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029|回覆: 1

[訓詁學] 【每日一字】術·術業有專攻

[複製連結]
中央紀委監察部 發表於 2017-11-3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5bb6232e71358b67bf5118e7f7b0d2ca.jpg
86840fbf8e1c6ac4443b83d4487ad9df.png

  中國的四大發明,包括造紙術和印刷術。這兩者都是中國古代技術的重大成就,為文化傳播、思想交流和科學發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信息存儲載體,加快了信息的傳播。

63f94463ada3c0d5f557450c904934de.png

  【說文解字】中,收錄了這樣三個字:術、秫、術。對這三個字,許慎做了這樣的解釋:


  術,秫或省禾。


  秫,稷之黏者。從禾術象形。


  術,邑中道也。從行術聲。


  術字,從字形構成來說,是三個字中最早出現的字。有人說術的甲骨文字象高粱穗,不過徐中舒先生認為並不是象形,至於其本義尚不明確,但是它可能假借用作穀物之名,這才有後來加上偏旁禾構成的秫字。至於現在我們所常用的術,則是術的簡化字。

ee75f4f287c11b535b757ff80bf166d3.png
261e948a3947be4a298f549c454a2e24.png
135c88a22c182f2a13cacf9643de9520.jpg

  術(術),小篆字形是在行字中加了一個術,意為城邑中的道路,由此泛指道路。【墨子】中有【旗幟】一篇,是墨子研究城池防守戰術的篇章,在說城市中修建道路的時候,他曾有這樣一句:『巷術周道者,必為之門,門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巷術是指街巷,周道則是指大道,也就是說城防戰術中,要在那些街巷通向大路的地方設置門卡,並派人守衛,沒有出入證的人就不能通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術與道有相似之處,不過道更大更寬廣一些,相對來說術要小一點。

5b31039ad6b05a2fa537a413a497d7e6.png

  沿着路朝前走,只要方向正確,就能抵達目標,由此引申,術便可以用來表示途徑、方法、技術、學說等等意義。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書名就透露出他所撰寫這本書的目的:這是平民百姓從事農業生產需要的重要方法。民以食為天,農業就是古代平民百姓的生存的根本,他們所需要的『要術』,也就是關於農業生產的一些方式方法。

a882d86f3174c7f1897a0c535c5d8194.jpg

  醫者有醫術,劍客有劍術,建築有營造術,出海有航海術……各行各業,都有其獨有的技藝與技能。在這個意義上,術與藝相似。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都得有相應的『術』,現在我們還有說拜師學藝,就是跟從老師來學習這些技術技藝。當然了,學一門技術,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還是要自己靜下心來鑽研,才能有所得。【禮記】中說:『德也者,得於身也。故曰古之學術道者,將以得身也,是以聖人務焉。』德,就是對於自身有所得的意思,古時候學習才能技藝之道的人,不僅僅是學習,更是要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得。

317c6496c54b3b063cb4b6c1cd7c5bbe.png

  人一旦沒有足夠的學問和足夠的本領,不學無術,應對事物便會力有不逮。古書裏記載『蛾子時術』,蚍蜉之子,雖然力量微弱,但是也時時學習銜土之事,最終也能造起一個土堆。勤學與苦練是一直被提倡的學習之法,並且對於學習而言,百工匠人皆可為師,天地萬物均有可以學習的地方,韓愈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聽到的道理有先有後,學問技藝各有專長,道理也正在此。

d37a0b28e910109f3f27f011761653ef.png

  術還是一種內在的思想和學說。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興起,每一家都有其自己的學說思想,都有其自己的觀點主張,其實也就是各自的『術』,諸子百家是一個個不同的學術流派。眾多的思想學說,組成了中國源遠流長且精彩紛呈的學術史,每一個時代的學者也都努力豐富着這厚重的學術史。


  術業有專攻,學而須有『術』。(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施希茜)

崔柴私 發表於 2025-7-22 13:33 | 顯示全部樓層
【釋"術":從阡陌之道到專精之學】

"術"字之演變,實為華夏文明由具象至抽象之思維躍遷的絕佳例證。許慎【說文】所錄三體,恰構成一組文化密碼:甲骨文"術"(𥝢)象禾穗垂實之形,乃農耕文明之原始印記;小篆"術"從行術聲,演為城邑經緯之道;而今之簡化"術",則凝練為方法論之總樞。三體嬗變間,可見先民認知從物質生產向社會組織,終至精神建構之升華歷程。

考"術"之本義,【墨子·旗幟】"巷術周道"之說,揭示其作為具體路徑的初始含義。然細究之,"術"與"道"之辨,實含先秦哲學之精微:道者,"一達謂之道"(【爾雅】),乃統攝萬物之規律;術者,"因道以立術"(【文心雕龍】),是踐行大道之方法。如【齊民要術】所示,先秦諸子所謂"百家之術",皆是以具體技藝載抽象哲理的文化實踐。

"術業有專攻"(韓愈【師說】)之真諦,當從字形演變中體悟。甲骨文"術"強調作物特性,恰似專業精神之根基——明辨事物本質;小篆增"行"部,喻示知行合一之要義。賈思勰著農書而稱"要術",非僅輯錄農技,實建構出"順天時,量地利"的農業哲學體系。此即專精之學的至高境界:在有限領域中參透無限天理。

今人談"技術",當知"技"與"術"本有深淺之別。【周禮·考工記】載"審曲面勢以飭五材",此謂技;而【天工開物】究"窮究機理",方為術。四大發明之偉大,正在其由技進乎道:蔡倫造紙非獨改良工藝,更開創信息傳播之新紀元;畢昇活字不僅提升效率,實重構知識生產之範式。此乃中華"術"文化之精髓——凡卓越技藝,必含宇宙觀照。

觀當下學術分科日細,尤當以古鑒今。專業研究者當如"術"字初文,深植實踐沃土;更需效"術"字意象,在學科交叉處開創新徑。真正的"術業專攻",乃是司馬遷"究天人之際"的宏大視野與李時珍"歲歷三十稔"的專精精神的完美統一。此即漢字"術"穿越三千年,給予當代學人的永恆啟示。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