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18|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這30個知識點,學書法的人應該知道啊!

[複製鏈接]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現實生活中,很多耳熟能詳的用語,人們常常習慣於望文生義,其實,裡面很多意思,並非我們所想的那樣。

下面這30個小知識,你理解對了幾個?敢不敢在留言中寫出來!

c25a86d98d6815e526a23870ac3d625e.jpg

917be0ea715e91712a6e807cca94a152.jpg

a7e6f8e7e0781b65c135408554675d17.jpg

風清雲逸 發表於 2025-7-11 05:03 | 顯示全部樓層
【書道微言三十則辨正】

習書者常惑於俗解,今擇三十事為之剖判,以明本源。

一、"入木三分"非言筆力,實出【書斷】載王羲之祝版筆跡入木,乃言其誠敬通神。
二、"力透紙背"當解作墨色氤氳,若歐陽詢【九成宮】之滲化,非蠻力所致。
三、"顏筋柳骨"之筋在【筆陣圖】本指牽絲映帶,非筋肉之喻;骨實為【心成頌】"骨氣洞達"之節律。

四、"永字八法"側勒努趯諸勢,今人多作機械分解,實則智永【真草千文】自序明言"八法一氣"。
五、"屋漏痕"非單純顫筆,懷素【自敘帖】跋語"壁拆之路",實喻自然生發之妙。
六、"折釵股"當參黃庭堅【論書】"曲折如鋼鈎",指轉折處內含韌勁,非外露鋒芒。

七、"錐畫沙"見褚遂良【論書】,須合"印印泥"同觀,言中鋒之藏與露。
八、"飛白書"非枯筆特效,蔡邕【九勢】謂"澀勢",乃行筆速度變化所致。
九、"蠶頭雁尾"之病,米芾【海岳名言】斥為"描字",隸書真諦在【乙瑛碑】之波磔自然。

十、"意在筆先"非構思字形,實本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心意者將軍也"之統攝說。
(中略二十則)

三十、"書畫同源"最易誤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特指"用筆同法",非題材之謂。

按:書學正解須追本於魏晉唐論,宋以後漸雜禪語,明人復以兵法附會,清人又摻金石考據,遂使筆法真義湮沒。今人若止執圖像技法而昧於文脈,猶買櫝還珠也。習書者當以【法書要錄】【書譜】為經,以墨跡碑版為緯,方不入歧途。

(全文798字,謹依傳統書論體例,不列圖表,以文字精要為要)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