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接着講『正位,故無咎也。』虞翻的注講解:正位,所以『無咎』。就是九三這個位子,九是陽爻,又居在三這個陽位上,是正位,所以『無咎』,沒有禍咎。 『荀注』,荀爽注,『一爻之義而君臣異喻者』。同樣都是講九三爻,為什麼比喻不同?有的時候比喻成君,有的時候又比喻成臣。因為這是以侯國之君來講的,就九三來講,諸侯國的國君,他在自己的諸侯國是君主,是一國之君,但是就天下而言,他又是周天子的臣子,所以又比喻作君,又比喻作臣。『蓋卦有內外,故一爻而君臣並見焉。』兩個『立』,念作bìng,這是古字。現在這個『並』字,就是並駕齊驅的並,古字在經典中寫這個『並』。在一爻之內,對天子,他是臣,但是在自己的諸侯國,他又是君,這叫『君臣並見』。 『【博雅】』講,【博雅】是古時候的一本字典,『「日,君象也」。日主陽。君,陽也,故「日以喻君」』。『三居下體之上』,九三這一爻,在內卦、下體之上,下體最上一爻。『為內卦之君。上承天子之干,』『上』就是九五,『以行諸侯之干,故曰「乾干」。夕主陰,臣,陰也,故夕「以喻臣」。』 【繫辭下傳】講『三與五同功』,三爻和五爻是『同功』的,『三承乎五』,『同功』就是三、五的位子都是陽位,陽爻居陽位。在三位和在五位都同樣是陽,這就是『同功』。但是就九三這一爻來講,『三承乎五』,它承受五的命令,聽從五的話,『三』是臣子的位置。『臣不可以過剛』,周天子也是剛,諸侯國的國君也是剛,比如在殷紂王時代,殷紂王就是天子,是剛;那個時候文王還是西伯,是諸侯國的國君,如果也剛,那就不得了了。 『故必疾修柔順之道』,『疾』就是趕快,要趕快修養『柔順之道』。『柔順之道』,就是內卦九二要趕快變成陰爻了。『以危去陽剛之行』,『危』就是危險,自己要警惕自己,危機就是轉機。並不是要以剛去制剛,他剛我更剛,這是不對的,這樣就沒有辦法轉了,應該以柔克剛。所以這裏講『疾修柔順之道,以危去陽剛之行』。就是你在這個位置上,你也陽剛,是行不通的。 老子曾經用樹枝來比喻。樹枝長在樹上的時候,活着的時候,它就是柔軟的,就能夠存在、生存;當樹木砍下來的時候,就是僵硬的,不柔軟,僵直的樹枝不會存在很久。就是在樹上的時候,如果是僵直的,也說明它已經枯死了。 一般人認為剛強不屈是值得讚嘆的,實際上不懂得屈服,就僵死了,沒有用處了,必得要在這裏學『以危去陽剛之行』,危機、轉機,怎麼轉法呢?就要懂得『以危去陽剛之行』,以柔弱勝剛強,這樣才無咎。如果以陽剛來對付陽剛,不要說在殷紂王的時代不行,就是在現代,還是轉不了。以剛轉剛,越轉越糟糕。 點評:夫妻相處之道亦是如此,夫剛則妻柔,如此才能和諧共處。當今女性卻以女權、男女平等之思想對待夫妻關係,豈有和諧之時,興家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