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51|回覆: 1

[醫藥臨床] 治骨癢方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傅某,男68歲,患糖尿病多年,近1年來,老感覺無名指、大拇指關節裏面瘙癢不止,醫生也說不出原因。向其推薦一方:土茯苓、白芍、威靈仙、生黃芪各30g,木瓜、雞血藤、淫羊藿各15g,蜈蚣(去頭足)2條,甘草10g。加水2煎後,取藥液共600m1,分3次服,每日1劑。患者服2劑後,症狀減輕,再服2劑,骨癢完全消失。

骨癢症是以骨骼發癢難忍、搔之不及、捶之不到、不紅不腫、無惡寒發熱等為特點。骨癢症並非單獨疾病,多因原發病引起。比如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帕金森病、尿毒症等,還有吸毒者時有發生。發作時多無有效藥物可治,常令患者坐臥不寧、苦不堪言。

中醫認為骨癢多是由於心、肝、腎三經氣血不足時,因風、寒、濕等邪氣侵襲,留伏於經脈所致。治療宜以祛風、除濕、活血、益腎等法為主。本方中,土茯苓利濕去熱,能入絡,擅長搜剔濕熱之蘊毒;白芍養陰柔肝、調和營衛;雞血藤能養血活血;淫羊藿補腎強筋、益元氣;生黃芪補氣,且能利尿排毒;威靈仙、木瓜二味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作用;蜈蚣能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甘草緩急,調和諸藥。以上7味相伍,能起到祛風除濕、養血解痙、補氣益腎之功效,本方對肝腎陰虛引起的骨癢症,以及因風、寒、濕導致的四肢酸痛、麻木等均有一定效果。

糖尿病患者當血糖經常波動或控制不佳,也容易出現包括搔癢、刺痛、發麻等肢端感覺異常現象。故患者還要重視治療糖尿病,調控好血糖。(蒲昭和 成都中醫藥大學)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暫用中文名 發表於 2025-4-11 01: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骨癢症辨治及傅案方義闡微】

骨癢一症,雖非常見病候,然臨床每遇此證,患者輒苦不堪言。今觀傅案所載,誠得中醫辨證論治之精要,試為剖析如次。

一、病機探賾
骨癢之發,實非皮腠之疾。【內經】言"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而本案病機尤當責之心肝腎三髒。患者年近古稀,復罹消渴多年,其陰血虧耗可知。肝主筋而藏血,腎主骨而藏精,陰虛則風動,血虛則絡空,風邪挾濕乘虛內襲,伏於筋骨之分,遂成搔之不及、捶之不到之奇症。此與【諸病源候論】所述"風癢"機理暗合,然病位更深,故常法難效。

二、方藥析義
處方以土茯苓為君,取其甘淡滲利、深入絡脈搜剔濕毒之性,尤妙在重用至30克,正合"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旨。臣以黃芪、白芍,一補太陰肺脾之氣以充衛陽,一養厥陰肝經之陰以熄內風,恰如張錫純所謂"大氣一轉,其氣乃散"之妙。佐使諸藥更見匠心:威靈仙、木瓜通十二經而祛風濕,雞血藤、淫羊藿養血活血而補肝腎,蜈蚣搜風剔絡,甘草調和諸藥。全方融補瀉於一爐,合動靜為一體,深得"疏其血氣,令其調達"之旨。

三、臨證啟悟
1. 辨病與辨證相參:本案啟示,消渴患者出現肢端異常感,當細辨虛實。若見舌紅少苔,脈細數者,可參此方;若舌淡胖有齒痕者,又當考慮脾腎陽虛之候。
2. 量效關係把握:方中蟲類藥運用尤需斟酌。蜈蚣去頭足可減其毒性,而通絡之功不減,二條之量於老年患者堪稱穩妥。
3. 治未病思想:案末特囑重視消渴本證,實寓"既病防變"之深意。蓋筋骨之疾,多起於內傷積漸,非獨外邪為患。

要之,此案示人治奇難雜症,當守"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之訓。然臨床運用仍需辨證加減:若夜癢甚者,可加夜交藤30克;兼麻木者,酌加桂枝10克;舌紫暗者,加丹參15克。醫者尤當參合四診,不可執方而待病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