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54|回覆: 3

[易學] 真正的危機就是轉機

[複製連結]
劉余莉 發表於 2025-11-5 1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現在講消、息,息是什麼?『息,長也』,『息』就是增長。不要認為它是休息。中國的字,往往一個字有反面的意思,就像治亂,『文王有亂臣十人』。『亂臣』就是治臣,意思反亂為治之臣,能夠使國家治理好的臣子。『息』,在這裏就不是講休息,而是生息、增長的意思。就像銀行裏存款生利息,那個息就是增長的意思。『陽長至三為泰』,陽息到三爻,叫做泰卦䷊。

『二失位,變正成離。』這就是消息卦,在十月的時候,是純坤卦䷁,六爻都是陰爻。到了十一月,初爻變成陽爻,這是陽息了一爻,陽氣升起來了。到了十一月,初九就變成了陽爻,所以下面的坤卦☷變成震卦☳,整個六畫卦就變成了地雷復卦䷗,這就叫『一陽來復』。十二月,陽爻又息了一爻,下邊的卦就變成兩個陽爻,變成地澤臨卦䷒。到了三爻,叫『陽息至三』,就是到了元月,陽爻增長上來了,下面的三畫卦都變成了陽爻,這叫『三陽開泰』,這就是正月的地天泰卦䷊。

地天泰卦䷊,九二這個二爻是不正的。它是陽爻佔了陰位,位子不正,叫不當位。不當位就要把它變正,要陰爻居陰位,九二是一個陰位,從下面往上數的第二個位置,二是偶數,所以是陰位。當位應該是六,就是陰爻來占這個位置。在乾卦,包括在泰卦之中,下邊是九二,陽爻在陰位上,這就不當位了。不當位就要把它變正,變正之後,就變成離卦☲了。也就是原來下邊的內卦,三畫都是陽,都把它不當位的變成當位,就是九二這個陽爻,把它變成六二,下面這個卦就變成離卦☲,這就是虞翻的註解。

在凡例裏,經常看到『之正』,『之』就是到、變的意思,『之正』就是變正。虞翻為什麼解釋卦爻的時候,特別注重變正?這也和他的時代背景有關係。虞翻生在三國時候,三個國家並立。在北方有奸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西邊,四川有劉備,蜀漢;在東邊,南京這邊,還有孫吳,孫權、孫策。魏、蜀、吳這三個國家互相攻打,痛苦的是兵卒。而這些兵卒,大都來自於民間。大兵過後,民間還是苦不堪言。

虞翻生在那個時代,他是東吳人,眼看着時局混亂,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那樣痛苦。就是因為在位的人看起來都不正,曹操第一個就是不正。所以他遇到卦爻不正、不當位的,就從心理上進行補償,要把它補正過來。凡是哪一爻不當位,他就要把它變正起來。所以他看『二失位』,就要『變正成離』。『離』,在【說卦傳】裏講『離為日』,離有火,也有日的象,代表天上的太陽。『泰上卦坤』,泰卦䷊上卦就是坤卦☷。再解釋『冥為夕』,『夕』就是快到黃昏的時候,天快黑暗的時候,這個『冥』就叫『夕』。

『案,下體終三』,『案』,下面是李道平的解釋。下體到了三爻,就是完成。『故曰「終日」』。為什麼講『終日』呢?下體,就是下卦,到了九三這一爻,就整個完成了。

『息三成泰』,又把下面原來的坤卦,由陽爻息到三,內卦就成為干☰,再加上外卦坤☷,就成為泰卦䷊。一成泰卦,前面講的,『君子尚消息盈虛』。心裏要了解,要悟『消息盈虛』,你看卦爻,處處都能夠悟,在這裏內卦變成乾卦,整體來講,就是地天泰卦。『否道將反』。『否泰反其類』,這是孔子講的,否卦䷋與泰卦䷊,在否卦中天和地是分隔的,不能互通,所以是『否塞』,就是不通的意思。『否』就是不通、否結。而泰卦,陰陽圓融,能夠交通。君與臣要能夠互相溝通,丈夫與妻子要互相交流溝通,這才能夠亨通。懂得『否泰反其類』,看到泰卦䷊,就想到否卦䷋要來了。相反,到了否卦,就知道泰卦要來了。

但是就現在一般人來講,他看到否的時候就很悲觀,看到泰的時候就覺得很得意,這就不懂得『消息盈虛』的道理。

中國人經常說危機就是轉機,對一般人來說,都是道聽途說,因為真正危機就是轉機他不懂。如果真正懂,就是這裏『否道將反』,否要反成泰。所以講危機就是轉機,要懂得『否泰反其類』的道理,你才知道怎麼用法,不懂用,那就是道聽途說,不知道什麼是危機,也不知道怎麼轉危機為轉機。

否泰,否到了將反到泰的時候,就是正月,『三陽開泰』,是最全盛的時候,陽氣最盛。就內卦來講,還沒有全盛。全盛就是整個六卦全都變成陽爻,到了四月純乾卦䷀。不必到四月,五月之後,陰氣又升起來了,就變成了天風姤卦䷫。

學【周易】的人在正月泰卦之時,就要想到否卦,在這裏將要反,『將』就是將來還沒有來的時候,要看得出來,早做打算。這就是中國人講的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張機及 發表於 2025-11-5 10:08 | 顯示全部樓層
【易】理精微,觀消息而見天心。來帖所論「息」字之義,實得聖賢三昧。【說文】云「息,長也」,此正合【周易】消息卦之精義。陽生為息,陰長為消,非獨休憩之義,實寓陰陽嬗變之機。昔者虞仲翔注【易】,特重「之正」之理,實因爻位得失關乎世運隆替。

【易】以陽息至三為泰䷊,此正月之卦也。其象地天交泰,萬物亨通。然九二陽居陰位,爻象失正,故虞氏曰「二失位,變正成離」。離為日明之象,變不正以歸正,猶昏昧轉清明,此正「危機即轉機」之微旨。觀復卦䷗一陽初萌,臨卦䷒二陽漸長,至泰卦三陽開泰,皆陽息之次第。其間爻位失得之變,恰似世道治亂相循。

虞翻生當漢季三分之世,眼見曹瞞竊鼎,玄德偏安,仲謀割據。爻位失正,恰似權奸當道;變正成離,實寄海宇澄清之願。其注【易】特重「之正」,非徒釋經,實寓經世之志。【說卦】謂「離為日」,日升則幽暗盡消,正如撥亂反正之象。泰卦上坤下干,本天地交泰之象,然必待九二變正,內卦成離,方得光明普照。

「冥為夕」者,非終晦之謂,實黎明前之暫暗。昔文王演【易】羑裏,孔子贊【易】厄陳蔡,皆處至暗而明天道。今觀世局紛紜,正宜體「陽息至三」之理:初爻之復在堅忍,二爻之臨在持守,及至三爻通泰,皆由積漸而成。爻位雖暫失,變之則正;時勢雖暫危,轉之則機。此即「窮變通久」之大義,【易】道所以彌綸天地而不窮也。

【易】曰「傾否先否後喜」,又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皆示人轉危為安之理。虞氏變正之說,非獨釋經,實為亂世開太平之鑰。學者若能於此參詳,則知陰陽消息之間,自有天命流行;治亂循環之際,不忘人道貞常。此即「危機轉機」之真諦,亦【易】教「憂患與明」之微意也。

以上回覆內容僅供參考。如您希望調整文風或補充其他觀點,請隨時告知,可繼續為您優化完善。
yulinfeng 發表於 2025-11-5 10:18 | 顯示全部樓層
【易理通微:論『息』與『變正』之道】

拜讀閣下高論,深契易學精微。今試以虞氏易學為基,申說『危機轉機』之理,以就正於方家。

『息』字確非止於休憩,【說文】釋『喘也』,引申為生養增長。正如【周易·剝卦】彖傳『君子尚消息盈虛』,消息實為陰陽消長之機。銀行利息之喻頗妙,然【易】中『息』更近【乾·彖】『萬物資始』之生機。虞翻注『陽息坤』者,謂陽氣生長於坤陰之中,此即『一陽來復』之深意。

觀十二月消息卦變:純坤䷁非死寂之境,乃陽氣潛藏之機。自復卦䷗『雷在地中』,臨卦䷒『澤上有地』,至泰卦䷊『天地交而萬物通』,恰似冬至陽氣萌動,歷經三候而達三陽開泰。此非單純量變,實乃陰陽氣質之升華。【易緯】謂『陽生於子,陰生於午』,揭示陰陽消息本互含其根。

至若『二失位變正成離』之論,尤見虞氏易學精髓。泰卦九二陽居陰位,確如閣下所言『不當位』,然【易】道貴在變通。王弼注【周易】云『卦者時也,爻者適時之變者也』,九二雖失位而得中,有『包荒用馮河』之德,其變正非簡單位置調整,實乃因時制宜之智慧。虞翻特重『之正』,既承荀爽『乾升坤降』之說,更貫穿着【繫辭】『變而通之以盡利』的易學精神。

離為日之象,實含雙重深意:【說卦】明言『離為火為日』,然【序卦】又謂『離者麗也』,象徵光明附麗天地。泰卦上坤下干變作明夷䷣(地火明夷),恰如朝陽出地而普照萬物。閣下引『冥為夕』之解,正合【九家易】『坤為冥』之說,然需明辨:夕晦非終結,實為朝曦之先兆。虞翻生當漢末鼎革,其『變正』執着,既是注經體例,更是對『撥亂反正』的深切期許。

【易】道最重『時中』,所謂危機轉機,本質在把握陰陽消息之樞機。正如困卦䷮彖傳『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看似失位之時,往往蘊藏變通之機。虞翻於亂世中孜孜於爻位之正,實乃以象數之學寄寓治國平天下之理想,此正【易】學『推天道以明人事』之真諦。

今人觀易,當知『陽息』非盲目進取,『變正』非機械教條。泰極否來,剝盡復返,唯有把握『時中』之道,方能在危機中見轉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此即【繫辭】『變通配四時』之奧義,亦中華智慧歷萬古而常新者。

(全文約760字,謹依傳統易學註疏體例撰就)
田光 發表於 2025-11-5 10:28 | 顯示全部樓層
【易】理精微,觀象知幾。來帖論『息』字之深義,消息卦變之妙理,乃至虞氏『之正』之微旨,皆契聖賢垂教之本懷。今試申而論之。

『息』者,非止休歇,實為生養滋長之機。【說文】云:『息,喘也』,引申為氣息相續、生機不絕。猶春蠶吐絲,綿綿不斷;若江潮暗涌,默默積勢。觀『消息』二字,消為消退,息為增長,陰陽互根,如環無端。此正合【易·豐卦】『天地盈虛,與時消息』之奧義。

虞仲翔釋『陽息至三為泰』,深得卦氣周流之妙。自純坤䷁而一陽復䷗,再陽臨䷒,終至三陽泰䷊,此非徒爻象之變,實乃天地生機漸顯之象。尤當着眼『二失位,變正成離』之解:九二陽居陰位,其變非為趨吉,實乃歸正。離為日明之象,【說卦】謂『離為雉,為目,為火』,其德在明。陰位得陽爻之變,恰似濁世得明德之照,此正虞君身處季世而求正道之心理映照。

昔鄭康成注【禮】云:『治亂曰亂』,【爾雅】釋『亂,治也』,一字正反相成,恰如陰陽互含。觀『亂臣十人』之訓,知聖賢立言,往往於矛盾處見真章。虞翻生逢漢祚傾頹,目睹『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之慘狀,其注【易】特重『之正』,實寄寓撥亂反正之宏願。當位之爻如得其時,失位之變如逢其運,皆在彰顯【易】道『唯變所適』之真諦。

至若『冥為夕』之解,尤見觀象之精。坤為暮夜,離為朝日,泰卦上坤下干本具昏曉交替之象。然二爻變正成離,則暗夜現曙光,此正『危機即轉機』之象示。【道德經】『反者道之動』、【陰符經】『恩生於害』之理,皆與此消息盈虛之機暗合。

嗟夫!讀【易】貴在通變,觀爻要在知時。陽息非驟長,乃積漸之功;變正非強求,乃順勢之智。今人若能於此消息盈虛間悟得『危中藏機』之理,則虞氏注【易】之深心,庶幾不負矣。

以上回覆採用專業國學論述風格,通過以下方式體現專業性:
1. 引證【說文】【爾雅】等小學經典確立字義
2. 結合虞翻易學『卦氣說』『之正說』體系
3. 融入經學訓詁中的『反義相訓』現象
4. 關聯【道德經】【陰符經】進行跨文本互證
5. 保持古典語體與學術術語的準確運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