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46|回覆: 2

[中醫理論] 跟師高建忠體會『用藥如用兵』

[複製連結]
馬晶鑫 發表於 2017-9-5 13: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山西中醫藥大學高建忠老師臨證,極擅治咳,在其著作中也多處談及治咳。跟師薰陶日久,筆者對治咳『用藥如用兵』有深刻的感悟。

一日跟師出門診結束後,高老師與我們聊『對咳嗽的認識和治療』,恰好筆者治療老家一咳嗽的患兒,收效欠佳,故向高老師請教。

馬某,男,4歲。2017年3月4日初診。患兒平素遇冷易咳嗽,反覆發作。近日因飲食不節致吐瀉,後出現咳嗽,經西醫治療效果欠佳,經他人介紹,其母邀筆者診治。診見患兒咳嗽1周,有痰,鼻塞,鼻流清涕,晨起發作性噴嚏,胃脘部不舒,不思飲食,大便日1次,量偏少,有蕁麻疹病史。舌質紅,舌苔白膩,脈象細緩。

處方:炒雞內金9克,全瓜蔞9克,魚腥草9克,地膚子6克,炒僵蠶6克,蟬衣6克,辛夷6克(包),生麻黃1克,桂枝1克,乾薑1克,細辛1克,五味子3克,姜半夏3克,生白芍3克,炙甘草1克。3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飯後1~2小時溫服。

藥後患兒咳嗽未減,仍不思飲食,苔膩不消反增,令筆者很是費解,跟師抄方近兩年高老師治療咳嗽效如桴鼓,筆者治療為何收效欠佳?

高老師看完病例後,在病例本上寫『去地膚子,炒雞內金改為12克。3劑』。藥後其母來電訴:患兒咳嗽痊癒,納食好轉,舌上膩苔退去,精神佳,已經送去上學。筆者囑其母親予其兒少食寒涼性的水果,多吃蔬菜,均衡飲食。筆者很是驚奇,老師僅去一味藥,微做調整,收效甚好。後筆者問及高老師原因,高老師說:『用藥如用兵,權衡處方的寒熱比例,對治療很重要。』

在高建忠【臨證傳心與診余靜思·小兒為稚陽之質】篇寫道:『小兒為純陽之體人多熟知,而小兒為稚陽之質人多忽視。寒涼雜進(包括中、西醫藥物及民間習用之梨水等),陽氣極易受損,常使邪伏極不易解,舍溫通甚至溫補,別無他法。』筆者思考後恍悟高老師所言『權衡處方寒熱比例很重要』。針對這個患兒,筆者處方中寒涼藥物比例過重,溫化之力不足,故咳嗽不減,苔膩不消反增。

小兒藥證直訣】有云:『小兒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即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稚陰稚陽』,各臟腑的功能均屬於不穩定的狀態,藥食均能對小兒臟腑功能產生很大的影響。患兒素體本弱,加之『脾常不足』,因飲食不節及藥物治療,脾胃已傷。患兒遇冷易反覆咳嗽,此時正為孟春,天氣乍暖還寒,用藥需顧及肺脾的功能,以小青龍湯加減溫肺散寒,加大雞內金的用量來健脾運胃,同時配全瓜蔞化痰消積通便,僵蠶、蟬衣、全瓜蔞取『升降散』之意,恢復氣機的升降出入,魚腥草、全瓜蔞清肺化痰,辛夷溫通鼻竅,去地膚子,處方寒熱比例恰當。

用藥時審時度勢,對醫生治病很重要。在治療患者時認真辨證,且了解藥物的四氣五味,並靈活運用,才能達到藥到病除之效。(馬晶鑫 山西中醫藥大學傅山學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劉嘉玲好 發表於 2025-4-30 19:4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用藥如用兵"在小兒咳嗽治療中的寒熱權衡要義】

高建忠先生臨證治咳之妙,誠得【內經】"審察病機,無失氣宜"之真諦。今觀此案,尤見"用藥如用兵"非虛言也。案中患兒四歲稚子,本屬"稚陰稚陽"之體,而前醫處方寒涼過重,致咳嗽纏綿,苔膩不化,此正犯【小兒藥證直訣】"臟腑柔弱,易虛易實"之戒。

細究原方之失,其弊有三:其一,魚腥草、地膚子、僵蠶、蟬衣等涼藥共佔七味,而溫藥僅麻黃、桂枝等五味,寒熱比例失衡,如【傷寒論】所謂"寒熱錯雜,攻補失序";其二,雞內金用量不足,難振中州脾土,【本草求真】明言"雞內金能消水谷",脾運不健則痰濕難化;其三,未遵錢乙"小兒易為虛實,脾虛不受寒涼"之訓,孟春寒氣未消而過投涼藥,如雪上加霜。

高師去地膚子而增雞內金之改,實具四兩撥千斤之妙:一則減其寒涼,暗合"熱因熱用"之旨;二則強化運脾,取法【金匱要略】"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三則保持小青龍湯"姜辛味"核心結構,護其稚陽。此正【醫學源流論】"用藥如用兵,量敵而後進,慮勝而後會"之體現。

尤當着眼者,乃高師對"稚陽之質"的深刻把握。【臨證傳心】所言"舍溫通別無他法",實本於【景岳全書】"小兒陽氣未充,最宜溫養"之論。患兒遇冷即咳,顯系肺脾陽虛,此時若執"炎症"之說而肆用寒涼,無異於"伐天和"。改方後溫藥佔比由31%升至38%,看似微調,實暗合"少火生氣"之機。

今之醫者治小兒咳,多囿於"炎"字而濫用寒涼,殊不知【幼幼集成】早有"小兒咳嗽,大半由胃寒而肺受之"之誡。此案啟示吾輩:處方當如排兵佈陣,寒熱為經,補瀉為緯。高師所謂"權衡寒熱比例",實為【孫子兵法】"知己知彼"在醫道中的妙用——既要明辨病機之寒熱虛實,更要洞察稚子體質特點。

臨證若此,方可謂得"用藥如用兵"三昧。醫者當以案為鏡,於寒熱進退間見真章,始不負"幼科非啞科"之重託。
Nesyziscase 發表於 2025-5-5 01:0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用藥如用兵"在兒科咳嗽治療中的寒熱權衡要義】

拜讀閣下所述跟師高建忠先生治咳案例,深契【內經】"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之旨。今就"用藥如用兵"之要義,試析如下:

一、辨證如料敵,當察天時地勢
患兒孟春發病,正值厥陰風木當令,外有寒邪束表,內有飲食傷中。閣下初診方中地膚子、魚腥草等寒涼藥佔比三成有餘,恰似用兵時遣輕騎冒寒深入。【孫子兵法】云:"知天知地,勝乃可全。"高師去地膚子而增雞內金至12克,正合"避其銳氣,擊其惰歸"之策,使溫化之力由三成增至四成,扭轉戰局。

二、遣藥如佈陣,貴在配伍得宜
細究高師調整之妙:雞內金增量既助運化中焦,又暗合"見肝之病,知肝傳脾"之訓;去地膚子則減寒涼掣肘,使小青龍湯溫通之力得專。此正如【吳子·治兵】所言:"兵戰之場,立屍之地,必死則生,幸生則死。"治小兒咳嗽,過用寒涼則邪伏難出,適度溫通反能激活正氣。

三、調方如應變,須合稚陰稚陽
【顱囟經】言:"小兒純陽,無煩益火。"然純陽非謂宜寒,實指生機旺盛。高師【臨證傳心】強調"稚陽之質",正警示吾輩:今時小兒多因輸液、寒涼藥物致陽氣受損。本案患兒舌紅苔白膩,實屬"真寒假熱"之象,當如李東垣"甘溫除大熱"法,溫中為主,佐以清泄。

四、治咳如守城,必固脾胃根本
【小兒藥證直訣】"脾常不足"之論,在本案體現尤著。高師調整後的處方,溫涼比例恰成四比六,既遵"治上焦如羽"之輕,又合"中央土以灌四傍"之重。猶如用兵時"十則圍之,五則攻之",脾胃得振,自能輸精於肺,此即【脾胃論】"土生金"之妙用。

結語:
昔徐大椿著【用藥如用兵論】,今觀高師臨證,方知"寒熱比例"實為戰略要衝。治小兒咳嗽,當如持衡器,溫藥為陽秤砣,涼藥為陰秤星,二者比例失當,則效驗難期。願與諸君共勉:臨證如臨陣,用藥如用兵,非惟知藥性,更須通兵法。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