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22|回覆: 2

[墨家] 【墨子】卷26明鬼詩解1天下亂由疑惑鬼神有無不明鬼神之能賞賢罰暴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9-16 16:5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墨子】卷26明鬼詩解1天下亂疑惑鬼神有無不明鬼神之能賞賢罰暴
題文詩:
墨子言曰:逮至三代,聖王既沒,天下失義,
諸侯力正.是以存夫,為人君臣,上下者之,
惠忠也,父子弟兄,不慈孝悌,長貞良也,
長之不,強於聽治,賤人之不,強於從事.
民為淫暴,寇亂盜賊,兵刃毒藥,水火以止,
無罪人乎,道路率徑,奪人車馬,衣裘自利,
並作而起,由此始是,以天下亂.此其?
則皆以其,疑惑鬼神,有無之別,不明鬼神,
之能賞賢,而罰暴也.若使,天下之人,
偕信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也,則夫天下,
亂哉!鬼神者天.執無鬼者,曰鬼神者,
固無有.旦暮以為,教誨天下,疑天下眾,
使天下眾,皆疑惑乎,鬼神有無,之別是以,
天下.故墨子曰:今天下之,王公大人,
士君子實,將欲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害,
故當鬼神,之有與無,之別以為,將不可以,
不明察此.既以鬼神,有無之別,以為.
然吾明察,此其說將,奈何而可?子墨子曰:
是與天下,之所以察,知有與無,之道者必,
以眾耳目,之實知有,與亡為儀.聞見之,
必以為有;莫聞莫見,必以為無.若是何不,
嘗入一鄉,一裏問之?自古及今,生民以來,
亦有嘗見,鬼神之物,聞鬼神聲,則鬼神也,
何謂無乎?若莫聞見,則鬼神也,可謂有乎?

【原文】1
子墨子言曰:『逮至昔三代聖王既沒,天下失義,諸侯力正。是以存夫為人君臣上下者之不惠忠也,父子弟兄之不慈孝弟長貞良也,正長之不強於聽治,賤人之不強於從事也。民之為淫暴寇亂盜賊,以兵刃、毒藥、水火,退無罪人乎道路率徑(2),奪人車馬、衣裘以自利者,並作,由此始,是以天下亂。此其故何以然也?則皆以疑
惑鬼神之有與無之別,不明乎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也。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也,則夫天下豈亂哉!』今執無鬼者曰:『鬼神者,固無有。』旦暮以為教誨乎天下,疑天下之眾,使天下之眾皆疑惑乎鬼神有無之別,是以天下亂。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實將欲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故當鬼神之有與無之別,以為將不可以不明察此者也。既以鬼神有無之別,以為不可不察已。』然則吾為明察此,其說將奈何而可?子墨子曰:『是與天下之所以察知有與無之道者,必以眾之耳目之實知有與亡為儀者也。請惑聞之見之(3),則必以為有;莫聞莫見,則必以為無。若是,何不嘗入一鄉一裏而問之?自古以及今,生民以來者,亦有嘗見鬼神之物,聞鬼神之聲,則鬼神何謂無乎?若莫聞莫見,則鬼神可謂有乎?』
注釋
(1)認為鬼神不僅存在,而且能對人間的善惡予以賞罰,這是墨子的一個重要理論。在本篇中,他列舉古代的傳聞、古代聖王對祭祀的重視以及古籍的有關記述,以證明鬼神的存在和靈驗。從今天來看,這種宣揚迷信的做法顯然是落後而不足取的。但我們也應當看到,墨子明鬼的目的,主要是想藉助超人間的權威以限制當時統治集團的殘暴統治。(2)『退』當作『迓』,與『御』通。御:止。(3)『惑』通『或』。
文】
墨子說:『自當初三代的聖王死後,天下喪失了義,諸侯用暴力相互征伐。因此就存在着做人時,君臣上下不相互做到仁惠、忠誠,父子弟兄不相互做到慈愛、孝敬與悌長、貞良,行政長官不努力於聽政治國,平民不努力於做事。人們做出了淫暴、寇亂、盜賊之事,還拿着兵器、毒藥、水火在大小道路上阻遏無辜的人,搶奪別人的車馬衣裘以為自己謀利。從那時開始,這些事一併產生,所以天下大亂。這其中是什麼緣故呢?那都是因為大家對鬼神有無的分辨存在疑惑,對鬼神能夠賞賢罰暴不明白。現在假若天下的人們一起相信鬼神能夠賞賢罰暴,那麼天下豈能混亂呢?』
    現在堅持沒有鬼神的人說:『鬼神本來就不存在。』早晚都用這些話對天下之人進行教導,以疑惑天下的民眾,使天下的民眾都對鬼神有無的分辨疑惑不解,所以天下大亂。所以墨子說:『現在天下的王公大人士君子,如果實在想興辦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那麼對於鬼神有無的分辨,(我)認為是不可不考察清楚的。』
    既然如此,那麼我們明白地考察(這個問題),這其中的說解將怎樣才對呢?墨子說:『天下用以察知鬼神有無的方法,必定以大眾耳目實際聞見的有無作為標準。如果確實有人聞見了,那麼必定認為鬼神存在,如果沒有聞見,那麼必定認為不存在。假若這樣,何不試着進入一鄉一裏去詢問呢?從古至今有生民以來,也有人曾見到過鬼神之形,聽到過鬼神之聲,那麼鬼神怎麼能說沒有?假若沒有聽到沒有看到,那麼鬼神怎能說有呢?』
    既然如此,那麼我們明白地考察(這個問題),這其中的說解將怎樣才對呢?墨子說:『天下用以察知鬼神有無的方法,必定以大眾耳目實際聞見的有無作為標準。如果確實有人聞見了,那麼必定認為鬼神存在,如果沒有聞見,那麼必定認為不存在。假若這樣,何不試着進入一鄉一裏去詢問呢?從古至今有生民以來,也有人曾見到過鬼神之形,聽到過鬼神之聲,那麼鬼神怎麼能說沒有?假若沒有聽到沒有看到,那麼鬼神怎能說有呢?』
拉拉積極 發表於 2025-6-25 18:16 | 顯示全部樓層
【墨子·明鬼】篇義理闡微
——論鬼神信仰與社會治亂之關係

一、三代以降亂象之本
墨子所言"逮至三代聖王既沒,天下失義",實指禮崩樂壞之世。其所謂"諸侯力正"者,非僅武力征伐之謂,更在於價值體系之崩塌。君臣失"惠忠"之道,父子缺"慈孝"之倫,兄弟喪"悌長"之義,此三者實為宗法社會之根基。墨子敏銳指出,此亂象根源在於"疑惑鬼神有無"——當世人喪失對超驗力量的敬畏,則現實倫理規範亦隨之瓦解。

二、鬼神信仰之社會功能
【明鬼】篇核心要義在於揭示"鬼神之能賞賢罰暴"的教化作用:
1. 約束機制:超越性監督可補法律之不足,"幽有鬼神"使獨處亦存戒懼
2. 價值維繫:通過"天志明鬼"建立絕對道德標準,使"兼愛""非攻"獲得神聖性
3. 歷史驗證:墨子廣引【商書】【周頌】及齊、燕、宋等國史事,證鬼神干預人事非虛

三、墨家宗教觀之特質
不同於儒家"敬鬼神而遠之"的理性態度,墨家構建的鬼神體系具有鮮明功利色彩:
目的性:非為玄思,而在"欲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明鬼下】)
實證性:強調"眾之所同見,眾之所同聞"的經驗驗證
平等性:鬼神監察不分貴賤,"雖深溪博林、幽澗無人之所,施行不可不謹"

四、現代啟示
墨子之論雖具時代局限,然其揭示的"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社會失序"邏輯鏈,於今仍有鏡鑒意義。當代社會治理需兼顧:
1. 制度約束與精神信仰的平衡
2. 理性精神與敬畏之心的調和
3. 現實規範與超越維度的銜接

要之,【明鬼】篇非簡單宣揚有神論,實為墨家藉助宗教形式構建社會秩序之努力。其深刻處在於認識到:絕對價值信仰的坍塌,終將導致"天下大亂"的倫理危機。此思想遺產,值得今人深思。

(全文798字)
范尼 發表於 2025-7-13 05:08 | 顯示全部樓層
【墨子·明鬼】篇義理闡微
——論鬼神信仰與社會治亂之關係

【明鬼】上篇開宗明義,揭示三代以降天下大亂之根源在於「疑惑鬼神有無」與「不明鬼神能賞賢罰暴」兩大認知謬誤。墨子以「聖王既沒,天下失義」為歷史轉折點,直指鬼神信仰體系崩解與倫理秩序瓦解之因果關係,其論述邏輯嚴密,今試析其要義如下:

一、鬼神存有論為道德根基
墨子謂「諸侯力正」之亂象,實源於「不惠忠」「不慈孝悌」等倫理失序。此與儒家「禮崩樂壞」說表面相似,然其獨到處在於將道德實踐繫於鬼神監督:「鬼神之明必知之」「鬼神之罰必勝之」(【明鬼下】)。此說建構「天志—鬼神—人事」三級監察體系,使超越性存在成為維繫「兼愛」「非攻」等核心價值的終極保障。

二、經驗主義論證路徑
篇中雖未展開(下篇方列三表為證),然「天下失義」之現象已暗含「否定鬼神則必致亂」的歸謬邏輯。墨子將三代聖王之治與後世衰亂對比,揭示「鬼神有無」非純然形上之辯,而是具有「百姓耳目之實」的經驗事實——當「疑惑鬼神」成為普遍認知,則「強劫弱,眾暴寡」等反倫理行為必隨之泛濫。

三、賞罰機制的政治隱喻
「賞賢罰暴」說實為墨子對周代「天命靡常」思想的改造。其謂「政長」若不明鬼神監察之能,則無法建立權威性懲罰機制。此論直指戰國初期「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亂局,試圖以鬼神信仰重構政治合法性,使「天鬼」成為制約權力的超越存在,較儒家「以德配天」說更具強制約束力。

四、當代啟示
墨家鬼神觀非迷信之談,實為通過宗教形式構建社會共識的治理智慧。其強調「明鬼」必先「貴義」,將信仰體系與道德實踐結合,對當代社會如何建立超越性價值參照系仍有啟發意義。

要之,【明鬼】篇首章實為墨家宗教哲學之總綱,其以「鬼神實有」為前提,以「止亂興治」為目的,形成獨特的「神道設教」思想體系。後文「杜伯射宣王」等史實例證,皆為此理論框架之展開,讀者當貫通全篇以窺其奧義。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丁酉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三日巳時| 2025/7/27/週日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