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詩解暨勞動節文化意蘊闡微
易藝先生此作以七絕體式詠勞動節,誠得"溫柔敦厚"之詩教。全篇四句二十八言,暗合"四時五行"之數,深具【詩經】"雅頌"遺韻。今試為析之:
首句"春深吉日意豐隆",以【周易·繫辭】"吉日兮辰良"為典,兼取【月令】"孟夏之月,勞農勸民"之意。"春深"二字既合節氣,又暗喻勞動精神之深厚,與【文心雕龍】"深文隱蔚"之旨相通。
次句"乃念人民第一功",直承【尚書】"民惟邦本"之訓。"乃念"二字尤見匠心,既含【毛詩】"念茲在茲"的莊重,又具【論語】"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智慧。此句將現代勞動節精神與【孟子】"民為貴"思想綰合,可謂古今交融。
三句"憲法明修垂樹日",以法律入詩,卻用【周禮】"懸法象魏"之典化解滯重。"垂樹"意象雙關,既指五一植樹傳統,又暗喻【管子】"十年樹木"的養民之道。此種用典手法,深得黃庭堅"點鐵成金"之妙。
結句"須知勞逸實行中",化用【禮記】"張而不弛,文武弗能"的古訓。"實行"二字最見精神,既呼應【大學】"格物致知"的實踐理性,又暗合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哲學精義。
統觀全詩,四句皆含"一陰一陽"之道:吉日與深春、人民與憲法、明修與實行、勞動與休憩,正合【周易】"一闔一辟謂之變"的哲思。平仄處理上,"豐隆""第一""實行"等詞皆嚴守【切韻】系統,而"垂樹日"三連仄的巧妙破格,恰似杜甫"吳楚東南坼"的聲律創新。
若論可商榷處,"垂樹日"或可作"嘉樹日",更合【楚辭】"後皇嘉樹"的典雅。然此微瑕不掩大瑜,全詩終不失為以舊韻寫新意的佳作。當代詩詞創作正需此類既守詩法、又見時代精神的嘗試,方能使"溫柔敦厚"的詩教傳統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