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288|回覆: 2

[醫藥臨床] 大劑麥芽回乳驗案

[複製連結]
+
張啟功 發表於 2017-6-17 17: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金某,女,26歲。2016年8月23日初診。

足月順產哺乳8個月後斷乳,某市中醫院配服生麥芽、生稻芽、生山楂回乳1周,乳汁不減,雙乳房脹痛石硬,發熱,白天用抗生素輸液消炎7天,熱退,每晚請通乳師按摩乳塊,以求松解。因乳汁不減、腫脹疼痛難耐,乃停藥復哺。於8月22日再行斷乳,來診回乳。

乳母乳汁豐沛,哺乳期每間隔2小時可擠奶200毫升以上,若擠盡可多達240毫升。回乳僅1天半余,雙乳房挺脹巨大,左甚於右;乳房膚色青亮,靜脈綻露。雙乳內積乳結塊堅硬如石,痛不可近,乳汁滲漏。因哺乳近3月、5月時前後兩次罹患急性乳腺炎住院,均用抗生素後得以消散,近因中藥回乳無效,發熱,斷奶失敗,情緒緊張焦慮,忐忑不安。但未見發熱,納好,二便調暢。苔薄,舌偏紅,脈弦滑略數。

『氣有餘便是火』。四診合參,乳母泌乳豐沛,積乳有化熱成癰之虞。未雨綢繆,急當回乳消脹止痛,疏肝解郁和營斂乳,清熱解毒,化瘀散結以防成癰。囑停止哺乳和擠壓,飲食清淡,安定情緒,注意休息。

處方 生麥芽150克,生山楂20克,烏梅10克,柴胡15克,黃芩15克,生山梔15克,牡丹皮15克,香附(打)20克,蒲公英60克,連翹30克,金銀花15克,夏枯草15克,全瓜蔞(打)12克,炙甘草4克。7劑。水煎,日1劑,1日3次,飯後1小時溫服。

2016年9月2日二診 服藥1天後,雙乳房脹痛顯著減輕,7天盡劑疼痛十去七八,泌乳減少無外流,效著,情緒漸趨安寧。然雙乳房脹大、積塊堅挺石硬,雖減仍著。且見舌苔薄黃,脈來滑數小弦,仍有化熱成癰或積久成癖成症之慮,不可輕忽。治綜前法,亟當通澀並用,行滯軟堅散結,通絡化瘀消積。

處方 生麥芽120克,生山楂20克,柴胡15克,黃芩15克,生山梔15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蒲公英60克,連翹30克,銀花15克,夏枯草15克,全瓜蔞(打)15克,王不留行15克,炮山甲(天江中藥免煎顆粒)3克沖服,炙甘草6克。7劑。煎服法如前。藥畢乳回,正常上班,乳房脹大堅挺逐漸復常。

按 斷乳宜逐漸減少以至停止哺乳,不可驟斷。該案中乳母泌乳豐沛,驟然斷乳以致缺乏減少母乳分泌的緩衝期,更兼曾服中藥回乳1周無效、發熱和既往兩次患急性乳腺炎的陰影,以致情緒緊張焦慮抑鬱,氣機不暢,平添了斷乳再次誘髮乳癰或久而罹患乳癖症積的風險,頗感棘手。本案着眼整體,辨證論治,採用超大劑量生麥芽150~120克回乳,大劑清熱解毒的蒲公英60克等,以防積乳化熱成癰;巧用王不留行、穿山甲散結行滯,隨機應變,取得了滿意療效。

麥芽不分生用炒用,小劑量催乳,大劑量(30~50克)回乳,屢試屢驗,今佐生山楂、烏梅酸澀收斂,消乳化積通瘀以助回乳,其效益彰。現代藥理學證實,麥芽有類似溴隱亭類物質,具有多巴胺激動劑作用,能抑制泌乳素分泌;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新修本草】謂其『主婦人乳癰腫』,【本草備要】亦謂 『專治乳癰、疔毒』,屢試不爽;穿山甲、王不留行能通經下乳,治乳癰腫痛。今得生山楂酸澀消積化瘀通絡之助,取其散結行瘀之功,使乳回瘀化,結散滯行,腫消癰化。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一葉知秋 發表於 2025-5-30 01:03 | 顯示全部樓層
【大劑麥芽回乳驗案析義與臨證啟悟】

本案呈現哺乳期驟斷致乳汁壅滯化熱之危候,其辨證施治深合【內經】"木郁達之,火郁發之"之旨。筆者試從三焦氣化、肝脾升降角度剖析其理法方藥。

一、病機樞要
患者稟賦肝旺脾強,乳汁生化過亢(2小時泌乳200ml),此乃【丹溪心法】所謂"氣有餘便是火"之明證。驟然斷乳致陽明經氣壅滯,乳絡失宣,郁而化熱,結於肝胃二經。乳房青亮靜脈綻露,實為肝鬱血瘀之外候;雖熱退而脈仍弦滑數,提示鬱火未徹,頗有"爐煙雖熄,灰中有火"之虞。前醫投麥芽、稻芽、山楂輩未能建功者,蓋因未把握"鬱火宜發"之機,徒消導而疏泄不足。

二、方藥精析
首診以生麥芽150克為君,非獨取其消食回乳之功,更妙在借其生發之性疏達肝氣,暗合【醫學衷中參西錄】"麥芽善舒肝氣"之論。配伍柴胡、香附構成"疏肝鐵三角",佐黃芩、山梔成清泄鬱火之勢。尤妙在烏梅與麥芽相伍,一斂一發,調控泌乳樞機;蒲公英、連翹、金銀花三味合為"清絡散",既防癰變,又助消散。全方消補並行,通澀相濟,深得"欲遏先疏"之奧旨。

二診減麥芽量而增炮山甲、王不留行,乃遵"堅者削之"法則。炮山甲顆粒沖服,取其"穿透走竄之性而無傷正之弊",合赤芍、丹皮成化瘀通絡之勢。此階段治療重點已由"截流"轉為"疏浚",體現中醫"因勢利導"的治療智慧。

三、臨證啟悟
1. 麥芽用量玄機:現代藥理證實,麥芽含麥角胺類物質抑制催乳素分泌,但傳統理論更重視其"生發胃氣"作用。本案150克超大劑量非盲目峻攻,乃針對患者特殊體質(泌乳量超常)的變通之法,印證了【傷寒論】"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辨證精髓。

2. 情志調攝關鍵:患者兩次乳腺炎病史形成的"恐癰心理",恰如【女科經綸】所言"憂思傷脾,郁怒傷肝,最易致乳疾"。方中夏枯草、全瓜蔞既化痰結,又解肝鬱,配合語言疏導,形成"藥-心"同治格局。

此案啟示:回乳治療當遵循"疏泄為先,消導為繼,固斂為終"三階次第。對於特殊體質者,更需把握"個體化用藥"原則,非獨麥芽劑量可突破常規,整個組方策略均需因證而變。學者當於此處細參辨證論治真諦。
鄭沐包 發表於 2025-6-8 22:58 | 顯示全部樓層
【大劑麥芽回乳驗案闡微】

本案乃斷乳失序致乳汁壅滯化熱之典型,醫者以"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為綱,融疏肝、清熱、軟堅三法於一爐,尤以生麥芽為君藥而建奇功,深得【內經】"結者散之""熱者寒之"之旨。今試析其要:

一、病機樞要
患者素體肝旺胃強("氣有餘便是火"),哺乳期氣血上壅,驟然斷乳則陽明經氣壅滯,乳汁化為"敗濁"(【外科正宗】),結於乳絡。其症見乳房石硬、青筋綻露,實為肝鬱化火、陽明積熱之象;脈弦滑數、舌紅苔薄,更佐證氣血搏結、郁而化熱之候。前醫雖用麥芽、稻芽等消導之品,然劑量不足且未兼顧疏肝清熱,故如杯水車薪。

二、方藥精析
首診以生麥芽150克為君,取其"升發之氣"(【本草求真】)以疏肝回乳,配伍烏梅酸收斂乳,暗合"肝苦急,急食酸以收之"(【素問·髒氣法時論】)。柴胡、香附疏泄肝鬱,黃芩、梔子清三焦火,丹皮、赤芍涼血散瘀,更佐蒲公英、金銀花等清熱解毒,全方標本兼顧。尤其麥芽用量突破常規,蓋"藥不瞑眩,厥疾弗瘳"(【尚書·說命】),非大劑不能通其壅滯。

二診減麥芽至120克,加炮山甲、王不留行通絡散結,此乃"堅者削之"(【素問·至真要大論】)之策。穿山甲"其性走竄,能宣通臟腑"(【本草綱目】),與夏枯草、瓜蔞共奏軟堅之效,體現"通澀並用"之妙。

三、治未病思維
醫者預見"化熱成癰"之變,未病先防:
1. 情志調攝:囑安定情緒,防肝鬱加重
2. 外治禁忌:停止按摩擠壓,避氣血逆亂
3. 飲食禁忌:清淡飲食,杜陽明積熱

四、臨證啟示
1. 斷乳當循序:如【婦人大全良方】所言"乳子斷乳,漸減其哺",驟斷易致壅滯
2. 大劑用藥法:麥芽常規用量30-60克,本案用至150克,印證"有是證,用是藥"
3. 整體辨證觀:不囿於局部腫塊,從肝、胃、氣血多維度論治

此案示人:回乳非獨消導一途,須辨氣血陰陽。大劑麥芽之用,非孟浪之舉,實為"量變致質變"之中醫用藥精微所在。學者當知常達變,方得岐黃三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