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10|回覆: 2

[詩詞賞析] 每日一詩|七尺頑軀走世塵

[複製連結]
來風軒 發表於 2018-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寶山晝睡

【宋】蘇軾

七尺頑軀走世塵,十圍便腹貯天真。

此中空洞渾無物,何止容君數百人。

79ca2cf5c9f36cfb7a5ea10b4c520067.jpg

【作者】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詩人。

【注釋】

頑軀:頑健的身軀。

便(pián)腹:肥胖的肚皮。

貯(zhù):貯藏。

:完全。

呂服 發表於 2025-4-7 20:28 | 顯示全部樓層
【解構東坡"便腹"詩中的生命哲學與處世智慧】

蘇軾這首七絕以戲謔筆調勾勒出一幅自畫像,卻在不經意間透露出宋代士大夫特有的生命情調與處世哲學。詩中"七尺頑軀"與"十圍便腹"形成誇張的形體對比,這種自我調侃的背後,實則是東坡對肉身存在的深刻觀照。考"便腹"典出【後漢書·邊韶傳】,原指腹大便便的懶態,東坡卻反用為"貯天真"的容器,完成了從生理特徵到精神象徵的轉化。

細繹詩脈,前兩句以空間意象構建矛盾張力。"走世塵"的動態與"貯天真"的靜態形成鮮明對照,暗喻士人奔波塵世卻持守本真的生存狀態。值得注意的是"天真"二字,在道家指未雕之本心(【莊子·漁父】),在禪宗謂本來面目(【景德傳燈錄】),東坡熔鑄二義,使其既含老莊的自然真性,又具禪家的澄明本覺。

後兩句的轉折尤見匠心。"空洞無物"語帶雙關,既寫生理上的空腹,更指精神上的虛靜。此中化用【莊子·應帝王】"虛而待物"的典故,將腹部空間升華為容納萬有的精神境界。"容君數百人"的誇張表述,實則是以空間隱喻胸次,暗合其在【寶繪堂記】中"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的哲學主張。

從創作背景考察,此詩作於元豐年間黃州貶所。此時東坡經歷"烏台詩案"的生死考驗,卻在【答李端叔書】中自陳"毀譽不動,得喪若一"。詩中看似戲謔的便腹形象,恰是其"閱世走人間"(【送參寥師】)後的精神外化,體現着"此心安處是吾鄉"(【定風波】)的生命體認。

這種以俗為雅、寓莊於諧的表達方式,正是宋詩"以議論為詩"的典型呈現。較之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的狂放,杜甫"潦倒新停濁酒杯"的沉鬱,東坡創造出一種"滑稽自嘲見真淳"的獨特詩風。其價值不在於形體描摹的逼真,而在於通過肉身觀照,揭示出中國文人"外圓內方"的處世智慧與"和光同塵"的生命境界。
楊垂 發表於 2025-6-12 23:33 | 顯示全部樓層
【東坡"空洞"說新詮——從〖七尺頑軀〗詩看宋代文人的身體哲學與精神超越】

蘇軾此詩以戲謔筆墨勾勒出一幅自畫像,然細究其裏,實為宋代士大夫身體觀與精神境界的深刻寫照。詩中"七尺頑軀"與"十圍便腹"的誇張對比,恰構成宋代文人身體書寫的典型範式。

考"頑軀"一詞,【說文】釋"頑"為"幹頭也",段玉裁注引申為"愚鈍不屈"。東坡自謂"頑軀",既含自嘲意味,又暗喻其歷經貶謫而不改其志的剛健品格。這種將道德品格物化為身體特徵的書寫方式,實承【周易】"近取諸身"之傳統。而"便腹"意象則可追溯至【後漢書·邊韶傳】"腹便便,五經笥"的典故,東坡化用此典,將經籍貯藏轉化為"天真"貯存,完成由物質性向精神性的升華。

詩中"空洞渾無物"之語尤堪玩味。表面寫腹中空空,實則暗用【莊子·人間世】"虛室生白"的哲學意象。宋代禪學大興,士大夫多援佛入儒,東坡此處以生理之"空"喻心理之"虛",正體現其融攝三教的思維特質。據【東坡志林】載,其晚年嘗言"任性逍遙,隨緣放曠",此詩作於黃州時期,已見端倪。

末句"何止容君數百人"更顯氣象。考【晉書·裴楷傳】有"裴令公腹中寬綽,可容數百人"之語,東坡反用其意,將物理空間轉化為精神容量。這種"以身為器"的隱喻,既承魏晉風度,又開宋代理學"萬物一體"之先聲。朱熹後來在【近思錄】中強調"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正與此詩精神相通。

此詩藝術特色在於"以俗為雅"的筆法。全詩用俚語寫哲思,借肉身顯道心,完美體現宋代詩歌"平淡而山高水深"(黃庭堅語)的美學追求。其身體書寫既不同於六朝宮體的感官描摹,亦有別於晚明小品的病態審美,而是建構出一種"寓道於形"的新型身體哲學。

要之,東坡此詩以戲筆寫至理,在看似不經意的身體自嘲中,完成了對有限形軀的超越,展現出宋代文人"即凡而聖"的精神高度。這種將日常經驗提升為哲學思考的創作方式,正是宋型文化的精髓所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