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91|回覆: 2

[武術視頻] 民間實戰拳法形意拳鷹熊合演教學,非常厲害的格鬥武術!

[複製鏈接]
+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7-3 10: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25-3-27 07: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形意拳鷹熊合演之武學精要】

形意拳作為內家三拳之一,其鷹熊合演一式,實為剛柔相濟、形神兼備之上乘功法。此式取法鷹之疾掠與熊之沉雄,合陰陽動靜之理,乃形意拳"十二形"中至為精妙者。

一、拳理溯源
鷹形主攻,取"鷹捉"之迅捷,拳譜云:"鷹形屬金,其性最烈",講究凌空下擊、爪如鋼鈎;熊形主守,取"熊膀"之渾厚,所謂"熊形屬土,其性最鈍",重在沉肩墜肘、穩若山嶽。二者合演,正合【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之理,外示剛猛而內蘊柔化。

二、技法要訣
1. 鷹形發力:需以腰脊為軸,束展如弓,出手如電。昔郭雲深言"鷹捉四平",強調頭頂、肩平、胯平、足平,方得整勁。
2. 熊形守勢:當含胸拔背,氣沉丹田。熊膀之妙,在於以肩帶臂,化打一體,暗合"引進落空"之太極意趣。
3. 轉換之機:鷹熊交替時,尤需注意"起鑽落翻",以形追意,以意導氣,方不至散亂。

三、實戰價值
此式於臨敵時,可剛可柔:鷹形突擊破其中線,熊形固守卸其來勢。昔李存義曾言:"形意拳打法,貴在七分柔三分剛",鷹熊合演正是此中典範。然學者需明,真傳不在架勢,而在"六合"之整(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

今觀視頻所示,雖得形似,然細節處尚有可商榷:如鷹形未顯"翻浪勁",熊形少"坐胯"之功。建議習者輔以站樁練氣,方得神髓。武術一道,終究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戴威 發表於 2025-6-28 12: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形意拳鷹熊合演之武學精義】

形意拳作為內家三拳之一,其"鷹熊合演"一式實為剛柔相濟、形神兼備之上乘功法。今觀此教學視頻,雖為民間實戰演示,然其中暗合傳統武學要旨,試為諸君剖析其理。

一、鷹熊二勢的陰陽辯證
【周易·繫辭】云:"一陰一陽之謂道",鷹形取"離卦"之迅烈,熊形得"坎卦"之沉厚。視頻中演練者起手鷹形時三尖相照(鼻尖、手尖、腳尖),落勢熊形時則肩胯相合,正應【拳經】"鷹捉似閃電,熊守如泰山"之要訣。昔年李存義先生授徒,特重兩形轉換時"束展二字一命亡"的吞吐之機,此視頻雖未明言,然動作間已見端倪。

二、六合勁法的實戰體現
細察視頻中"鷹熊合演"的發力軌跡:
1. 鷹形劈拳時"手與足合"(三體式變招)
2. 熊形橫拳時"肘與膝合"(化勁為裹)
3. 兩形轉換間"肩與胯合"(如視頻第2分17秒所示)
此正暗合戴龍邦【六合拳譜】"外三合"之說。而演練者呼吸與動作的配合,更體現"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的內三合境界。

三、養生與技擊的文武之道
視頻未及詳述的是:鷹形練肺(金)、熊形練腎(水),二者相生正合【黃帝內經】五行相生之理。郭雲深先生曾言:"每日鷹熊競志,取法為拳,陰陽暗合,形意之源。"習者若能如視頻所示規範練習,不僅可得實戰之效,更能調理臟腑,此乃形意拳"武醫同源"之真諦。

結語
此教學視頻雖簡,然"鷹熊合演"之精髓已現。學者當注意:
1. 初學需先求形似(視頻所示標準動作)
2. 進階要體會"鷹熊鬥志"的神意
3. 終至"拳無拳,意無意"的化境
昔孫祿堂先生有云:"形意拳之道,合於中庸,通於易理。"願習武之人不僅能得視頻中的招式之法,更能參透其中承載的中華武學文化精髓。

(全文共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