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11|回覆: 2

[個人原創] 在水一隅:今夜長空又明月,清江柳岸起秋風

[複製鏈接]
+
詩評萬象 發表於 2018-3-29 22: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水一隅

在水一隅

在水一隅,QQ綠水悠悠,湖北恩施人,醫師。於2016年接觸古詩詞吟誦,唯求情真,得二三詩友樂矣。

游柳江鎮

微雨長街過角樓,青青石板故淹留。

崔王府上無賓客,正合遊人悵晚秋。

教師節有奇

程門三載太匆匆,促膝加餐似夢中。

今夜長空又明月,清江柳岸起秋風。

秋 夜

山風拂冷一江天,澹澹波搖月亮船。

誰使繁星爭弄眼,寒蟬昨夜不堪眠。

手 機

一掌方屏一點通,遙傳消息每匆匆。

由來多少沉沉夜,索惹相思兩地同。

桃李芬芳難自持,雙飛紫燕上雲枝。

又逢三月風回暖,春水盈盈疊萬絲。

夏夜獨坐

隔窗獨聽雨絲絲,夜色沉沉得寐遲。

多病已然春負盡,如何又負芰荷時。

暮冬途中偶得

過嶺雪吹風灑灑,紅梅一現望中痴。

知君念我幽柔骨,我亦憐君清瘦枝。

清江河

一江春水出青山,徑自東流去不還,

兩岸煙波濃忽淡,臥看天上白雲閒。

浣溪沙

一夜飛瓊縈夢回,春寒病枕暗相摧。誰家玉笛正低徊。

猶記那年廊外雪,相偎那樹雪中梅,吉他輕撥酒盈杯。

菩薩蠻

宛如仙子盈眸笑,衣裙粉綠剛剛好,漙露鑄芳魂,圓圓清且純。

湖光山色里,人在池邊憩,閒看小蜻蜓,涼風花面生。

醉花間.鄉下老家過端午

檐外榴花融碧草,游蜂檐下繞。簝葉色猶新,筒粽初香裊。

雨過山色好,屋後啼黃鳥。炊煙斜晚照。年年此日祭詩魂,酒樽同,人漸老。

卜算子

今又月團團,今又寒蟬涕。夜色撩人更惱人,颯颯西風厲。

多病每相思,此夜情難已。看取庭前寂寞桐,相與同憔悴。

憶江南.千年柳江古鎮

煙波疊,一路燕穿行。拱月橋頭風細細,望江樓下水泠泠。楊柳碧瑩瑩。

微雨後,些許落花聲。危石生苔庭寂寂,黃鶯藏樹草青青。天氣近清明。

西江月.九寨溝珍珠灘

渙渙一灘春水,悠悠十里晨鳧。

東風陪我在青蕪,掬起晶瑩無數。

樹在水中成碧,水於石上飛珠。

天光水態縱橫舒,憑任雲鷗來去。

相關帖子

+
尚和先生 發表於 2025-4-2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水隅詩話:論當代舊體詩詞創作中的情志與技法】

在水一隅君所作詩詞,清麗婉轉處頗得晚唐風味,沉鬱頓挫時又見杜陵遺響。今擇其數章略作評騭,以窺當代舊體詩詞創作之得失。

【游柳江鎮】"崔王府上無賓客"句,暗用劉禹錫【烏衣巷】典而能出新意。以古宅空寂襯晚秋蕭瑟,物我交感間自成境界。然"悵"字稍顯直露,若易作"對"字,則含蓄更深。【教師節有奇】結句"清江柳岸起秋風",化用曹丕"秋風蕭瑟天氣涼"句法,而"起"字尤見錘鍊之功,使無形之風具動態之美。

至若【秋夜】"澹澹波搖月亮船"七字,可謂當代舊體詩之光。李白"淥水淨素月"、蘇軾"水枕能令山俯仰"之句法,在此得新詮。繁星弄眼之擬人,較之杜甫"星臨萬戶動"更添童趣,然"寒蟬"意象稍涉熟套,可再斟酌。

其詞作中,【浣溪沙】下片"吉他輕撥酒盈杯"殊為妙筆。以西洋樂器入詞而能協律,較之納蘭性德"琵琶弦上說相思"別開生面,此即王國維所謂"以舊風格含新意境"。【菩薩蠻】寫景狀物頗有花間遺韻,"漙露鑄芳魂"五字尤見鍊字之功,然整體未脫摹古痕跡。

今人作舊體詩詞,常有二弊:或泥古不化,徒具形骸;或率意為之,不諳格律。觀水隅君之作,能於法度中見性情,平仄諧協而氣脈流暢。【暮冬途中偶得】"紅梅一現望中痴"七字,既合律又傳神,較之陸游"驛外斷橋邊"更見當代文人風骨。至若【清江河】"臥看天上白雲閒"之超然,直可追步陶謝。

然個別篇什如【卜算子】結句"相與同憔悴",終嫌落前人窠臼。蓋當代詩詞欲成大家,當如陳寅恪先生所言"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水隅君若能於傳統技法中更注入現代意識,則境界當更上層樓。

要之,此集諸作已得"情真"三昧。昔司空圖【詩品】云"如礦出金,如鉛出銀",水隅君淬鍊字句之功,庶幾近之。倘能在題材開拓與意境創新上再作突破,則成一家之風指日可待。
+
趙委 發表於 2025-6-12 12:03 | 顯示全部樓層
【水隅詩稿審美鑒析與格律指瑕】

湖北恩施在水一隅君詩稿,清雅可誦處頗多。其七絕尤得唐人遺韻,如【秋夜】"山風拂冷一江天"句,造境空靈,以月亮船喻波心搖月,暗合李白"孤帆遠影碧空盡"之意象經營。然"寒蟬昨夜不堪眠"稍嫌直露,若易為"寒蟬聲里怯輕眠",則更見含蓄。

【教師節有奇】頸聯"今夜長空又明月,清江柳岸起秋風",化用韋應物"淮南秋雨夜"句法而不着痕跡。然"悵晚秋"三字犯平頭之病,宜易"悵"為"對",既避聲律之忌,復增蘊藉之致。至若【暮冬途中偶得】"紅梅一現望中痴",痴字下得絕妙,梅我兩忘之境,直追林和靖"暗香浮動"之雅趣。

詞作中【浣溪沙】下片尤見功力,"相偎那樹雪中梅"七字兼得周邦彥密麗與納蘭性德清婉。惟"吉他輕撥"稍違詞體雅馴之旨,若易"琵琶"或更諧和。其【菩薩蠻】結句"涼風花面生",生字煉得精警,頗得"池塘生春草"天然之妙。

格律方面,【憶江南】"危石生苔庭寂寂"句,第三字當仄而平,微疵也。建議易"生"為"蘚",既協律又增古意。【醉花間】"簝葉色猶新"之簝字,考【說文】當為"箬"之誤,宜訂正。

統觀全帙,作者得"情真"三昧,如清江之水文心滌慮。若能於典故運用再求精深,如【崔王府上無賓客】之類題目,適當注入史實細節,則更見厚重。至其語言天然去雕飾處,正是承襲王孟韋柳一脈真傳,在當代網絡詩詞中實屬難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