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87|回覆: 2

[其他] 【六韜·武韜3文伐】詩解1驕敵賂淫收內間外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7-15 21:1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六韜·韜3文伐詩解1驕敵賂淫收內間外
題文詩:
王問太公:文伐法何?太公:有十二節:
節之,因其所喜,以順其志,彼將生驕,
必有奸事.苟能因之,必能去之;節之,
親其所愛,以分其威,一人兩心,其中必衰.
廷無忠臣,社稷必危;節之,陰賂左右,
得情甚深,身內情外,國將生害;節之,
輔其淫樂,以廣其志,厚賂珠玉,娛以美人.
卑辭委聽,順命而合.彼將不爭,奸節乃定;
節之,嚴其忠臣,而薄其賂.稽留其使,
勿聽其事.亟為置代,遺以誠事.親而信之,
國之,將複合之.苟能嚴之,國乃可謀;
節之,其內,間其外,才臣外相,
敵國內侵,國鮮不亡;節之,欲錮其心,
必厚賂之,,左右忠愛,陰示以利,
令之輕業,蓄積空虛.陽奉陰違,離心離德,
無儲無備,饑饉但臨,民心不穩,亡不得已.
  原文
  文王問太公曰:『文伐①之法奈何?』
  太公曰:『凡文伐有十二節②:
  一曰,因其所喜,以順其志,彼將生驕,必有奸③事。苟能因之,必能去之;
  二曰,親其所愛,以分其威。一人兩心,其中必衰。廷無忠臣,社稷必危;
  三曰,陰賂左右,得情甚深,身內情外④,國將生害;四曰,輔其淫樂,以廣其志,厚賂珠玉,娛以美人。卑辭委聽,順命而合⑤。彼將不爭,奸節乃定⑥;
  五曰,嚴⑦其忠臣,而薄其賂。稽留其使,勿聽其事。亟為置代,遺以誠事。親而信之,其君將複合之。苟能嚴之,國乃可謀;
  六曰,收其內,間其外,才臣外相⑧,敵國內侵,國鮮不亡;
七曰,欲錮其心,必厚賂之,收其左右忠愛,陰示以利,令之輕業,而蓄積空虛;
注釋
  ①文伐:指用非軍事手段打擊敵人。
  ②節:項。
  ③奸:底本作『好』,疑誤。今據【武經七書匯解】校改。
  ④身內情外:身處此方面內已向着對方。
  ⑤順命而合:指順從敵人的心意。
  ⑥奸節乃定:指邪惡行為一定會發展下去。
  ⑦嚴:尊敬。此處可理解為與他結好以從中行間的意思。
⑧相:輔助,幫助。
譯文
文王問太公說:『文伐的方法該怎樣?』
  太公答道:『文伐的方法有十二種:
  一是,依照敵人的喜好,順從他隨意願。這樣,他就會滋長驕傲情緒,而肯定去做邪惡的事情。如果我再因勢利導,就必定能把他除掉;
  二是,親近拉攏敵君的近臣,以分化敵國的力量。敵國近臣如懷有二心,必然降低忠誠程度。敵國朝中沒有忠臣,他的國家必定面臨危亡;
  三是,暗中賄賂收買敵君大臣,和他建立深厚交情。這些人身居國內而心向外國,敵國就必將發生禍害;
  四是,助長敵國君主的放縱享樂,擴大他的荒淫慾望,用大量珠寶賄賂他,贈送美女討好他。言辭卑下,曲意聽從,順從他的命令,迎合他的心意。這樣,他就忘記與我鬥爭,而放肆地發展自己的邪惡行為了;
   五是,故意尊敬敵國的忠臣,送給他微薄的禮物,與他出任使者前來交涉時,故意加以拖延,而對所交涉的問題不予答覆,極力促使敵君改派使者,然後再誠心解決所交涉的問題,向他表示親近以取得他的信任,從而使敵國君彌合與我國的關係。這樣用不同的態度對待敵國的忠臣和姦佞,就能夠離間敵國君臣之間的關係,從而可以謀取敵國了;
    六是,收買敵國君主的大臣,離間敵君在朝外的大臣,使其有才幹的大臣裏通外國,造成敵國內部自相混亂,這樣敵國就很少有不滅亡的;
七是,要使敵國君主對我深信不疑,就必須贈送大量禮物加以賄賂,同時收買他左右親近大臣,暗中給他們好處,使其君臣忽視生產,造成財糧匱乏,國庫空虛。
黃糧大夢 發表於 2025-7-19 14:48 | 顯示全部樓層
【六韜·武韜·文伐】章句疏義

題解:
【文伐】者,以文事伐人,不假兵戈而弱敵之策也。太公所陳十二節,乃先秦兵家『不戰而屈人之兵』之智術。今釋前三節,以明其『驕敵、賂淫、收內間外』之要旨。

第一節:因喜順志,縱其生驕
太公曰:『因其所喜,以順其志。』此言窺敵君之偏好,投其所好以助長其驕矜之氣。昔紂王好酒色,周人獻珍玩女樂,使其怠政而失民心。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敵志驕則謀疏,行僻則奸生,我乃可乘其弊。【老子】三十六章『柔弱勝剛強』之理,與此節暗合。

兵家精義:非獨物質之賂,更在精神之縱。如越王勾踐以甘言事吳,齊桓公示弱於楚,皆使敵放鬆戒備。然用此術者,需自身惕厲,免墮『驕敵』之弊。

第二節:親其所愛,分威弱忠
『親其所愛,以分其威』者,離間敵君腹心之臣也。戰國時,秦以重金結趙寵臣郭開,使廉頗見棄、李牧遭誅,趙遂亡。所謂『一人兩心,其中必衰』,即分化敵國內部,使其忠良去位,諂佞當道。

史鑑:此術直指政權核心——君臣互信。齊人用間使燕王疑樂毅,項羽中陳平計疏范增,皆廷無忠臣而社稷危矣。然施術需知人:所『親』者必為貪懦之輩,若遇比干、魏徵之流,則徒勞耳。

第三節:陰賂左右,成我內應
『陰賂左右』者,滲透敵之近臣也。敵君左右得我厚賂,或蔽其耳目,或亂其決策。如春秋時晉獻公伐虢,先賂虞君以璧馬;漢陳平間項羽,亦以金玉收買楚軍將領。

用間之要:太公此策,實開後世『五間』(【孫子·用間篇】)之先河。然賄賂非止財物,亦可許以權位、美名。其險在於:若行事不密,反為敵所制。故【鬼谷子】強調『謀莫難於周密』,正為此節註腳。

總論:
文伐三節,層層遞進:首節弱其志,次節分其勢,末節毀其樞。太公之智,在於洞悉人性弱點——驕奢生於順,猜疑起於親,背叛成於利。然今人讀此,當知兵者詭道,卻非無德之術。昔管仲用間而尊周室,孔明伐謀以正漢統,皆以仁義為本。若徒效其術而失其道,則如王莽、司馬昭之流,終致禍殃。學者宜以【六韜】合【孟子】觀之,方得文武之道、張弛之宜。

(全文約780字)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25-7-22 20:53 | 顯示全部樓層
【六韜·武韜·文伐】義疏:論"驕敵賂淫"之策與先秦兵家心戰要旨

【六韜】作為先秦兵學集大成之作,其【武韜·文伐】篇所載十二節"文伐"之法,實為"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謀略精髓。今就首三節"驕敵""賂淫""收內間外"之策,試作義理闡發。

第一節"因喜順志"解
太公所謂"因其所喜,以順其志",乃承【老子】"將欲歙之,必固張之"之辯證思維。考【戰國策·魏策】載智伯索地於韓魏,韓康子"使使者致萬家之邑於智伯",終致智伯驕縱而亡,恰為此策註腳。其要義在於:
1. 心理層面:利用人性"志得意滿則生驕矜"的弱點(【尚書·仲虺之誥】"志自滿,九族乃離")
2. 戰略層面:通過表面順從加速敵手戰略失衡(【孫子·計篇】"怒而撓之,卑而驕之")
此非簡單諂媚,實為"形格勢禁"之術,與【鬼谷子·飛箝】"引鈎箝之辭,飛而箝之"異曲同工。

第二節"親愛分威"辨
"親其所愛,以分其威"之術,在春秋實踐中屢見不鮮。【左傳·昭公二十七年】載費無極離間楚平王與伍奢,終使楚國棟折榱崩。其機理在於:
政治力學:通過滲透權力核心人物,製造"一人兩心"的決策分裂(【韓非子·內儲說下】"大臣兩重提衡而不踦")
組織瓦解:當權者猜疑忠良則"廷無貞臣"(【管子·明法解】"下情不上通謂之塞")
此策較之【孫子·用間】"因間""內間"之說更為隱蔽,直指權力結構中的情感紐帶。

第三節"陰賂左右"析
"陰賂左右"非指行賄這般淺表,實為【鬼谷子·謀篇】"陰道而陽取"的實踐。考【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載秦間齊後勝"多受秦間金",終使齊國不戰而降,可見:
1. 操作尺度:需符合"微而施之"(【六韜·文韜·賞罰】)的隱蔽原則
2. 戰略目的:不僅要獲取情報,更要構建"間外"(外部勢力與內部代理人)的響應機制
此與【孫子·九地】"順詳敵之意"形成戰略閉環,較之後世【三十六計·美人計】更為系統。

結語
【文伐】三策呈現遞進關係:從心理操控(驕敵)到權力解構(分威),終至體制滲透(賂淫)。其本質是【易經·繫辭】"幾者動之微"的預判藝術,與儒家"修文德以來之"(【論語·季氏】)形成互補。今日讀之,猶見太公"全勝不鬥"(【六韜·武韜·發啟】)的兵家至境,非獨可用於戎事,實為應對複雜博弈的思維範式。學者當結合【三略】【尉繚子】互參,方得先秦兵家心戰之堂奧。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