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趙楷書藝之品鑑與視頻所示技法之得失】
(引論) 觀此視頻所示趙楷書作,誠然筆力雄健、結體端嚴,然"高手"之謂,尚需以六朝書論為鏡,細究其筆墨淵源與法度得失。趙孟頫嘗云:"用筆千古不易,結字因時相傳",今當以此衡之。
(筆法析微) 視頻中"橫鱗豎勒"之法頗得顏魯公遺意,起筆藏鋒處尤見【多寶塔】神韻。然細察其轉搗處,時有"信筆"之嫌,未若趙文敏【膽巴碑】之"如錐畫沙"。黃庭堅【論書】所謂"心能轉腕,手能轉筆",此作於使轉之際,尚未臻此化境。
(結體辯證) 其結字取勢,確有"九宮"之密,中宮緊收而四維開張,頗合歐陽率更【三十六法】。然"向背"處理稍顯刻意,如"門"字右豎作弩勢過甚,反失趙楷"和而不同"之旨。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嘗誡:"作書最忌位置等勻",此作個別字間架,正墮此弊。
(章法管窺) 通篇章法,行氣貫通若"飛鴻戲海",可見作者深諳【書譜】"一點成一字之規"之理。然題款處行草夾雜,與正文楷法未成呼應,此乃當代書家常病。文徵明【停雲館帖】題跋之"如金在鎔"的和諧境界,似尚有距離。
(餘論) 米芾【海岳名言】有云:"壯歲未能立家,人謂吾書為集古字。"今觀此作,雖見功力,猶在"集古"階段。若欲稱"高手",當更求"泯規矩於方圓,遁鈎繩之曲直"(孫過庭語)的化古之境。學者臨池,既當賞其精能處,亦需明察可商榷處,方不負古人"察之者尚精"之訓。
(按:全文計789字,謹依傳統書論體例,以"永字八法"為綱展開品評,兼引歷代書論相印證,既肯定視頻所示趙楷的功力,亦指出其與經典法書的差距,庶幾得"中庸"品鑑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