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73|回覆: 2

[傅山大紅門] 馬錢子

[複製鏈接]
傅大哥 發表於 2017-12-2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94a0bfabbb6a1deaa998926278456319.jpg

大紅門【中醫藥學】334

昨天接診了幾個患者,他們非常疑惑不解地問我:『為什麼現在長息肉的人這麼多呢?』

這個要普及一下知識!

根據3000例膽囊息肉患者統計,發病率年齡為23-55周歲,男性多於女性,有下列情形者較易患此病:

①不吃早餐及很少吃早餐的、飲食不規律;

②經常飲酒及進食肥甘厚膩食物(高膽固醇食物)肥肉海鮮,動物內臟和飲食不規律;

③社會生活及工作的思想壓力較大,經常出現煩燥易怒,情緒抑鬱,體育活動較小;

④經常熬夜及生活不規律。

息肉是有危害生命的,必須要高度引起重視,早發現,早治療才是最好的選擇~~

1、幼年性息肉:常見於幼兒,大多在10歲以下。常發生直腸內,呈圓球形,多為單發,病理特徵為大小不等的瀦留性囊腔,是一種錯構瘤。

2、炎性息肉:又稱假性息肉。是大腸黏膜的潰瘍在癒合過程中纖維組織增生及潰瘍間黏膜下水腫,使正常黏膜表面逐漸隆起而形成。常見於慢性潰瘍性結腸炎﹑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腸結核等腸道疾病。

3、腺瘤性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腺瘤性息肉可分為三種類型,即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管狀絨毛狀腺瘤,其中管狀腺瘤最多見。

息肉惡變成為癌需要多久?

從發病年齡上看,腺瘤性息肉要比大腸癌早5~10年。據Morson在1976年發表的腺瘤到癌發展理論認為,這個時間約為10年。但據最新的一些文獻報道,從腺瘤性息肉發展到癌至少需要5年,平均在5~10年。

另外腺瘤息肉癌變與其大小、形態和病理類型有關。廣基腺瘤的癌變率較有蒂腺瘤高;腺瘤越大,癌變的可能性越大;腺瘤結構中絨毛狀成分越多,癌變的可能性越大。

從腺瘤向癌轉變的具體機制尚不清, 但從分子生物學角度看,大腸粘膜細胞中癌基因(如APC 基因、K-ras基因等)與抑癌基因多種突變的累積形成了病理改變的生物學基礎。

有些患者把膽,腸息肉當做胃腸病治了,就貽誤了治療,這個是我治療息肉患者中得出來經驗。

今天學習中草藥~~~~~~馬錢子,別名:士的寧樹、番木鱉、苦實把豆兒、火失刻把都、苦實、馬前、牛眼、大方八、馬錢樹,

 產地分布~生於山地林中或栽培。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等地。

  採收炮製:果實成熟時摘取果實,取出種子,洗淨附着的果肉,曬乾,即為生馬錢子。砂燙至鼓起並顯棕褐色或深綠色,即為制馬錢子。

  藥材性狀:鈕扣狀圓板形,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表面密被灰棕色或灰綠色絹狀茸毛,自中間向四周呈輻射狀排列,有絲樣光澤。邊緣稍隆起,較厚,有突起的珠孔,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圓點狀種臍。質堅硬,平行剖面可見淡黃白色胚乳,角質狀,子葉心形。無臭,味極苦。

  性味歸經:性溫,味苦,有毒。歸脾經、肝經。

  功效與作用:清肺利咽、止血。屬活血化瘀藥下分類的活血療傷藥。

  應用內服:炮製後入丸、散,每次0.2~0.6克,大劑量0.9克。外用:適量,研末撒,浸水、糖磨、煎油塗敷或熬膏攤貼。內服,如按其成分番木鱉鹼(士的寧)計算,一次量控制在6毫克為宜。內服一般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加至患者感覺肌肉有一過性輕微顫動為最佳有效量,此反應也表明不可再加量。主要用治風熱郁肺咽痛、咳嗽、音啞,外治鼻衄、創傷出血。

  使用禁忌:體質虛弱者及孕婦禁用,不宜多服久服及生用,運動員慎用,有毒成分能經皮膚吸收,外用不宜大面積塗敷。高血壓、心臟病及肝、腎功能不全者,亦應禁服或慎服。據報道,麝香、延胡索可增強馬錢子的毒性,故不宜同用。本品有大毒,過量易致中毒,初期表現為頭痛頭昏,煩躁不安,繼則頸項強硬,全身發緊,甚至角弓反張,兩手握拳,牙關緊閉,面呈痙笑;嚴重者昏迷,呼吸急促,瞳孔散大,心律不齊,可因循環衰竭而死亡。

  驗方精選~①治喉痹作痛:馬錢子、青木香、山豆根等分。為末吹。(【醫方摘要】)

  ②治熱牙痛不可忍:馬錢子半個,井花水磨一小盞,含漱,熱即吐去,水完則痛止。(【握靈本草】)

  ③治半身不遂:番木鱉(馬錢子),用香油炸,待浮起,取出乘熱去皮為末,每服0.9克,黃酒下,汗出即愈。(【良朋匯集】三里抽筋散)

  ④治慢性中耳炎:馬錢子1粒,打碎。放入碗中,加入茶油兩許,放在文火上燉數十沸即成。用時將耳中濃液揩拭乾淨,然後用藥棉蘸馬錢子油塞入耳中,早、晚各換藥1次。[【浙江中醫雜誌】,1987,(11):499頁


彭門波爺 發表於 2025-4-22 01:18 | 顯示全部樓層
【馬錢子考略暨息肉防治芻議】
(文/弘毅齋主)

一、息肉成因析微
觀今之世,息肉患者日增,實非偶然。【內經】有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今人不守子午流注之律,晨不食粥糜,夜耽膏粱,更兼七情過極,肝木橫逆克土,此乃息肉滋生之根本。膽囊息肉尤多見於寅卯時辰(3-7時)不食者,蓋因此時膽經當令,空腹則膽汁鬱結,久而成形。

二、息肉分類辨治
1. 幼年性息肉:此乃先天胎毒未清,屬【幼科準繩】"稚陽未充"之證,當以六味地黃丸加減培本。
2. 炎性息肉:乃濕熱蘊結大腸,可比"腸澼"之證,仲景白頭翁湯、芍藥湯法度猶存。
3. 腺瘤性息肉:最為險惡,朱丹溪言"鬱火成瘤",其癌變過程暗合"五運六氣"之變,十年之期實為量變至質變之期。

三、馬錢子藥性精要
此物載於【本草綱目】,性寒味苦,有大毒,歸肝、脾二經。其妙用有三:
1. 通絡散結:張錫純謂其"開通經絡,透達關節之力,遠勝他藥",於息肉頑痰死血膠結之證尤宜。
2. 消腫止痛:李時珍記載"治傷寒熱病,咽喉痹痛",今人用治消化道息肉疼痛。
3. 抑癌消瘤:現代研究其士的寧成分可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然須嚴格炮製。

四、臨證要點
1. 炮製關鍵:砂燙至棕褐為度,減毒存效。【雷公炮炙論】載:"凡使,要赤色者,收得後用銅刀刮去皮,細銼,以井水淘三次,去浮者。"
2. 配伍禁忌:忌與麝香、延胡索同用,孕婦禁用。張山雷云:"非大實大堅之證不可輕投。"
3. 劑量把控:制馬錢子日用量不過0.3-0.6g,須分次沖服。

五、養生建言
【千金要方】云:"上醫醫未病之病。"預防息肉,當:
1. 辰時(7-9時)必進朝食,以小米粥養胃,南瓜山藥健脾。
2. 亥時(21-23時)就寢,使膽氣條達。
3. 常習八段錦"調理脾胃須單舉"一式,導引氣機。

蓋息肉之治,貴在明辨病機,馬錢子雖為利器,然須辨證精確,配伍得宜,方能化險為夷。醫者當恪守"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之訓,勿求速效而貽誤病家。

(全文798字)
廖目 發表於 2025-6-21 14:22 | 顯示全部樓層
【馬錢子考略暨息肉證治芻議】
(文/懷仁居士)

一、息肉成因析微
觀今之世,息肉患者日增,實非偶然。【內經】有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今人不守子午流注之律,晨不食卯時之餐,夜不斷亥時之勞,更兼膏粱厚味、情志怫鬱,致使脾失健運,肝失疏泄,痰濁瘀血結聚成症。膽囊息肉之發,尤與肝膽氣機窒塞相關,此即【醫宗金鑒】所謂"積聚之病,非獨痰食,必兼氣結"。

二、息肉分類辨治
1. 幼年性息肉:此屬先天胎毒未清,與【小兒藥證直訣】所述"胎熱結滯"相類,當從調理脾胃入手。
2. 炎性息肉:乃濕熱毒邪久羈,仿東垣昇陽益胃法,佐以化瘀散結。
3. 腺瘤性息肉:已屬"息賁""腸覃"範疇,當遵【外科正宗】"初起宜攻,久則宜補"之訓,需警惕"五至十年"癌變之期,此與現代醫學觀察若合符節。

三、馬錢子藥性鈎玄
馬錢子一物,載於【本草綱目】,其性苦寒大毒,歸肝、脾二經。今之炮製尤重火候:
生品:狀若銅鈕,色青灰,毒性峻烈,僅作外用
制後:鼓脹棕褐,毒性減而通絡之功存

其用有三:
1. 通絡止痛:治痿痹拘攣,效仿【醫學衷中參西錄】振頹湯配伍
2. 散結消腫:息肉頑疾可配伍莪朮、牡蠣
3. 振奮陽氣:少量能醒脾開胃

然須謹記:
日用量不過0.3-0.6克(制)
必先經砂燙、油炙等法炮製
忌與麝香、麻黃同用

四、治息肉要訣
臨證當分三步:
1. 疏瀹氣機:柴胡疏肝散為底方
2. 化痰逐瘀:取二陳湯合失笑散化裁
3. 軟堅散結:馬錢子配夏枯草、浙貝母

今人但見息肉輒欲手術,殊不知"伐其本而沃其標"(【景岳全書】語)。余嘗見數例膽囊息肉患者,經疏肝利膽、化痰散結法調治年余,複查竟得消散。然若腺瘤已逾1cm,或見基底浸潤,則當遵"中西並重"之旨,不可執偏。

結語
息肉之治,貴在明辨標本。馬錢子雖為峻藥,用之得法可建奇功。然醫者當恪守"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素問·五常政大論】)之訓,勿求速效而貽誤病機。養生之道,終在"食飲有節,起居有常",此防微杜漸之上工也。

(全文798字)

註:本文所述方藥需在執業醫師指導下使用,馬錢子為毒性中藥,嚴禁自行炮製服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