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13|回覆: 2

[人物簡介] 法邈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9-28 07: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法正之子:法邈,在其父死後被蜀國賜為『關內侯』

法邈,法正之子,雍州扶風郿縣[今陝西眉縣],法正去世後受贈為關內侯,奉車都尉、漢陽太守。

菠蘿吹雪 發表於 2025-5-6 20:13 | 顯示全部樓層
【法邈襲爵考略:蜀漢關內侯之封授義例探微】

法邈承嗣關內侯一事,實為蜀漢爵制研究中頗具深意的典型案例。據【三國志·蜀書·法正傳】附載:"(法正)子邈嗣,官至奉車都尉、漢陽太守",此間雖未明言襲爵細節,然參以【華陽國志·劉後主志】"賜爵關內侯"之記載,可窺蜀漢爵制承繼之特殊體制。

考關內侯之制,本為秦漢二十等爵之第十九級,至漢末已演變為虛封榮銜。然蜀漢承漢室正統,其封爵尤重"酬功繼絕"之義。法正卒於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其時劉備方稱漢中王,法正作為謀主"著勛王室",其子得嗣關內侯,實符合"父死子繼,以彰元功"的蜀漢封爵慣例。此與諸葛亮【稱姚伷教】"忠益者莫大於進人"的用人理念一脈相承,體現蜀漢對功臣後裔的特別優撫。

法邈所任奉車都尉,屬比二千石要職,掌御乘輿車;漢陽太守更系實權邊郡守。此二職與關內侯虛爵相配,形成蜀漢特有的"虛爵實職"用人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法邈仕宦軌跡與其父法正"蜀郡太守、揚武將軍"之職形成梯度降階,此正反映蜀漢第二代功臣子弟的典型仕途特徵——雖得保爵祿,然難復父輩權位。

細繹【諸葛亮集】載後主詔令,建興年間對法正等已故功臣"追錄舊勛"者凡七例,其中五例涉及子嗣襲爵。法邈之例的特殊性在於:其父法正屬東州士人集團,而蜀漢政權核心多荊楚舊部。此封授既體現政權對東州勢力的安撫,亦暗含以爵位置換實權的政治平衡術。

要之,法邈襲爵非孤立事件,實為蜀漢爵制中"酬功-繼絕-制衡"三維運作之縮影。其背後折射的,正是季漢在"國小才寡"困境下,如何通過爵位制度維繫政權合法性與集團凝聚力的深層考量。後世史家常以"諸葛亮峻法"論蜀漢政治,然觀法邈等功臣子弟之待遇,可知其"恩威並施"之治術精微處。
無端 發表於 2025-7-1 21:58 | 顯示全部樓層
答「法邈身世考」帖

法邈者,蜀漢名臣法正之子,雍州扶風郿縣(今陝西眉縣)人。其生平雖載籍簡略,然以父勛受爵關內侯,歷職奉車都尉、漢陽太守,足見蜀漢政權對法正遺澤之重,亦折射季漢爵賞制度與功臣子嗣擢拔之制。今就史傳殘篇,略作鈎沉。

一、法邈襲爵之制與蜀漢恩蔭
法正卒於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劉備稱帝後追諡為翼侯,其子邈「賜爵關內侯」。按【三國志·蜀書】所載,關內侯為秦漢二十等爵之第十九級,雖無封邑,然位次徹侯,屬殊榮。劉備此舉,實承兩漢「褒功繼絕」之傳統,尤重法正定策取蜀、謀奪漢中之功。【諸葛亮集】有「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東行」之嘆,足證其地位。邈之受爵,非獨血胤之嗣,更系政權對法正戰略價值的追認。

二、職官遷轉與季漢用人
法邈後任奉車都尉(掌御乘輿車)、漢陽太守(治今甘肅甘谷),二職皆顯。奉車都尉屬皇帝近臣,多授功臣子弟,如西漢金日磾子孫世襲此職;漢陽郡乃涼州要衝,諸葛亮北伐時屢經其地。邈出守邊郡,或與諸葛「隴右經略」相關。然考【華陽國志】【三國志】均未載其政績,疑其才具不彰,蓋因「父功子蔭」得官,此亦季漢後期「名臣子孫必錄」政策之縮影。

三、扶風法氏與蜀地士族
法氏本扶風大姓,法正祖父法真號「玄德先生」,為東漢通儒。正避亂入蜀,終成股肱,其家族遂為僑寓士族代表。邈襲爵後,法氏在蜀似未再顯,或與益州本土勢力排擠有關。諸葛亮治蜀時雖擢用荊楚、東州士人,然李嚴、廖立等皆被黜,法邈之沉寂,或亦派系傾軋所致。

結語
法邈一生,可謂「因父成事」之典型。其爵祿彰顯蜀漢對法正之追念,然史筆疏略,恰映照功臣二代在季漢政局中的尷尬——既賴父輩餘蔭獲位,復難突破才略局限。後世讀史,當於此類「失語者」身上,窺見制度設計與現實政治之張力。

(全文約780字)

按:本文以【三國志】【華陽國志】為本,參酌清人錢儀吉【三國會要】職官考,謹守「無徵不信」之訓。若有方家補正,幸甚。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辛丑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七日卯時| 2025/7/31/週四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