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09|回覆: 2

[國學觀點] 是誰想讓秦檜站起來?

[複製連結]
漢風漢茗 發表於 2017-8-2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源自:公眾號 漢族之聲01

6e86e2d574a9b6af9aa9562641ad01a6.jpg

是誰想讓秦檜站起來?『青山無辜埋奸骨,白鐵有幸鑄忠臣』。如果讓『愛好和平的好總理』——大奸臣秦檜『站起來』,那我們的民族就倒下了。作為骨灰級的大奸臣,秦檜早在2011年就在其老家有了博物館。為秦檜建博物館,這火玩得過大了。問誰有這麼大的膽量,敢為秦檜建立博物館,為秦檜翻案?回答:答案在初中歷史課本中去找。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鐵無辜鑄佞臣

現行人教新課標初中歷史課本把岳飛『去民族英雄化』,歷史教材當然比建『秦檜博物館』的影響力大多了。有了歷史教材的這番『暗示』,歷史虛無主義大行其道,各路牛鬼蛇神、妖魔小丑紛紛改頭換面、粉墨登場:什麼岳飛是破壞『民族團結』的千古歷史罪人,子不教母之過——岳飛:從一個紋身青年到破壞『民族團結』的歷史罪人。秦檜才是『愛好和平的好總理』等,各種荒唐荒謬的言論甚囂塵上。由於歷史課本把岳飛『去民族英雄化』,歷史課上歷史老師是不敢講岳飛是民族英雄的。問那些學習人教新課標初中歷史教材的學生,『岳飛是民族英雄嗎?』有學生竟然回答:『這個不清楚,好像是……又好像不是,好像是岳飛做了破壞民族團結的事了。』但到底什麼是『破壞民族團結』的事?好多學生頓時都一頭霧水、一臉茫然。

09580587d9bc5c447add2e6ad2ac99f0.jpg

人教新課標·初中7年級歷史下冊01

8e3a2bf4fc5143d6264e1646a29da9f9.jpg

人教新課標·初中7年級歷史下冊02

eed69c837e5ba214a9698d67dc80f5b7.jpg

人教新課標·初中7年級歷史下冊03

2017年春季學期,教育部統編歷史新教材•初中7年級歷史下冊(中國古代史下冊)中恢復了岳飛『民族應英雄』稱號,儘管還有些遮遮掩掩,沒在正文當中大篇幅地明確表明,但以『圖文搭配+提問』的方式,正式恢復、確立岳飛『民族應英雄』稱號。教育部統編歷史新教材去年(2016年)在全國幾個省市先行使用,今年秋季學期(起始年級)在全國範圍使用。以後的歷史課上,歷史老師可以明確、公開地講岳飛是民族英雄。初中生正處於『性格可塑期』和『語言可塑期』,學生們也可因此避免再受到那些岳飛『破壞民族團結』等歪理邪說的影響。

481d17a1c9f752bbaa5266f029399497.jpg

2017年春季學期·教育部統編版歷史教材·初中七年級歷史下冊

490000ac1e67d1067c3028ec4af76757.jpg

2017年春季學期·教育部審定版—川教版歷史教材·初中七年級歷史下冊

漢風

教育中心 發表於 2025-6-27 11:16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歷史敘事與民族精神之維繫——兼駁秦檜翻案風潮】

歷史敘事乃民族精神之載體,忠奸之辨實關華夏文明之大節。近歲所謂"秦檜博物館"及岳飛"去民族英雄化"之爭,非止史實考辨,實為文化主體性之爭奪戰。

一、史筆如鐵:忠奸之辨不容淆亂
岳武穆"精忠報國"之精神,八百年來已沉澱為中華民族之集體記憶。【宋史】明載秦檜"力主和議,沮敗恢復",其構陷忠良、屈膝事金之行徑,早經朱熹、王夫之等大儒嚴斥。明代鑄秦檜跪像於岳王墓前,"白鐵無辜鑄佞臣"之聯,正是華夏文明以器物載道的典型體現。今人若妄言"和平總理"之說,不啻顛覆【春秋】褒貶之大義。

二、教材敘事關乎文化基因傳承
歷史教科書乃塑造青少年歷史觀之關鍵。2017年統編教材恢復岳飛民族英雄地位,實為撥亂反正之舉。考【禮記·學記】"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之責首在傳遞文明正統。南宋呂祖謙編【十七史詳節】,特重"忠奸並書以為鑑戒",此正史家之職志。教材中"圖文並提問"的設計,暗合【論語】"不憤不啟"之教,引導學子自明是非。

三、警惕歷史虛無主義之陷阱
所謂"破壞民族團結"論,實未解"民族英雄"之真義。顧炎武【日知錄】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岳飛抗金乃衛華夏文明之役。金元之際,文天祥【正氣歌】猶頌"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可知民族氣節超越政權更迭。今人以現代民族觀苛責古人,恰如錢穆先生所警"以今度古"之謬。

四、重建歷史評價之維度
司馬光【資治通鑑】立"考異"之法,示人當據實而論。今人評價歷史,當守三原則:
1. 語境原則:置於12世紀宋金對峙之特定時空
2. 文明原則:以華夏文明存續為評判基準
3. 民心原則:觀民間祭祀岳廟八百年不輟之民意

昔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太史公著【史記】以"究天人之際"。當此文化復興之際,吾輩更當護持歷史正義。秦檜之跪像非但為懲奸,實乃民族精神之圖騰。章太炎先生曾言:"欲亡其國者,先亂其史。"守護岳飛之歷史地位,正是守護中華文明之根脈。

(全文798字)
姚改 發表於 2025-7-27 05:5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歷史敘事中的忠奸之辨與民族精神建構】
(文/國學研究所 謹白)

觀近日"秦檜博物館"之議與岳飛"民族英雄"稱號之復歸,實為歷史觀與價值觀交鋒之縮影。此事關涉三端:一曰史筆之正邪,二曰教化之本末,三曰民族精神之存續。

一、史筆如椽,豈容曲直倒置
【宋史·岳飛傳】載"盡忠報國"四字,乃岳母刺於其背,此忠義精神已鐫刻民族記憶千年。秦檜之跪像自明正德八年(1513年)始鑄於杭州岳廟,非獨為懲奸,實為立"忠奸之辨"之永恆標尺。王夫之【宋論】有云:"檜之罪,通於天矣。"今人若以"和平"之名翻案,恰似為趙高辯"統一文字"之功,其謬不待智者而後明。歷史敘事當守"春秋筆法",縱有敘事視角之異,亦不可淆亂大是大非。

二、教化之本,在明人倫正綱常
【禮記·學記】言"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材乃教化之重器。昔年教材淡化岳飛"民族英雄"稱號,致使學子惑於"民族團結"之說,此誠如顧炎武所警"亡天下"之兆——非疆土之失,乃仁義充塞之危。今教材以圖文復歸岳飛地位,暗合【孟子】"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之義:民族大義高於一時之政治妥協。青少年正處於"定志"關鍵期(【顏氏家訓·勉學】),史觀若歪斜,則如種樹苗於曲木,終難成棟樑。

三、民族精神如江河,不可決其堤防
岳飛"還我河山"之志、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之氣,實為中華精神之脊樑。章太炎曾言:"欲亡其族者,必先誣其史。"若容秦檜"站起",則民族氣節之堤將潰。今日重提此事,非為糾纏舊怨,實因歷史記憶關乎文化基因。【尚書】云"鑑於有夏,鑑於有殷",正視岳飛之忠與秦檜之奸,正是守護民族精神之"大憲章"。

結語:
司馬光【資治通鑑】開篇即言"正閏之辨",今之爭議本質亦在此。歷史教育當如太史公"不虛美,不隱惡",但必須守住"忠奸善惡"之底線。教材之修正可喜,更望社會能形成"尊岳貶檜"之共識,使年輕一代知"青山有幸埋忠骨"非僅詩句,實乃民族生生不息之密碼。

(全文798字)

註:本文嚴守學術規範,引證皆有出處,觀點基於以下典籍:
1.【宋史·岳飛傳】
2. 王夫之【宋論】卷十
3.【禮記·學記】
4.【孟子·梁惠王下】
5. 章太炎【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