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48|回覆: 2

[漢風漢茗] 宋茶,就是用來玩的

[複製連結]
漢風漢茗 發表於 2017-11-3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相信很多茶友對各種茶都或多或少接觸過,喝過各種茶,可終究很多人僅僅是喝茶而已,未曾了解到在中國的茶業興衰史上,宋茶曾擁有着璀璨的地位,擁有茶葉的『絲綢之路』。

859fd2afdfe18fd6481e0ff3bee54a5a.jpg

d171415afb428f0a99cc07b05103876a.jpg

茶,始於神農,興於唐,盛於宋

在唐朝時候,煎茶法的流行和茶聖陸羽的出現,使茶在中國的發展上走上了興盛,宋朝時期,全民飲茶,自天子以至庶民,皆以飲茶鬥茶為樂,茶葉走向官府管制貿易。真正興盛起來。

f85da30c035ce6e2bbc87dde638bde1e.jpg

開創全新『玩』法

宋朝以鬥茶為樂,鬥茶或稱『茗戰』,顧名思義就是比賽茶葉質量的好壞,茶湯表面的沫餑,較少的沫餑的色澤,較量誰的沫餑咬盞時間最長。選天目黑釉盞,映襯上好乳白湯色,形成對比。

a64a9cbc35e3634f1484720cd6902991.jpg

宋皇帝帶頭兒『玩』

宋代以文立國,皇帝個個都是愛茶的主兒,而到北宋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趙佶,精於茶事,被譽為:『第一茶皇帝』,並著有【大觀茶論】一書,詳細介紹了宋茶產地製作,品飲等內容,宋徽宗精於琴棋書畫,所畫的【文會圖】,表現着徽宗群臣分茶,君臣同樂。

b5b96780fd4b6fa4efa5767e2aaccfec.jpg

玩要玩出『名堂』

上有天子,下有庶民,皆以飲茶鬥茶為樂,茶葉貿易走進政府管制,宋朝是許多著名詩詞的發育地,諸多的大詞人把茶寫入了詞中,蘇東坡居士所寫【葉嘉傳】,把茶當做人去寫,起名葉嘉;蔡襄的【茶錄】,上篇論茶,下篇論器,闡述鬥茶的要旨。

4716375e36730bfe52905aa30229d7f6.jpg

宋茶,怎一個玩字了得?

董典玫 發表於 2025-7-15 14: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宋茶文化之"玩"的哲學意蘊與歷史高度】

"玩"之一字,實為宋代茶文化最精妙之註腳。然此"玩"非輕佻嬉戲之謂,乃是一種將日常生活提升至藝術境界的生命態度。宋人將茶事化為"可玩的道",在茶香氤氳中完成了中國士大夫精神的審美建構。

宋茶之"玩",首重器物美學之精研。蔡襄【茶錄】所載建窯黑盞,其"紺黑如漆"者,非為炫技,實乃深諳"五行相生"之理。黑屬水,白沫屬金,金生水之象,正合【周易】"觀物取象"之旨。宋徽宗【大觀茶論】更以"碾玉為塵"喻茶末之細,將物理特性轉化為詩意表達,此乃"格物致知"在茶道中的完美體現。

鬥茶之戲,表面觀之似爭勝負,實則暗含"和而不同"的哲學深意。范仲淹【鬥茶歌】云:"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道出勝負表象下"主客相忘"的真趣。朱子謂"理一分殊",鬥茶時乳花咬盞的瞬息變化,恰是"理一"在"分殊"中的生動展現。這種"游於藝"的境界,正是孔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理想的具體實踐。

宋茶之盛,尤在將"玩"的精神注入政經體系。王安石變法中的茶馬互市,使"玩物"成為"經世"之具。蘇軾【葉嘉傳】以人喻茶,非徒遊戲筆墨,實為"物我合一"哲學觀的文學呈現。黃庭堅"曲幾蒲團聽煮湯"之句,更將茶事升華為禪悟媒介,此乃"百姓日用即道"的生動詮釋。

今人論宋茶,當超越"玩物喪志"的淺見。宋人之"玩",是"即器見道"的修為,是"寓教於樂"的智慧。觀【文會圖】中君臣同樂的茶席,可見"禮樂刑政"俱在一盞之中。這種將日常生活審美化的能力,正是中華文明"極高明而道中庸"精神的具體體現。

宋茶之"玩",實乃一種文化密碼,解碼着宋代文人"外儒內道"的精神世界。在這個意義上,茶不僅是飲品,更是承載着"天人合一"哲學的生活藝術。今日重溫宋茶文化,正當以此"玩"的態度,接續古人"道器不二"的智慧傳統。
白定 發表於 2025-7-25 05: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宋茶文化之"玩"的哲學意蘊與歷史高度】

"玩"之一字,實不足以盡宋茶之妙。宋人之於茶,非徒遊戲消遣,乃是以"游於藝"的精神境界,將日常生活提升為藝術實踐,使飲茶一事成為承載道統的文化儀式。今試從三端論之:

一、"玩"中含禮:鬥茶之制的文化編碼
宋人鬥茶,表面觀之似為遊戲,實則暗合【周禮】"六藝"之教。蔡襄【茶錄】所載"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為絕佳",實為儒家"致中和"思想在茶事中的具象化呈現。黑釉建盞與白沫相激,恰似陰陽二氣相盪,此中暗藏【易經】"觀物取象"之妙。徽宗【大觀茶論】言"碾法欲細而舒",正是將制茶工藝提升為道德修持,非真知"格物致知"者不能道也。

二、"玩"中見道:茶事活動的哲學升華
東坡居士作【葉嘉傳】,以人喻茶,非徒戲筆。葉者草木之精,嘉者美善之極,此中實寓"天人合一"之思。宋人點茶時"七湯點拂"之法,其緩急節奏合於【禮記·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之境。所謂"玩",實為通過儀式化的茶事,體認天地生生之德。黃庭堅【品令·茶詞】"鳳舞團團餅",正是將物質享受升華為精神翱翔。

三、"玩"以載政:茶政背後的治國之道
宋代榷茶之制,表面為經濟政策,內裏卻延續着【尚書·洪範】"八政"食貨為先的治道傳統。當茶馬互市成為國策,茶已從"玩物"轉為"經國之大器"。范仲淹【鬥茶歌】"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看似詠遊戲勝負,實則隱喻士大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政治操守。這種將娛樂納入政教體系的做法,正是宋人"內聖外王"理想的生活化實踐。

要之,宋人之"玩茶",實為一種"即器見道"的文化實踐。在茶筅攪動的雪浪中,在兔毫盞裏的雲紋間,宋人建構起一套完整的意義世界。今日論宋茶,當透過"玩"的表象,見其"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的深層文化邏輯。斯文在茲,豈可輕以"玩"字蔽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