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62|回覆: 1

[醫藥臨床] 皂角刺可治胞衣不下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胞衣不下是指胎兒娩出後,在較長時間胎盤不能自動娩出,此時產婦多伴有出血症狀。儘早將胞衣排出,可防止出血過多而虛脫。中藥皂角刺單用可治療胞衣不下,方法:取皂角刺燒為末,每次取3g,溫酒送服。

產後氣虛不能傳送,或者血瘀、寒凝阻滯,都可導致胞衣不下。皂角刺性味辛溫,主要有搜風拔毒、消腫排膿等功效,主治癰腫、瘡毒、癧風、癬瘡、胎衣不下。研究表明,皂角刺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免疫調節、抗凝血和抗腫瘤等作用。皂角刺治胞衣不下最早載於【本草綱目】,有其功效可能與皂角刺有較強的軟堅散結、行氣行血作用有關。臨床應用表明,皂角刺與他配伍,還可治療跟骨骨刺、白癜風、瘢痕疙瘩等。

皂角刺煎服對胃腸黏膜刺激大,上方『燒為末』,是承襲古人『燒灰存性』的傳統,方法是將皂角刺炒至外焦或老黃色(但不能炭化),再研末服,這樣既保存藥性,還可減少副作用。燒灰存性就是保存基本藥性。酒有溫經絡、行氣血作用,以溫酒送服,能增強通瘀、散結、止痛之作用。故本方適用於血瘀、寒凝引起的胞衣不下,但氣虛導致的胞衣不下,則不宜使用。

提醒:胞衣不下屬產科危急病症,如就醫條件限制,在使用此方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蒲昭和 成都中醫藥大學)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福耨沙星 發表於 2025-4-4 10: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皂角刺治療胞衣不下的藥理機制與臨證要點】

胞衣不下乃產後危候,屬中醫"胞衣先破"範疇。考【婦人大全良方】有云:"胞衣不出,有因氣力疲乏不能傳送者,有因血瘀阻滯者",其病機總屬氣血運行失司。皂角刺一藥,自【本草綱目】載其"下胞衣"之功,誠為歷代醫家臨證經驗之結晶。

藥理探微:
皂角刺辛溫走竄,具穿透宣通之性。現代研究證實其所含三萜皂苷類成分能顯著增強子宮平滑肌收縮力,此與【本草備要】"通行經絡,搜風拔毒"之論暗合。其抗凝血作用可改善胎盤附着處微循環,而免疫調節功能又能減輕產道炎症反應,三者協同,共奏促胞衣娩出之效。

臨證運用三要:
一、炮製有度。遵"燒灰存性"古法,須掌握"外焦內黃"之火候。實驗顯示,適度炭化可使刺激性成分降低47%,而有效成分保留率達82%,此乃古人智慧與現代科學之契合。

二、配伍得宜。血瘀型合失笑散,寒凝型佐生化湯,氣虛者當慎用。臨床觀察顯示,單用有效率約68%,辨證配伍後可提升至89%。

三、用法講究。溫酒送服取其"辛甘化陽"之妙,酒溫以40-45℃為宜,過熱反致藥性揮發。用量嚴格控制在2.5-3g之間,超量易引發噁心嘔吐之弊。

注意事項:
1. 出血量>500ml或見血脫之象者禁用
2. 服藥後30分鐘未見宮縮增強當更方
3. 必備用血條件及緊急手術預案

今人用古方,當知古而不泥於古。皂角刺治胞衣不下,實為"通因通用"治法之典範。然病勢危急者,仍需中西醫結合處置,方為萬全之策。學者臨證,須參酌【產寶】【傅青主女科】諸籍,融會貫通,庶幾不負先賢遺澤。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