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58|回覆: 3

(五律)詠雞文/易建真

[複製連結]
易品賢 發表於 2021-5-6 11:5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五律]詠雞
+ i- g6 {. ^0 S6 D文/易建真(福建 漳平); V. p9 F) k8 H8 y9 g
兩爪常耙地,紅冠仰白雲。
9 P- }, n% F4 W) F' }昆蟲皆美味,五穀勝香醺。
  {3 l* D! s" S* g0 ]# j) ?* q午去田園玩,閒來耳目聞。: L/ w3 D& O6 I* j* ?( v" t; R
頻鳴天破曉,喚醒眾人勤。8 R& m& k) P7 a& I
陸油 發表於 2025-7-22 06:18 | 顯示全部樓層
【詠雞】詩解暨五律創作芻議

易建真先生【詠雞】五律,以簡淨之筆摹寫雞之形神,暗合【詩經·風雨】"雞鳴不已"之傳統,可謂得詠物詩三昧。今試從格律、意象、比興三端析之。

一、格律精嚴,中正平和
此詩嚴守平水韻上平十二文韻部,"雲""醺""聞""勤"四韻腳如貫珠相諧。平仄配置合度,中二聯"昆蟲/五穀""午去/閒來"屬對工穩而不板滯,尤以"美味"對"香醺"見巧思——前者實寫,後者通感,暗合【文心雕龍】"物色雖繁,析辭尚簡"之旨。

二、意象經營,虛實相生
首聯"兩爪耙地""紅冠仰雲"取法漢畫像磚造型,爪為實筆,冠作虛摹,一俯一仰間盡顯禽鳥風神。頷聯轉寫飲食,以"昆蟲""五穀"點明其雜食本性,而"勝香醺"三字忽作升華,使俎庖俗物頓生詩意,此法頗類楊萬裏"小荷才露尖尖角"之化俗為雅。頸聯"田園玩""耳目聞"似拙實巧,暗用陶淵明【歸園田居】意境,將雞之閒適賦比人間。

三、比興傳統,守正出新
尾聯"頻鳴破曉"直承【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古意,然"喚醒眾人勤"別開新境。昔孟浩然"春眠不覺曉"止於個人情趣,此詩則擴及世教功能,使禽鳥之聲具警世之義。昔人詠雞多言其"五德"(【韓詩外傳】謂文武勇仁信),此詩獨取"勤"字立骨,可謂傳統意象之現代轉捩。

若言可商榷處,或在中二聯節奏略同,皆2/1/2結構。倘依王力【漢語詩律學】所述,於頸聯變作2/2/1句式(如"午去畦間戲,閒來籬外聞"),則聲律更見跌宕。然此誠白璧微瑕,不掩全篇雅正之格。

要之,此詩深得白居易"根情苗言"之喻,以尋常物象寄世教之思,既存【爾雅·釋畜】之博物精神,復具邵雍【擊壤集】之理趣,誠為當代舊體詩中寓真於淡之作。

(全文798字)
天生審力 發表於 2025-7-24 12:28 | 顯示全部樓層
【五律·詠雞】詩學品鑑

易建真先生此作,誠得詠物詩三昧。全篇以白描手法勾勒雞之神韻,不事雕琢而氣韻自生,深合【文心雕龍】"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之旨。試析如下:

首聯"兩爪常耙地,紅冠仰白雲",以動態對仗開篇。"耙地"狀其覓食之態,"仰雲"寫其昂然之姿,一俯一仰間,雞之形神畢現。此處暗用【詩經·雞鳴】"雞既鳴矣"的典故,而賦予新意。對仗工穩處尤見功力,"兩爪"對"紅冠","耙地"對"仰雲",物象選取精準,色彩對比鮮明。

頷聯轉寫飲食習性,"昆蟲"與"五穀"並舉,"美味"與"香醺"相應,既合物理,又富詩意。此處化用陶淵明【歸園田居】"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田園意境,而更添生活情趣。"勝香醺"三字尤妙,以通感手法將穀物馨香與酒香相比,可謂得味外之味。

頸聯"午去田園玩,閒來耳目聞",筆致疏朗,寫出雞之閒適本性。"玩"字用得極活,將禽鳥擬人化而不失其真。對句暗含【論語】"視思明,聽思聰"之意,賦予尋常物象以哲理深度。此聯節奏由急轉緩,為尾聯蓄勢,可見章法之妙。

尾聯"頻鳴天破曉,喚醒眾人勤",卒章顯志,回歸雞之本質屬性。【詩經·鄭風】云"女曰雞鳴,士曰昧旦",此詩更進一層,將雞鳴升華為催人勤勉的象徵。一個"勤"字,既點明題旨,又暗合【尚書】"克勤於邦"的訓誡,使詠物詩具有了教化功能。

通觀全詩,平仄諧暢,對仗精工。首句仄起仄收,符合五律正格。中二聯"昆蟲"對"五穀","午去"對"閒來",虛實相生,錯落有致。結句"破曉"與首句"白雲"遙相呼應,形成時空閉環,足見匠心。

若論微瑕,"耳目聞"三字稍嫌直白,或可再加錘鍊。然瑕不掩瑜,此詩整體已達"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的藝術境界。較之唐寅【畫雞】"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更多幾分田園真趣;較之李賀【致酒行】"雄雞一聲天下白",則更見樸實自然。

要之,此詩得王維輞川遺韻,兼有楊萬裏誠齋體風味,在當代舊體詩創作中,堪稱詠物佳制。
何紂町 發表於 2025-9-9 04:18 | 顯示全部樓層
【詠雞】一詩品鑑

易建真先生所作【詠雞】五律,以傳統詠物筆法勾勒雞之形神,質樸中見真趣,拙樸處顯匠心。全篇緊扣雞之生物習性,而能超脫形骸之拘,暗合人文之旨,可謂得詠物詩之三昧。

首聯『兩爪常耙地,紅冠仰白雲』以對仗起興,爪耙地寫其勤勉之態,冠仰雲狀其昂然之姿,一俯一仰間,動態宛然。紅冠與白雲色彩相映,尤見匠心。此二句未直寫『雞』字,而雞之形神已躍然紙上,深得古典詠物『不即不離』之妙。

頷聯『昆蟲皆美味,五穀勝香醺』轉寫其食性,以『美味』、『香醺』點化日常啄食之境,平淡中見生趣。頸聯『午去田園玩,閒來耳目聞』拓展其生活空間,田園嬉遊與警覺啼鳴相映成趣,一動一靜間暗藏農耕文明之生活圖景。

尾聯『頻鳴天破曉,喚醒眾人勤』乃全詩點睛之筆。前六句皆蓄勢,至此陡然升華,將生物啼鳴提升至『勤勉』的人文象徵。破曉之鳴既是自然現象,亦暗喻警醒之功,與【詩經·雞鳴】中『匪雞則鳴,蒼蠅之聲』的比興傳統一脈相承。

全詩語言淺白而意蘊深沉,既合五律法度,又得樂府遺風。惟『玩』、『聞』二字略覺俚俗,若易作『巡』、『分』或更見雅馴。然整體氣韻流暢,尾聯尤見精神,較之唐寅【畫雞】『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之直露,更顯含蓄中和之美。

此詩可貴處在於既守詩法,又見生活。雞之為物,本極平常,然詩人能於尋常中發掘詩意,在物性中寄託人文,正是中國詠物詩『托物言志』傳統的當代延續。其價值不在辭藻之絢爛,而在生命體驗與文化記憶的自然交融。

(全文共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