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25|回覆: 2

[醫藥臨床] 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二例治驗

[複製連結]
陳運連 發表於 2020-6-16 23: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喘息性支氣管炎屬於小兒肺炎喘嗽,或外感咳嗽範疇,多發於1~3歲左右的嬰幼兒。表現為咳嗽、氣喘,兩肺聞及較多的喘鳴音,發作期多伴有發熱,並有反覆發作的特性。筆者有幸跟師李源學習,現將李師運用中醫藥辨證治癒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二例總結如下。

病案一

王某,男,2歲6個月,於2019年9月3日就診,母代述。訴反覆發作喘息性咳嗽1年半。1年半前,患兒反覆感冒即引發咳嗽,逐漸加重伴喘息。曾反覆就診於鎮衛生院,疑喘息性支氣管炎。現咳嗽伴喘息反覆發作,舌紅苔薄白、指紋紫滯。

診斷:痰鬱氣滯型感冒咳嗽。

病機:邪阻氣道,痰氣鬱滯。

治則:搜風清熱,宣肺化痰。

方藥:百部10g,細辛2g,麻黃2g,地龍6g,蘆根10g,桔梗5g,甘草5g,神曲10g,大貝母6g,蚤休6g,半夏5g,陳皮5g。7劑,水煎,分早晚2次溫服,每日1劑。

9月11日二診:所有口服藥物均已停服,激素噴霧製劑逐漸減量。

方藥:蒼耳子5g,甘草6g,桑葉10g,蘇葉5g,大貝母6g,前胡6g,荊芥6g,神曲10g,百部6g,細辛2g,麻黃2g,蘆根10g,地龍6g,竹茹10g。7劑,水煎,早晚分2次溫服,每日1劑。

9月18日三診:在服藥7劑後,諸症均消。

方藥:百部10g,細辛2g,麻黃2g,地龍6g,蘆根10g,甘草6g,蒼耳子3g,桔梗6g,黃芩6g,神曲10g,蒼朮6g,炒山楂10g,當歸6g,陳皮3g。14劑,水煎服,早晚分2次服用,每日1劑。痊癒。

病案二

張某,4歲,於2019年11月12日首診,其母代述。訴反覆發作的咳嗽、喘息2年。2年前因感外寒出現咳嗽伴喘息,後逐漸加重且反覆發作。長期服藥效果不佳。現咳嗽,舌質紅,苔薄白,脈濡。

診斷:咳嗽、喘息。

病機:邪阻氣道,痰氣鬱滯。

治則:搜風祛邪,宣肺化痰。

方藥:百部10g,細辛2g,麻黃3g,地龍10g,蘆根15g,桔梗6g,甘草6g,麥冬10g,射干10g,大貝10g,神曲10g,牛子10g,蚤休6g,僵蠶5g,防風5g。7劑,水煎服,日1劑。

2019年11月19日二診:諸症減輕,吸入藥物改為1日1次。

方藥:百部10g,細辛2g,麻黃3g,地龍10g,蘆根15g,桔梗5g,甘草5g,蚤休6g,防風5g,神曲10g,桑葉10g,蘇葉10g,大貝6g,前胡6g,半夏6g。10劑,水煎服,日1劑。

2019年11月30日三診:諸症大減,藥後咳嗽已基本消失。

方藥:百部10g,細辛2g,麻黃2g,地龍10g,蘆根15g,桔梗5g,甘草5g,防風5g,神曲10g,桑葉10g,蘇葉6g,大貝6g,前胡6g,知母10g,麥冬10g。5劑,水煎服,日1劑。

2019年12月5日四診:服藥期間有2天夜間咳嗽加重,後自行緩解,現諸症平穩,欲停用吸入藥物。

方藥:百部10g,細辛2g,麻黃2g,地龍10g,蘆根15g,桔梗5g,甘草5g,神曲10g,桑葉10g,蘇葉6g,大貝6g,前胡6g,麥冬10g,金蕎麥10g,太子參6g。5劑,水煎服,日1劑。

2019年12月10日五診:諸症消失,家長欲再服藥以鞏固療效。

處方:百部10g,細辛2g,麻黃2g,地龍10g,蘆根15g,半夏6g,陳皮6g,甘草6g,桔梗6g,桑葉10g,神曲10g,麥冬10g,太子參10g,白花蛇舌草10g。5劑,水煎服,隔日1劑。

按:喘息性支氣管炎兒科多見,常反覆發作纏綿不愈,痛苦不堪,李源中醫師針對本病臨證症候,尤其是對氣道閉阻、咳嗽部位深在、痰阻在氣到下部,咽癢或者胸骨後刺激性癢感患者,結合中醫理論創立氣道暢達湯(百部、細辛、麻黃、地龍、桔梗、甘草、蘆根),服用後即可使氣道順暢,深部痰阻易上達咯出。方中百部為止咳聖藥,潤肺止咳,與細辛、麻黃相伍可緩解氣道痙攣。地龍能搜剔肺部和氣道潛伏之風邪,起到祛風化痰、清潔氣道的作用。蘆根、甘草可清熱解毒排痰,止咳,桔梗為肺部引經藥。(陳運連 河北省邢臺市寧晉縣耿莊橋中心衛生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LQ)

dunbar 發表於 2025-5-25 12:28 | 顯示全部樓層
三診:患兒喘息明顯緩解,咳嗽偶作,舌淡紅苔薄白,脈象趨和。效不更方,續予前方加減鞏固:

方藥:百部10g,細辛1.5g,炙麻黃2g,地龍8g,蘆根12g,桔梗5g,生甘草5g,茯苓10g,炒白朮6g,陳皮5g,姜半夏6g,桑白皮6g,杏仁5g。7劑,水煎服,日1劑。囑避風寒、忌生冷,隨訪三月未復發。

【學術闡微】

此二案體現了李源老師治療小兒喘嗽的三大要旨:

一、風痰為標,氣機為本
兩案均以麻黃、細辛、地龍為君藥,暗合"治喘先治風,治風先治氣"之旨。麻黃開宣肺竅,【本草正義】謂其"專疏肺郁";細辛辛竄通絡,破痰飲窠臼;地龍解痙平喘,現代研究證實其具β受體激動作用。三藥相伍,共奏解痙化痰之效。

二、升降相因,動靜結合
方中桔梗、前胡宣肅相配,蘆根、蚤休清化同施,尤妙在用神曲、山楂等消導之品,既助脾胃運化,又防痰濁再生。二診加入桑葉、蘇葉輕清透邪,正合葉天士"在衛汗之可也"之訓。

三、分期論治,標本兼顧
急性期以祛邪為主,緩解期注重健脾化痰。案二末診加入白朮、茯苓,取"脾為生痰之源"之意,與【幼幼集成】"喘嗽未有不因於痰,痰未有不本於濕"之論相契。

【臨證啟悟】
1. 小兒"肝常有餘,脾常不足",方中慎用苦寒,如蚤休用量控制在6g以內,既清熱毒又不傷胃氣。
2. 喘嗽發作期宜"因勢利導",本案用防風、僵蠶等風藥,正合【醫學心悟】"咳嗽初起,不可遽止"之誡。
3.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與氣道高反應性相關,中藥組方體現多靶點調控特色,如麻黃鹼舒張支氣管,地龍抗炎,蚤休調節免疫等。

此二案辨證精準,組方層次分明,堪為中醫治療小兒喘嗽之典範。學者當於"宣通肺氣"與"運脾化痰"兩端細加揣摩,方能得其中三昧。
冰月凝霜 發表於 2025-5-31 01:43 | 顯示全部樓層
【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證治發微——從兩則驗案談痰氣鬱滯證辨治要訣】

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一症,古醫籍雖無專名,然考其證候,實與【幼幼集成】所述"馬脾風"、【醫宗金鑒】"肺脹喘嗽"相類。今觀李源先生二則驗案,深契"肺為嬌髒,不耐邪侵"之經旨,其辨證之精當、用藥之靈動,頗得古人三昧。茲就案中要義闡發如下:

一、病機闡微
兩案皆見"邪阻氣道,痰氣鬱滯"之機,此正合【小兒藥證直訣】"喘嗽者,肺家邪氣纏滯"之論。細析之:案一患兒指紋紫滯、舌紅苔薄白,顯系風邪化熱,痰郁肺絡;案二脈濡苔白而久病不愈,乃風邪挾濕,痰氣膠結。二者同中有異,李先生同以"搜風宣肺"為綱,而佐使之法各有所重,深得"同病異治"之妙。

二、用藥法度
1. 搜風通絡巧配伍:兩案皆以麻黃配地龍為君,麻黃開鬼門以宣肺氣,地龍入血分而通肺絡,一表一裏,相得益彰。尤妙在細辛用量皆控於2-3g之間,既避辛燥傷陰之弊,又收通竅平喘之功,足見"量效關係"把握之精。

2. 化痰藥對見匠心:案一用半夏、陳皮、大貝母,取二陳湯意而化裁;案二伍射干、僵蠶,暗合【聖濟總錄】射干湯法。更值稱道者,兩案皆用蚤休(重樓)6g,此藥苦寒降泄,善解痙平喘,現代藥理證實其具顯著抗炎作用,傳統經驗與現代認知於此殊途同歸。

三、調護樞機
李先生於二診時皆注重漸撤西藥,此中深意有三:一則示中藥起效之速,二則避驟然停藥之變,三則合"扶正祛邪"之旨。尤值借鑑者,末診必佐神曲、山楂等運脾之品,蓋因"脾為生痰之源",此正合萬密齋"調理脾胃者,醫中之王道也"之訓。

四、臨證啟示
1. 指紋診法不可輕:案一指紋紫滯斷為痰郁化熱,此幼科獨有診法,較之脈診更為直觀
2. 劑型改革待突破:現代研究證實,麻黃鹼在湯劑中溶出率僅60%,若改濃縮顆粒劑或可增效
3. 預防調攝當重視:案中未載而臨床必備者,當囑避風寒、節飲食,可輔以三伏貼敷

結語:此二案雖為常見病,然辨證之精準如老吏斷獄,用藥之輕靈似蜻蜓點水。其中"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之旨、"肺腸同治"之巧,皆可為後學津梁。然須申明,細辛用量必嚴控藥典3g之內,嬰幼兒尤當慎之,醫者臨證不可不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