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 q# z6 |9 l. h2 E2 t! j. s
" D5 E1 z( N$ s. g1 T
雄偉壯觀的古北口長城 2 T$ n( V$ u! R
/ C2 v0 r A2 V 古北口是長城的要塞,元朝統治被推翻後,韃靼人雖退居大漠戈壁以北,但一次次地向古長城內騷擾,當地百姓慘遭殺掠。明朝薊遼總督楊博就是這個時候與古北口結下了不解之緣。
2 G: J2 {$ X# _& V- {2 n
+ g8 ^/ a* ]! X6 L' s3 j# i; G 楊博,字惟約,山西蒲州(今蒲縣)人,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任薊州、遼寧、保定總督,負責這些地區的軍事防衛。
6 C- l: n/ W- N8 p6 k) u% v& g a- m+ l) L P2 ?+ J j
嘉靖三十三年,韃靼兵在黃崖關、牆子路戰敗,被明軍圍剿了三萬多人,損失慘重。於是韃靼貴族率領了十二萬騎兵劫掠薊鎮並猛攻古北口邊牆。因為敵人這次來勢洶洶,嘉靖帝十分擔憂,不斷地派人到薊遼總督楊博臨時的駐地――古北口,查問敵況。 ; U+ M/ y% D1 P2 N# F2 ^/ i; G
8 z& _) g0 q/ ~1 M& n 楊博為了防禦敵人的偷襲,根據戰事需要,上書奏請皇帝,希望准予修建軍事防禦性設施。據【密雲縣誌】記載:薊遼總督楊博就地取材,於潮河川修築小石城6座,以河卵石砌築城牆,東面、南面是大石塊,外砌城磚,設西、南二門,南門楣上有石匾,上刻『雄峙潮河』四個大字;建敵台3座;並重修護關舊牆並創置橫城,分屯勁兵,以固邊防。
2 s7 [: L1 a! f. k9 T- v" ^/ B$ [: Z3 K& M! m6 B% l% i
嘉靖三十三年八月,把都兒(韃靼俺答汗之子)率兵再犯潮河川、掠古北口。在此危急關頭,薊遼總督楊博得到戰報,親自披掛上馬直奔前線,不脫衣甲,露宿古北口長城,日夜督戰官兵全力抗敵。世宗得知以徘豸衣賞賜楊博,並用重金犒勞官兵。俺答兵猛攻古北口關四晝夜,雄關巋然不動。
/ r' \9 c& h; ~' k
! p' W1 r. J0 ]* ]) [; y 在這期間,明軍俘獲了許多韃靼兵和他們的家屬。楊博下令把俘虜的韃靼婦女、兒童集中在一起,容許他們相互照顧,母親和孩子也不應分開,並按照每天生活的需要,把俘獲的牛羊發給她們自己去宰殺,還發給鹽等調料。楊博要求明軍熱情周到地優待這些婦女兒童;晚上還要遠離她們,行為不得出軌,違者立斬。最後明軍把這些婦女兒童,送還給把都兒。韃靼士兵們聞訊後,心裏很受感動,覺得明軍此舉實在可敬,又加上城關難以攻下,於是喪失了攻城的決心。把都兒看到士兵士氣低沉,也很無奈,只得轉攻另一處孤山口。 - b. @$ z0 G5 f6 j2 \" g* k% _
' N2 j' T+ ^: p: [: j4 e( p0 A* s0 F
明軍在孤山口的守備十分空虛。頃刻間,長城防線被突破,形勢萬分危急。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楊博沉着冷靜,立即招募5000人,組織一支精壯的敢死隊,趁黑夜焚燒了敵營。霎時,漫山遍野一片火海,俺答兵驚慌失措。楊博派主力趁勢衝殺,敵兵丟盔棄甲,狼狽逃竄,全線潰退。
: W. S' k7 i" V, ?3 T( a; h* O N) n$ e9 n- [$ k' l4 T
古北口保衛戰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總算給『庚戌之變』後的明朝挽回了一點面子。楊博也憑藉其過人的膽識和出色的指揮才能升為右都御史,他的事跡也為古北口的歷史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