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實際上是讓我們明了,人人都有個太極,太極就是真常法,是人人本有的真我,真我就是不生不滅的本性。【周易】這些卦爻變來變去,就是叫我們明了『消息盈虛』都是無常法。明了無常法,當下就要悟了。如果僅僅是知道,這就是知識,悟了才成為自己的學問。怎麼悟?悟了這個是無常法,當下就要把它看穿,破除無常法。 所以你若經常把無常法放在心裏,在社會上跟人到處爭,爭奪這個,爭奪那個,爭奪我是對的,你是錯的,觀點上有爭奪,你所爭奪的都是假的。 爭什麼?爭到手裏立刻就消失了。所以很多人沒有爭到之前有憂患,這是患得;爭到手了之後又患失,這就是患得患失。明了『消息盈虛』,而不肯放下這些萬事萬物,就等於沒有真正明了『消息盈虛』,還是繼續患得患失,永久見不到自己的太極,那就永遠不能夠解決自己的生死問題,重要在此地。 所以【周易】最重要的就是要明了太極,證到自己的太極。怎樣證到自己的太極?必須從『消息盈虛』上開悟,一悟之後,這就跟【圓覺經】上講得一樣,『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你知道這些幻象、幻妄之法,就要趕快離開。一天不離開,一天就受到幻法的痛苦;一離開幻法,離幻即覺,就覺悟了,就不在那兒患得患失了。就像演電影一樣,你在電影裏演了一個皇帝,又演了一個乞丐,你會把它放在心上嗎?你知道其實所看見的現象都是假象。你當了領導,從位子上下來了,有什麼患得患失啊?你覺悟了,就沒有罣礙,心無罣礙,就這麼簡單,沒有什麼奧妙的。奧妙就是一知,馬上就離。就是你懂得了『消息盈虛』,就能離開『消息盈虛』,一離開『消息盈虛』,你馬上就證得太極。聰明智慧到這種程度,就是圓頓之法。 所以說:『是「消息」者,固聖人所以立卦推爻、系、【彖】【象】之旨也』。因此,『漢人說【易】,多主消息』,漢代的儒學家註解【周易】的時候,都主張講消、息。孟喜就是漢儒中講消息最重要的一位,所以孟、京常常相提並論。孟喜和京房,京房也是從孟喜這一派下來的。孟喜、荀爽都是後漢時期有名的漢儒,他們跟鄭玄是同時。除了這幾位之外,到了三國的時候,虞翻講『消息盈虛』講得尤其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