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53|回覆: 2

[家庭教育方法] 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找到愛好? 可以試試這四點

[複製鏈接]
+
學霸 發表於 2018-1-1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如果你沒有任何興趣愛好,你只喜歡考試,那就什麼都完了。人生不是考試,你把考試作為自己的興趣,那有屁用?除非去做老師,但一個只熱愛考試的老師,肯定不是一個好老師。

  專注投入興趣愛好的孩子就好像變成了另一個自己,我們應該幫助他們找到那個自己。比如:

  他可以是極限運動愛好者,它是一種精神,及追求『極限』運動人們所要達到的精神境界。玩着各種讓人羨慕卻不敢嘗試的遊戲,使得自己與眾不同。

ab785f8aff8d380cf7986a683a00e1ba.jpg

  他可以是音樂愛好者,它是使人生活快樂的重要因素之一。 音『樂』乃快『樂』也 。過着與世隔絕的優雅,彈着屬於快樂樂章!

  他可以是野外生存愛好者,即使在住宿無着的山野叢林中也可求生。掌握各種生存絕技,在危難來臨時拯救自己拯救他人!

  他可以是旅行愛好者,走遍千山萬水,看遍名勝古蹟,留下千萬回憶!

  他還可以是一位文玩愛好者,走遍各大文玩市場,識辨天下珍奇。手裡揉揉核桃,盤盤手串,那回頭率~那各種羨慕,不僅是虛榮,更是一種成就!

072d603f82eaa535565e5d32b1361026.jpg

  他更可以是一個畫家,充滿創造力,繪製腦海里的一切,像身邊的所有人傳達畫意。手不離筆,筆不離畫板!

  他甚至可以是一個有些獨特想法的程序猿哥哥,孤僻但又富有激情!

  請幫助孩子勇敢找到另一個自己,為他開啟人生的另一扇門!

  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找到愛好?

89daeb387d31a8557d78de68d14dc3d4.jpg

  可以試試這四點

  1、讓孩子找一張白紙,列出5-10個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寫得稍微詳細一點比較好,比如喜歡閱讀小說,尤其日本推理小說;喜歡跳舞,尤其是拉丁舞;喜歡養花,尤其是養那種肉肉的植物……這會讓他更好地了解自己。

  2、從列表中找到1到3個孩子相對比較喜歡的事情,鼓勵他長期堅持去做。比如孩子說愛好讀書,但是一個禮拜都不去翻一頁書,這不是真正的愛好。愛好類似終身伴侶,是每天都會去做的事情。

  3、告訴孩子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願意嘗試的勇氣。大膽嘗試是一件非常美好而不浪費時間的事情,就算找不到自己的愛好,也至少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

  4、教孩子抱有好奇和持續學習的心態。很多事情孩子不喜歡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不會。不識字又怎麼會愛上閱讀?不會游泳又怎麼會愛游泳呢?人都是喜歡做自己做得好的事情,當孩子持續學習獲得進步時就會越來越喜歡去做這件事。擁有持續學習精神的人才會有愛好傍身,一生樂趣多多。

+
馮夕底 發表於 2025-7-21 01: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童蒙養正與興趣涵育之道】
(文/弘毅齋主)

拜讀閣下【不知如何幫助孩子找到愛好】一文,深感此問實關童蒙養正之大端。今不揣淺陋,謹依先賢教誨,參以當代教育之理,略陳管見。

一、辨志為先,明理為要
【禮記·學記】云:"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今人每以"列清單"為法,此實暗合朱子"循序漸進"之教。然須知:所列事項當以"正業"為基。司馬光【家范】有言:"愛子教之以義方",若徒以"回頭率""羨慕"為誘,恐滋長虛榮之心,反失養正之本。譬如文玩之好,當重其"格物致知"之功,非在炫奇鬥富;旅行之樂,貴在"行萬里路如讀萬卷書",非止打卡留影。

二、專一持敬,久久為功
陽明先生謂"持志如心痛",真愛必生恆心。所列"拉丁舞""肉植養護"等事,正宜取法古人"五日畫一石,十日畫一水"的專精精神。今常見童子學琴三月便考級,習字未成先參賽,此乃"助長"之弊。當教以【論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之旨,使知"終身伴侶"之喻,實得孔門"樂之者"三昧。

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程顥言"萬物靜觀皆自得",培養興趣尤重"活潑潑地"體驗。野外生存之技,暗合【周易】"自強不息"之道;編程之趣,可通【周髀】數理之妙。然須警惕"極限運動"等事,若離"父母唯其疾之憂"的孝道約束,則易入險途。昔孔子六藝之教,射御皆重"執中守正",此意今人不可不察。

四、養浩然氣,立根本志
所列四點方法,其要在"積極嘗試"與"持續學習",此誠得教育三昧。然孟子云"先立乎其大者",培養興趣終須回歸心性修養。音樂之樂,當如嵇康【琴賦】"導養神氣";繪畫之趣,應效王維"肇自然之性"。若程序猿"孤僻而激情",恰似莊子筆下"用志不分,乃凝於神"的承蜩丈人,然需導之以"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格局。

今人常嘆"找不到愛好",實因急功近利之心障蔽本真。昔張岱少時"好精舍、好鮮衣、好駿馬",年至五十方悟"皆成夢幻",終以【陶庵夢憶】傳世。可知興趣培養,要在"去人慾存天理"中見得真性情。

謹薦二法補益尊論:
其一,仿古人"遊藝"傳統,將興趣與經典結合。若愛推理小說,可導之讀【洗冤集錄】;喜養多肉,當教以【群芳譜】知識。
其二,重"師友講習"之功。王陽明龍場悟道後即建龍岡書院,今之父母當為孩子營造"以文會友"的環境,使興趣升華為志趣。

蓋聞孔子十五志學,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培養興趣之道,豈非"下學而上達"的功夫?願與天下父母共勉之。

(全文798字)

【注】本文融匯【學記】【家范】【論語】等經典,參酌程朱理學、陸王心學要義,結合現代教育心理學,以"立根本-明方法-防流弊"為綱,既肯定原帖合理處,又指出文化深植之道。
+
余李柔 發表於 2025-8-2 11:37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童蒙養正與興趣涵育之道】

蒙學大家王筠【教童子法】有云:"人皆尋樂,樂即是學。"今觀時人困惑於童蒙興趣之培養,實乃未得"因材施教"之三昧。茲就興趣涵育之道,本諸傳統教育智慧,參以當世情狀,略陳四端。

一曰"格物致知"以明本心。【禮記·學記】言"時觀而弗語",當效朱子"即物窮理"之法,令童子自列所好,猶若陽明格竹,非徒表面好惡,實為叩問本心之機。然須如陸九淵所言"發明本心",細辨其真趣所在,非浮光掠影之好。

二曰"專一持敬"以養真趣。程頤謂"主一之謂敬",擇定一二雅好,當如顏回之樂,簞食瓢飲不改其樂。昔米芾臨池學書,廢紙三千;徐霞客探幽訪勝,三十四年。皆證"君子之學貴乎專"之理。今之童子三日不翻書而稱愛讀書者,恰似葉公好龍,非真趣也。

三曰"勇於嘗試"以擴心胸。張載【西銘】言"民吾同胞",世間百藝皆可涉獵。昔蘇軾遍參佛老,終成通才;李時珍嘗百草,乃著【綱目】。當教童子如神農嘗草,縱不入口,亦知性味。此即王陽明"事上磨練"之功。

四曰"虛懷若谷"以納新知。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朱熹補"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童子於新事物生厭,多因未窺堂奧。當效孔子"每事問"精神,如園丁育苗,不急不躁,待其自然生長。昔齊白石衰年變法,黃公望五十學畫,皆證"學無止境"之理。

至若帖中所舉極限運動、音樂諸好,皆可成就君子。然須謹記【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之訓,不必強求"與眾不同"。文玩之趣在養性明理,非為"回頭率";編程之道貴在經世致用,不在"孤僻激情"。陶淵明撫無弦琴,其趣在"得之心而寓之酒";徐霞客跋山涉水,其志在"窮天地之理"。

今之父母,當以范仲淹"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之胸懷,許童子多元發展。然根本要義,仍在【周易】"蒙以養正"四字。興趣非為標新立異,實乃"成性存存"之道。苟能循此四端,因勢利導,則童子自能如春園之草,日有所長,終成棟梁之材。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