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63|回覆: 2

[其他] 【晏子春秋】內篇諫上詩解3景公飲酒酲三日而後發4景公飲酒七日不納弦章之言晏子諫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11-4 18:46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晏子春秋】內篇諫上詩解3景公飲酒酲三日而後發4景公飲酒七日不納弦章之言晏子諫題文詩:
昔齊景公,飲酒而酲,三日後發.晏子見曰:
君病酒乎?景公曰然,晏子諫曰:古之飲酒,
足以通氣,合好而已.故男不群,樂以妨事,
女不群樂,以妨其功.男女群樂,周觴五獻,
過之者誅.君身服之,外無怨治,內無亂行.
今乃一日,飲酒三日,寢之國治,怨乎外左,
右亂乎內.以刑罰自,防者相繼,勸乎為非;
而以賞譽,自勸者亦,惰乎為善;上離德行,
民輕賞罰,如是失所,以為國矣.願君節之!
景公飲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諫曰君欲,
飲酒七日,七夜章願,君廢酒也!如若不然,
請賜章死.爾後晏子,入見公曰:章諫吾曰:
願君廢酒!不然賜死.如是而聽,則臣為制;
如是不聽,又愛其死.對曰幸矣,章遇君也!
使令弦章,遇桀紂者,章死久矣.公遂廢酒.
【原文】
景公飲酒酲三日而後發晏子諫第三

景公飲酒,酲,三日而後發.

晏子見曰:『君病酒乎?』公曰:『 然.』

晏子曰:『古之飲酒也,足以通氣合好而已矣.故男不群樂以妨事,女不群樂以妨功.男女群樂者,周觴五獻,過之者誅.君身服之,故外無怨治,內無亂行.今一日飲酒,而三日寢之,國治怨乎外,左右亂乎內.以刑罰自防者,勸乎為非;以賞譽自勸者,惰乎為善;上離德行,民輕賞罰,失所以為國矣.願君節之也!』
【注釋】
酲:釋義:形容醉後神志不清。
【譯文】

景公喝酒喝得大醉,躺了三天以後才起來。晏子謁見景公,說:『您喝醉酒了嗎?』景公說:『是的。』晏子說:『古時候喝酒,只是用來使氣脈疏通、讓客人快樂罷了。所以男子不聚會飲酒作樂以致妨害本業,婦女不聚會飲酒作樂以致妨害女工。男子婦女聚會飲酒作樂的,只輪番敬五杯酒,超過五杯的要受責備。君主身體力行,所以朝外沒有積壓下來的政事,宮內沒有混亂的行為。現在您一天喝了酒,三天睡大覺,國家的政事在朝外積壓下來,您身邊的人在宮內胡作非為。用刑罰防止自己去幹壞事的,因為刑罰不公正,都紛紛去幹壞事;用賞譽勉勵自己去做好事的,因為獎賞不公正,都懶於去做好事。君主違背道德,百姓看輕賞罰,這就喪失了治理國家的辦法。希望您喝酒加以節制!』
【原文】

景公飲酒七日不納弦章之言晏子諫第四

景公飲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諫曰:『君欲飲酒七日七夜,章願君廢酒也!不然,章賜死.』

晏子入見,公曰:『章諫吾曰:'願君之廢酒也!不然,章賜死.」如是而聽之,則臣為制也;不聽,又愛其死.』

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紂者,章死久矣.』於是公遂廢酒.
【譯文】
    齊景公好酒貪杯,一連喝了七天七夜。大夫弦章進諫說:『您喝了七天七夜的酒,我希望您停止!不然的話,就賜我死。』之後晏嬰朝見,景公對他說:『弦章勸誡我說:'希望您停止飲酒!不然的話,就賜我死。」如果聽他的勸告,那我就被臣下控制了;假如不聽,我又捨不得處死他。』晏嬰回答說:『弦章遇到您這樣的國君,真是幸運!假使遇到夏桀王、殷紂王那樣的暴君,弦章早就被處死了。』於是齊景公就停止了飲酒。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25-6-17 15:54 | 顯示全部樓層
【晏子春秋】諫酒二章義疏

【晏子春秋】所載景公飲酒二事,雖分列兩章,實為互文見義之典範。前者言"酲三日而後發",後者述"飲酒七日不止",皆以縱酒失度為戒,而晏子進諫之術各有側重,足為後世勸誡之圭臬。

首章"病酒"之諫,晏子首引古制以立論。其謂古之飲酒"足以通氣合好而已",此乃本於【禮記·樂記】"酒食者,所以合歡也"之義。所謂"周觴五獻"者,鄭玄注【周禮】云:"獻酬之禮,不過五遍",晏子此說正與禮經相合。其諫言結構嚴謹,先陳古制,次述實效(外無怨治,內無亂行),再比今弊(三日寢之,國治怨乎外),終明危害(民輕賞罰)。尤以"刑罰自防者勸乎為非"一語最警策,揭示法度失范則民無所措手足之理,與【尚書·酒誥】"罔敢湎於酒"之訓遙相呼應。

次章弦章死諫而晏子轉圜,更見謀國之智。弦章以"賜死"相要,此乃比干諫紂之法,晏子則另闢蹊徑。其"臣為制"與"愛其死"二語,暗用【孟子·離婁】"君之視臣如手足"之義,既全君主納諫之名,又存臣子進諫之節。末句"使章遇桀紂者,章死久矣",以史為鑑,令景公自省其位,較之直斥其非更合"主文譎諫"之旨。兩章並觀,可見晏子深諳【荀子·臣道】"諫爭輔拂"之道,剛柔並濟,終使"公遂廢酒"。

此二章文雖簡質,然義蘊宏深。其於酒德之戒,非徒止於養生,實關乎治國平天下之大本。晏子之諫,既守"酒以成禮"的古訓,復申"沉湎致亂"的警示,與【詩經·賓之初筵】"飲酒孔嘉,維其令儀"相表裏。後世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正與此同一機杼。讀此可知,聖賢勸誡之道,不在疾言厲色,而在善喻能諷,此即【春秋】責備賢者之微意也。

(全文共798字)
破魔狂魈 發表於 2025-6-27 07:26 | 顯示全部樓層
【晏子春秋】諫上篇酒德政道論析

【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三、四章,以齊景公沉湎酒德之事為鑑,深刻闡發了"酒以成禮"的儒家政治倫理。晏嬰之諫,非僅止於勸誡飲酒,實乃關乎治國安邦之大道,今試析其要義。

一、酒德與政道之辯證
晏子謂"古之飲酒,足以通氣合好而已",此本【周禮】"酒正掌酒之政令"的禮制精神。【儀禮·鄉飲酒義】明言:"飲酒之節,朝不廢朝,莫不廢夕。"晏子所強調的"男不群樂以妨事,女不群樂以妨功",正是對【尚書·酒誥】"祀茲酒,惟天降命"的繼承。古聖王製酒禮,原為祭祀燕饗,非為縱慾。景公"一日飲酒,三日寢之",已違【禮記·樂記】"酒食者,所以合歡也"的本旨。

二、酒失與政弊之關聯
晏子指陳"以刑罰自防者勸乎為非,以賞譽自勸者惰乎為善",揭示出酒德失范導致的政治倫理崩潰。此論與【荀子·王霸】"賞不行則賢者不可得而進,罰不行則不肖者不可得而退"相呼應。當君主"離德行"而縱酒,必然造成"民輕賞罰"的治理危機。晏子將飲酒之度提升至"失所以為國"的高度,正是洞察到個人修養與國家治亂的深刻聯繫。

三、諫諍藝術之典範
第四章弦章以死相諫,晏子更以"使章遇桀紂者,章死久矣"巧妙進言。此中暗合【孝經·諫諍】"天子有爭臣七人"之義,又體現【孟子·萬章】"君有大過則諫"的臣道精神。晏子既維護了弦章的忠直,又通過歷史對比點醒景公,終使"公遂廢酒"。這種"婉而多諷"的諫言藝術,堪稱【左傳·襄公十四年】"史為書,瞽為詩,工誦箴諫"的生動實踐。

結語:
兩章文本雖言酒事,實闡政道。晏子之諫,既本於【周禮】酒政之制,又融貫孔孟仁政思想,揭示出"修身-齊家-治國"的內在邏輯。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時期,晏嬰以酒德為切入點,重建政治倫理秩序,其思想深度與諫言智慧,至今仍具啟示意義。讀者當由此領悟:為政者之嗜欲,關乎天下之治亂,此即【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的真諦。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