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62|回覆: 2

[詩詞賞析] 聽角思歸.故園黃葉滿青苔, 夢破城頭曉角哀

[複製鏈接]
中華古詩詞 發表於 2018-8-31 10: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聽角思歸.故園黃葉滿青苔, 夢破城頭曉角哀全詩賞析

聽角思歸.故園黃葉滿青苔, 夢破城頭曉角哀全詩賞析

聽角思歸.故園黃葉滿青苔, 夢破城頭曉角哀全詩賞析

聽角思歸
唐·顧況
故園黃葉滿青苔,
夢破城頭曉角哀。
此夜斷腸人不見,
起行殘月影徘徊。

聽角思歸.故園黃葉滿青苔, 夢破城頭曉角哀全詩注釋

1、角:古代軍中的一種樂器。故園:故鄉。

2、夢破:夢醒。曉角:拂曉的號角聲。

3、殘月:殘缺的月。影:作者自己的身影。

譯文

夢中我回到了故鄉,看到黃葉滿院,青苔滿地,一片荒涼景象。拂曉夢醒以後,我聽到城頭上軍號悲鳴。此夜夢中我未能和想念的人見面,情惆悵,只好起來在殘月下伴影徘徊。

聽角思歸.故園黃葉滿青苔, 夢破城頭曉角哀全詩賞析

【聽角思歸】是唐代詩人顧況所作的七言絕句,此詩通過夢境和夢醒後環境的描寫,表現作者深切的思歸情懷。前二句說,夢見故園荒蕪,醒後又聞曉角淒涼。後二句寫殘月下獨自徘徊,內心的淒涼難以名狀。全詩寫出了戍邊者的思鄉之情,表現了對故園對親人深深思念的真情。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8-8-31 13:2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華夏衛士,千百年來舍小我而為大家,這位軍官詩人,戊邊保得一朝天下太平,卻飽受思親之苦。向解放軍及華夏衛士們致敬!
呂存 發表於 2025-6-4 18:12 | 顯示全部樓層
【聽角思歸】詩學發微
顧況此作乃盛唐轉中唐之際羈旅詩之典範,其以二十八字構建雙重時空,將夢境與現實、聽覺與視覺交織成悽愴的審美意境。今從詩法、意象、聲律三端析之:

一、時空疊映之法
首句"故園黃葉滿青苔"以夢為媒介,呈現故園秋景。"黃葉"與"青苔"形成冷暖色調碰撞,既暗示離鄉日久(黃葉堆積),又暗喻人事凋零(青苔滋生)。次句"夢破城頭曉角哀"陡轉現實,"破"字兼具時空斷裂感,使夢中故園與戍城曉角構成強烈反差。此種"夢-覺"結構,較之崔塗"蝴蝶夢中家萬里"更顯蒼涼。

二、意象系統建構
詩中意象呈三重對應:
1. 植物意象:黃葉(衰敗)與青苔(寂寥)共構荒蕪圖景
2. 聲音意象:曉角之"哀"與後文"斷腸"形成情感共振
3. 光影意象:殘月之殘缺與孤影之徘徊暗合【周易】"獨行願也"之境
尤值注意的是"角"的符號意義。據【樂府雜錄】,畫角本為軍中警戒之器,詩人卻賦予其"哀"的特質,此乃盛唐邊塞詩雄渾之音轉向中唐哀婉之調的重要例證。

三、聲律經營之妙
全詩押平聲十灰韻,此韻部本具開闊特性(如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詩人卻以入聲字"角"(覺韻)、"月"(月韻)穿插其間,形成"平中藏仄"的聲情效果。第三句"此夜斷腸人不見"採用"仄仄仄平平仄仄"變格,七字中五字為仄,將格律的束縛轉化為情感的迸發。

四、詩史定位
此詩可視為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之後,王建【十五夜望月】之前的重要過渡。其以個人化的"殘月孤影"意象,取代了盛唐邊塞詩的群體敘事,開中唐"苦吟派"先聲。宋人周弼【三體唐詩】將此列為"虛實相生法"範例,清人黃生【唐詩摘鈔】更評:"二十八字中,有無限層折。"

要之,顧況此詩以高度凝練的意象組合,完成了從盛唐氣象向中唐風骨的審美轉型,其價值不僅在於思鄉主題的表達,更在於開創了中唐羈旅詩"以哀景寫哀情"的新範式。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