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240|回覆: 0

[詩詞講座] 孫武園雅集·江南藝文社

  [複製連結]
菊齋 發表於 2019-6-2 07: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衡山墓歸來後,對如何寫很傷腦筋,因為在心裏總是沒有文衡山的清晰形象,為此還去了五百名賢祠看他的畫像——古人的頭像大都嚴毅端方。後來搜集資料來看,王弇州【文先生傳】讓我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詩文書畫的擅長,可以稱作水準魅力;水準魅力的進一步是『貧而好施,周人之急甚於己,見以為峻潔自表,而待人溫然,無長少無敢慢』,這是人格魅力;人格魅力的進一步是『絕口不談道學,而謹言潔行,未嘗一置身於有過之地。蓋公人品既高,而識見之定,執守之堅,皆非常人可及』,這是狀態魅力——所有的原則化為人生活的自然狀態。一直想找尋的、真正的吳中文人本色,也許這就是答案了,但這答案如同蘇州的一草、一木、一水、一橋,普通而自然地存在着。

(薛遂初)

孫武園雅集

孫武園雅集

▼黃鴻蹇

【謁文衡山墓】

歲歲發幽草,高邱無擾攘。能安身去就,可淡世炎涼。靜沼涵雲物,老松知雪霜。林峯遐邇色,皆似畫中蒼。

薛遂初評:愈後愈佳,至結句覺渾茫一片,都如畫中。

朱文懿評:於澹然中深含韻味,且有畫境。

【過孫武園】

諸侯從此深謀略,烽火狼煙熄又生。撿點世間災與禍,苦民最甚是兵爭。

薛遂初評:此論甚是,只為孫武子發一嘆。

朱文懿評:作者慈慜之心,躍然紙上。

【題張虛白刻竹】

通道張門有靈物,世間寂寞掩星文。龍材尺許差相合,得見精芒露幾分。

薛遂初評:此首說劍,盤勢不發,便覺有味。

朱文懿評:『靈物』、『星文』、『龍材』、『精芒』,寥寥數語之間,用詞五色繽紛。佳妙。

▼朱文懿

【文衡山墓】

城北松篁茂,清高德操如。王公遺幣帛,使者拜門閭。圖畫湖山色,謳歌翰墨余。風流共文采,霑漑到樵漁。

薛遂初評:口吻似公之西山詩,王座俯視,則山川名士,讚譽數語,光耀門楣。

【孫武子園】

冬景宿草寒林次第連,陂塘澄映蔚藍天。將軍墳傍先生墓,文武光輝仰二賢。

薛遂初評:得來容易。孫將軍武可著書,文先生筆能屈鐵,如沐光輝也。

朱文懿評:一般般啦。

【題張虛白新居】

公子新居在,幽情遠世氛。層軒薄霄漢,素壁動煙雲。長抱清虛想,閒看篆籀文。時時與佳客,咳唾落繽紛。

薛遂初評:亹亹道來,『層軒霄漢』言高層,『素壁煙雲』言裝修,『清虛想』是風格,『篆籀文』是軟飾,佳客能來且可坐,猶未漏客廳。只未說物業,誠一憾也。

朱文懿評:衡翁松楸在邇,物業垂拱而已。

▼姚畏庵

【謁文衡山墓】

去冬與諸兄同謁文衡山墓,在城北數裏,有一水環繞,草木扶疏,掩映其間。冢前酒食,觀之可知為新置。

冷煙荒蔓隱深垣,臨水時能引雀喧。此去衡山無復憾,一杯常在酒常溫。

薛遂初評:衡山墓有祭品,比之梅村墓荒寒冷僻別是一番情景。此篇記實,廿年後再看,猶能記斯地斯人。

朱文懿評:衡山芳軌,鄉人感慕如此。畏菴之句得之矣。

【題欣威刻竹】

虛白翩然絕俗姿,少年風致每如茲。高才天許真餘事,秀出東南第一枝。

薛遂初評:高才天許者為虛白其人,而餘事者應是竹刻,三句略有瑕。

朱文懿評:姚之詩,張之能,一雙白璧!

▼薛遂初

【文衡山墓】

昔日落花猶可聽,先生此地有雲停。古碑鐫字存唐法,深徑生苔比鶴齡。石馬隨人應不語,晚煙浮浪到滄溟。我歸未到天歸處,珍重橫空一樹青。

朱文懿評:屬對精工,文辭雅暢。『晚煙』句尤妙,置之【國朝球琳集】,當無愧色。

【孫武子墓園二首】

按劍逐雲奔,乾坤若覆盆。未銷惟楚魄,長結只吳根。環翠蒼松出,豐碑詭道存。兵家尊聖者,遺冢在巫門。

簫韶雲際裏,千載子如何。盡忘齊同楚,空懷甲與戈。長風生虎阜,寒日下元和。城堞歸荒草,猶堪發浩歌。

朱文懿評:兩篇警策之句皆在尾聯,『兵家』一聯於敘事中不着一情語,尤堪吟味。

▼任淡如

【戊戌冬日過孫武園】

衰草映寒日,棧橋生靜塵。登臨猶惘惘,不見古之人。

薛遂初評:避實言虛,淡而有味。

朱文懿評:蒼涼仿像陳伯玉,古澹依稀元次山。信有越中靈秀助,公然騷雅介其間。

【戊戌冬日謁文衡山墓】

塵中皆過客,天地有斯人。奄忽成千古,四圍環竹筠。平生能守拙,六郡盡知真。誰此立幽徑,臨風一揖身。

薛遂初評:拙與真可言衡山。

朱文懿評:文字佳甚,對仗似欠工整。

▼陸芋水

【孫武子墓】

孫子園欲春,農事不可緩。老圃乘晴雨,出入如所遣。司兵等司麥,持之戒用滿。豈獨將婦人,亦令黃土暖。戎馬有萬機,一一珠可算。孫子十三篇,用之以長短。

薛遂初評:以農事比於兵法,原是佳構。然所比覺有牽強處,『豈獨』兩句猶不解。

朱文懿評:以古文句入詩,諷誦數數,益覺醇厚。上品。

【弔文衡山墓】

古來人天會神妙,畫中無過文衡山。丹青世俗放車載,復於心手幾人傳。同時山水曰四子,唐寅輕熟餘子繁。不如老樹萌芳意,風流獨出諸公間。少年學畫早入室,老來變幽垂清泉。眼望西山手拄笏,流水匆匆白雲閒。名高俗徒轉趨附,貴戚權門相烹煎。瞑目不加雙眼白,杜門自守得天全。意象慘澹經營中,水墨如醒公如眠。所以圖畫有筋骨,意已入魚漸忘荃。

薛遂初評:此篇實處可斟酌,虛處都佳。實處不在字句,在議論是否公允。

朱文懿評:遣詞造句甚渾然圓熟,至於議論之處是否允當,則見仁見智矣。

【張虛白竹刻銘】

蕭蕭君子,豈有是物。洗其青翠,如去之熱。所取其平,不用其節。如語嬰兒,朴不容黠。虛白之刻,赤子之舌。惟其有之,乃而清澈。

薛遂初評:是銘。佳作。

朱文懿評:愚謂有赤子之心者,真人也。此銘句句是實,良契鄙懷。

▼張虛白

【文衡山墓】

過衡山墓見有香燭祭祀。

枯林小徑遠城闉,舊墓新亭小水濱。野叟焚香無別事,孤蹤來去覓何人。

薛遂初評:墓有香燭,四圍無聲,此是所見。野老焚香,孤蹤來去,此是所想。

朱文懿評:寒林野水,靜謐清幽。詩如其人,觀止矣!

【孫武子園】

天下兵家第一謀,山河不改變春秋。從來災亂起昌世,朽骨何堪為國憂。

薛遂初評:直抒胸臆,略覺直白。

朱文懿評:『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似與此詩同一旨歸。

江南藝文社

江南藝文社

吳中文氏,一門裙屐,況乃瓜瓞綿綿,人文份郁。衡翁丙舍,在郡城之北。暇日輒與二三子詹謁松楸,曷勝戀仰。琅玕璀璨,深慚瓦礫之形;英儁聯翩,用廁鵷鴻之末。脫有吟詠,塞責而已。寧府王孫謹識。

黃池母 發表於 2025-7-23 06:58 | 顯示全部樓層
【衡山墓畔窺吳門文脈三階】

拜讀諸君雅作及評點,深感吳中文脈傳承之妙。文衡山形象之難摹,恰似蘇州粉牆黛瓦倒映於曲水,非形貌之難繪,乃氣韻之難傳。王世貞【文先生傳】所揭三階境界,實為解讀吳門風雅之密鑰。

一階曰"水準魅力"
詩文書畫乃文氏皮相。衡山書畫之"蒼潤",非技法之精熟,實為胸中丘壑之外化。黃鴻蹇"林峯遐過色,皆似畫中蒼"之句,暗合文徵明"以天地為粉本"之藝理。其【石湖清勝圖】中煙波浩渺處,正可見"靜沼涵雲物"之筆意。此境如朱文懿"圖繪湖山色"之詠,尚屬藝能表象。

二階曰"人格魅力"
王氏所記"貧而好施""待人溫然",恰是吳中文士特有之溫潤。姚畏庵筆下"冢前酒食新置",印證四百年來衡山德澤猶存。此非刻意為之,實乃"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之自然流露。如孫武園中"宿草寒林"與"蔚藍天"相映,文武之道在此已褪盡鋒芒,化為江南水土滋養之人文氣象。

三階曰"狀態魅力"
最耐尋味者在"絕口不談道學而謹言潔行"。張虛白刻竹"龍材尺許差相合"之喻,恰可比擬此境——精芒內斂卻自有法度。文氏晚年拒納王公幣帛,非為標榜清高,實因"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之生命常態。朱詩"風流共文采,霑溉到樵漁",正道出此種化境:文化精神已如胥江流水,自然浸潤市井阡陌。

諸君詩作中,黃鴻蹇結句"畫中蒼"之渾茫、朱文懿"文武光輝"之並置、姚畏庵"草木扶疏"之白描,皆在試圖捕捉這種"蘇州狀態"——文化品格與日常生活如水乳交融。文衡山之難寫,正因吳門真味從來不在奇峯突起,而在"平遠山水"間蘊藏的永恆脈動。

(按:張虛白新居之"素壁動煙雲",暗合文氏【拙政園圖】"以白計黑"之法;而薛評戲言"未說物業",反透吳中文物保存之現狀,可發一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