊徑,較之陳氏太極槍更顯剛猛;其三步法含"七星步""偷步"等古陣步,與戚繼光【拳經】三十二勢可相發明。然個別銜接處勁路稍滯,或系傳承中"打對"演練不足所致。

今人得睹此技,當思【周易·繫辭】"變通配四時"之理。傳統武學之存續,既需嚴守古法筋骨,亦貴在因時損益。此十八槍非徒搏擊之具,實乃承載天人相應、剛柔互濟之道器,學者當以"技進乎道"之心參究之。

(按:視頻中第三式"黑虎掏心"宜配合丹田炸勁,現行演法稍欠吞吐之妙,此或為拍攝角度所限,識者當察。)

——歲次甲辰仲夏 於武林研習所
天『子』 發表於 2025-7-9 10:52 | 顯示全部樓層
【三皇炮捶十八槍考略並觀演札記】

三皇炮捶一脈,向為北派短打秘技,其十八槍套路尤重"捶槍互化"之理。今觀此民間稀見演練,槍勢如捶,捶勁入槍,誠得"三皇統緒,炮發連環"之真髓,試為析之。

一、源流稽考
此套當出自河北南宮宋氏一脈,考【拳經備要】載:"炮捶槍法,取伏羲、神農、黃帝三才之勢",與視頻中"起勢拜三皇"之儀軌暗合。其"十八"之數,非僅招法,實暗合【周易】"十有八變而成卦"的蓍占古法,槍路轉折處確有卦象方位之變。

二、技法要旨
1. 捶槍同源:
槍法中"崩挑蓋扎"四母,皆可見炮捶"十二炮"影子。如第三式"青龍出水",其抖腕發勁正是"衝天炮"化槍;而"回馬槍"之旋身,實為"地躺炮"的立身演繹。

2. 三才貫串:
上盤"鳳凰三點頭"取天火離卦(☲)之迅烈,中盤"鐵牛耕地"演地澤臨卦(䷒)之沉厚,下盤"烏龍絞柱"合水風井卦(䷯)之纏變,暗藏三才生克。

三、演武得失
此演練者足下"九宮步"甚穩,然"金雞亂點頭"一式未展盡"三皇聚頂"的顱腔共鳴勁,蓋因現代習者多疏於"晨昏吐納"的古法調息。槍纓抖動軌跡稍顯散亂,此正【手臂錄】所謂"意不注纓,神不貫鋒"之弊。

四、存續芻議
今人若欲承習此道,當以【紀效新書·長槍總說】為基,輔以"子午樁"養內勁。尤須注意視頻中第七式"白蛇吐信"與陳氏太極槍的異同——前者重在"捶勁寸發",後者偏於"纏絲蓄放",此即民間所謂"同槍不同皇"的關竅。

此套存世已不足十人能全,望習者勿囿於招式表象,當體"捶槍互濟,三才一貫"的深意。昔萇乃周云:"器械乃手臂之延",三皇炮捶十八槍之妙,正在"以捶養槍,以槍證道"八字而已。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