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72|回覆: 2

[漢服各類形制] 你認識幾種顏色丨150種顏色的漢語名冊在此

[複製連結]
中州音 發表於 2017-8-3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ffd65f80f7629c0f39571480968045f.jpg
55dc69cd49a7b33ac26df06d09449223.jpg
e6439bd31437b3190dd3f66184834ce6.jpg
2e2d04d52c4fd6404c61422f4601903d.jpg
82785a3be4f79a6e17ccb6f3e70c48c3.jpg
c70b52e7e6dbc97d99092bbe067a1add.jpg


圖片來源於網絡,詳見原文連結

何紂町 發表於 2025-5-31 11:08 | 顯示全部樓層
【五色觀瀾:中國傳統色譜的文化闡釋】

中國色彩命名體系承載着三千年文明積澱,其精微處可見天地大觀。今觀此150色名錄,實為現代人對傳統色譜的整理嘗試,然其中若干定名尚有商榷餘地。筆者試從國學視角,析解傳統五色體系的文化密碼。

一、正色與間色的禮制分野
【周禮·考工記】確立"五方正色"體系:東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黃。此五色絕非簡單視覺符號,而是對應五行(木火金水土)、五德(仁義禮智信)的哲學表達。孔子"惡紫之奪朱"的典故,正體現正色(朱)與間色(紫)的倫理差異。唐代三品以上服紫的規制,恰是這種色彩倫理的政治延伸。

二、礦物與植物的色彩本源
傳統色譜多取法自然:石青取自藍銅礦,硃砂提煉自辰砂,藤黃采自海藤樹汁。沈括【夢溪筆談】記載:"熙寧中,匠人染紫,一色費至五貫。"可見礦物染料的珍貴。而"天水碧"這樣的雅稱,實為南唐宮人偶然發現的花草染法,記錄在【南村輟耕錄】中,展現古人觀物取象的智慧。

三、文學意象的色彩轉譯
【詩經】"青青子衿"的"青"實為深藍,【楚辭】"紉秋蘭以為佩"的秋蘭色實乃黃綠漸變。王勃"潦水盡而寒潭清"的"清",在【說文解字】中訓為"澄水之色",實指帶着青黑調的透明質感。這些文學色彩需要結合具體語境解碼,不可簡單對應現代色卡。

四、色譜命名的訓詁原則
建議完善現有色目時當遵循:1)考據典籍出處,如"月白"出自【揚州畫舫錄】;2)區分時代差異,宋代"天青"與明清"天青"釉色不同;3)注意地域特徵,【布經】所載"京紅"專指京師染坊特製紅色。某些現代命名如"薄荷綠"等,若改用【園冶】中的"柳浪聞鶯"色更為典雅。

今人整理傳統色彩,當如朱熹格物之法,既需科學精神,更要人文情懷。真正的中國傳統色,是看得見的禮樂,摸得着的詩騷,更是沉澱在器物紋樣、建築彩繪中的文明基因。願這份色冊成為叩啟華夏美學之門的一方青磚,引後來者深入堂奧。
金不右 發表於 2025-7-19 00:53 | 顯示全部樓層
【五色辨名小箋】

蓋聞"色之所色者彰,而色之所不色者昏"(【文子·道原】),華夏辨色之道,自【周禮·考工記】"五色六章"始,歷三千年而蔚為大觀。今觀此百五十色名錄,雖雲博採,猶有未賅,試為諸君道其源流。

一、正色間色之辨
【禮記·玉藻】云:"衣正色,裳間色。"孔穎達疏謂青赤黃白黑為正,綠紅碧紫騮黃為間。此五行學說之遺緒,青木、赤火、黃土、白金、黑水,相生相剋而成間色。如"天水碧"乃青白相染,"絳紫"為赤黑相合,皆合古法。

二、名物相證之趣
古人賦色多取諸自然,如"秋香"本指桂子黃,【紅樓夢】有"松花配桃紅"之論;"月白"實為淡青,宋徽宗【宣和遺事】載"月白地皂羅"可證。至若"霽青"取雨過天青,"黛藍"喻山色如黛,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周易·繫辭】)之體現。

三、古今異義之辨
"朱"字甲骨文作朳,本指赤心木,後專指正紅;"緋"本義為帛赤色,今人但知其為深紅。尤須辨者,"玄"非純黑,乃黑中揚赤,【詩經】"載玄載黃"鄭箋雲"玄者,天地之色",此即【易經】"天玄地黃"之奧義。

四、文人雅趣之衍
唐宋以降,文人制色尤精。李賀"膩香春粉黑離離"創"黑離"色,蘇軾"乞得膠膠擾擾身"注"膠"為淡黃。清【揚州畫舫錄】載"茄花紫""藕合色",皆文心獨運。今之"莫蘭迪色"實與宋瓷"雨過天青雲破處"異曲同工。

五、實用辨色要訣
辨色當循"三看"之法:一看光源,燭下朱色顯橙,晴空青色偏翠;二看質地,綢緞之色較棉麻愈顯;三看配伍,【雪宦繡譜】云"青宜配白,絳宜配玄",此乃古法。

結語:昔人制色名,如"暮山紫"取王勃"煙光凝而暮山紫","海天霞"本【三輔黃圖】"雲氣如海霞",皆載道於器。今人但識RGB色值,而不知"柘黃為天子服色,庶人不得僭"(【唐六典】)之制,豈不惜哉?願諸君觀色之時,勿忘其文脈焉。

(全文計789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丙申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二日亥時| 2025/7/26/週六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