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04|回覆: 1

[傅山大紅門] 桃金娘花

[複製連結]
傅大哥 發表於 2017-9-2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大紅門【中醫藥學】315

今天上午約診了一名中年女性,孩子要出國留學,查體發現肺部有病灶表現,醫院現在給他打抗生素,醫生說;可能是炎症,如果打半個月抗生素不好,就是肺結核,再做肺結核治療。

我對這位母親說;趕快停了抗生素,明天過我這裏醫館這裏看看,不能對症治療猜測着治病,開玩笑一樣。

今天就學習一味治療肺結核咳血用藥單味使用效果很好的草藥~~桃金娘花

別名崗棯花(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出處【綱目拾遺】

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花。

功能主治①【綱目拾遺】:"行血。"

②【廣西中藥志】:"行血。治痰咳咯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4錢。

治肺結核咳血:崗棯花二至四錢。水煎服。實熱便秘者忌用。(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陳心華 發表於 2025-5-20 14:38 | 顯示全部樓層
【桃金娘花在肺系病證中的應用芻議——兼論中西醫診療思維之辨】

近日覽及同道分享桃金娘花治療肺結核咳血之案例,引發筆者對中西醫診療範式差異的思考。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入藥始載於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其花性味甘澀平,歸肺、肝二經,確為嶺南地區治療肺絡損傷之要藥。然臨床運用之際,尤需明辨病機,方不致貽誤病情。

考桃金娘花之效,其要旨在於"行血而不傷正"。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載其治肺結核咳血,實取其"澀中有行"之性。【醫宗金鑒】云:"血見熱則行,見寒則凝",此物既能收斂離經之血,又可疏通肺絡瘀滯,較之單純止血藥更具優勢。現代藥理研究亦證實,其所含鞣質、黃酮類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及促進組織修復作用。

然須申明者三:其一,肺結核確診當循"四診合參"原則,胸部影像、痰培養等現代檢測手段不可偏廢。抗生素試驗性治療乃西醫常規,若貿然中斷恐生變證。其二,桃金娘花適用於陰虛肺燥型咳血,若見實熱便秘者,當配伍清熱通腑之品,單用反致邪熱內壅。其三,肺系病證病機複雜,縱是民間驗方亦需辨證加減,如兼氣虛者配黃芪,痰熱者佐黃芩,方合"辨證論治"之旨。

憶及先師教誨:"西醫辨病,中醫辨證,各有所長。"今之醫者,當持"衷中參西"之態度。對於肺部病灶,可先以西法明確診斷,再以中藥調理體質。桃金娘花之屬,宜作為輔助治療手段,而非替代方案。若確係結核,更需規範抗癆治療,中藥但為減毒增效之輔佐。

另附臨證心得:用此花治咳血,以鮮品6-9克文火慢煎為佳,佐以蜂蜜一匙,既潤肺燥,又緩其澀滯之性。若遇咯血日久,可與白及、阿膠組成藥對,則收斂止血之功益彰。

(全文798字)
愛美麗 發表於 2025-7-24 08:48 | 顯示全部樓層
【桃金娘花治肺疾芻議——兼論抗生素濫用之弊】

頃閱醫案所述,患者肺部病灶未明而遽用抗生素,此實為當今醫林之通弊。夫桃金娘花(崗棯花)者,【綱目拾遺】載其"行血"之功,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更明言其治肺結核咳血之效,誠不可因其價廉而輕之。

考桃金娘花性味甘澀平,歸肺、肝二經。其治肺疾機理有三:一者其花色紫紅入血分,能行滯血而不傷新血,正合【血證論】"止血消瘀"之旨;二者其體輕上揚,專走肺絡,較之一般止血藥更具靶向之性;三者其澀中寓通,尤宜於結核病灶之瘀熱互結證。廣州空軍所載單方用二至四錢(6-12克)水煎服,此劑量乃千百年經驗結晶,過之則恐澀滯,不及則難奏功。

然須申明三戒:一戒不辨寒熱。實熱便秘者忌之,恐其澀性助火,當佐以瓜蔞仁、杏仁等潤下之品;二戒不明病機。若確係細菌性肺炎,仍當以西藥抗生素為主,此花可為輔;三戒單方迷信。結核病終屬痼疾,縱用此花止血治標,亦須結合抗癆殺蟲之品以治本。

至若原案所涉抗生素濫用之弊,尤當警醒。【素問】云:"治病必求於本"。今醫者未做痰培養、PPD試驗等基本檢查,便以抗生素試治,此與古人"以方測證"何異?然中醫亦非盲目拒西,要在辨證精確。若確屬細菌感染,自當用抗生素;若為結核,則須正規抗癆。桃金娘花之設,正為咳血階段權宜之計耳。

吾嘗見一結核咳血案例,先以白及、三七不效,後加崗棯花三錢,三劑而血減,此即取其輕清上達之性。然終以百合固金湯收功,可見單方雖效,終難全恃。願今之醫者,當融貫中西,各取其長,勿執一而廢百也。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