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92|回覆: 2

[中醫入門] 泡的到底是陳皮還是橘皮?什麼都不知道就敢喝?!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7-11-2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黃 中醫 性命 心靈

秋冬季節,橘子大量上市,大家想必都吃過了吧?手機上早有流傳說一個桔子渾身是寶,相當於5味藥,生吃橘子潤腸通便,橘皮泡水開胃醒腦,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血管……總之每天吃上3個橘子比吃營養品靠譜!

27b599eeca619dac2b5dca9a85e24e21.jpg

於是呢,我們不但吃橘子,咱們把橘子吃完了,皮留下來,然後橘皮洗一洗,用來泡水喝,多數人是認為這樣可以達到上述功效:反正陳皮泡水也是古法裡邊的嘛,這個橘子差不多了呀!

而事實上鮮橘皮和陳皮的差距卻是很大的,雖然這個陳皮的確是橘子皮陰乾出來的,但是少了這一道中藥的炮製工序(陰乾)直接用鮮橘皮泡水,不但是不健康的,還是有危險的。

陳皮不等於鮮橘皮

少了一步,沒有功效

我們不知道最開始是誰讓大家用鮮橘皮泡水的,但這個人肯定是不懂中藥炮製學的。

你可能有這樣的感覺,鮮橘皮泡水有點兒發苦,得加上一點蜂蜜才能調和味道,如果長期吃可能還會有噯氣的情況出現,而陳皮泡水卻不會?這就對了。這是因為:

1.新鮮的橘皮中含有揮發的油,容易對咽喉、食管、消化道黏膜等造成刺激,頁會覺得發苦。

2.這一點是屬於不可控的,就是不少商家為了讓橘子看起來新鮮漂亮,會選擇打蠟。如果是非食用蠟,那麼用新鮮橘皮泡水就會發澀,而且還不利於健康。

而陳皮,經過2~3年的晾曬、陰乾,使橘皮表面農藥殘留大大降解,而且也沒有了揮發性的油,這時就開始自帶理氣化痰、止咳、止吐等作用了~

怎麼辦呢?如果又想獲得開胃醒腦,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血管的作用,又不想用鮮橘皮刺激腸胃怎麼做?答案是:自己陰乾陳皮呀!!!!!

陳皮降胃氣、燥濕化痰、有益腸胃健康;但是脾虛之人只用陳皮,效果是大打折扣的,脾胃互為表里經絡臟腑,還需要升脾健脾方可,效果很不錯呦:

三蒸三曬陳皮

能自制

  1. 挑選成熟的桔子,不要帶青色。用鹽水浸泡一會,打臘的桔子用牙刷沾牙膏刷乾淨,再用清水清洗乾淨,最好是買沒打蠟的橘子(長得醜點沒關係)

f4d2ed68e2be896ca185d090d61e3103.jpg

2.洗淨的桔子晾乾水分,剝下桔子皮,白色向上,放在通風有陽光地方完全曬乾。(我只是做了個造型,一定要放在有陽光,通風的地方曬)

2029d6a28432ce525bfd0df8ef38678d.jpg

3.曬乾的桔子皮放入蒸鍋,水開後蒸約10分鐘,蒸透的桔子皮再次曬乾。

11c09e1093457330835299cc1251f00f.jpg

4.依同樣的方法,再蒸,再曬兩次。(蒸過的桔子皮顏色會變的,已經有陳皮的樣子了)

40d761ee4900aa3ec1a3e541b04e431d.jpg

5.待桔子皮完全曬乾後密封保存(如果沒有完全曬乾或者陰乾透會長霉),交給時間,讓它緩慢發酵,產生更多的藥用成分。

9569a24289b1506716473b3e98f9eec4.jpg

注意:雖然這樣自己做的陳皮可能不會發紅(畢竟是自己自製的),但是平常吃吃調理是夠的(注意別長了霉點)如果是治病還是建議大家去買藥房裡那種專業炮製的陳皮~

陳皮的用處

7e23e22c92040cc22043a3e7ad3849f1.jpg

陳皮入茶:受寒咳嗽的時候可以濃濃的喝一大杯,身體微微出汗時躺被子裡暖暖的睡一覺,醒過來身體就輕鬆了。陳皮老少皆宜,溫養怡神。

陳皮入菜:陳皮是大廚手中不可或缺的一劑調味品。陳皮調製的菜品,帶有陳皮的芳香,可驅除腥味。

陳皮入糖水:這樣煮出來的糖水,哪怕不加其它調料都能一口氣吃三碗。糖水粘稠,一口送至嘴邊,清香的陳皮味已經讓人陶醉,再輕啟朱唇,一口吃下,神清氣暢。

陳皮入湯:這個做法,可以說是中國人經典的煲湯方式了。特別是冬天,在養生大補湯中,加一味陳皮,整個感覺瞬間提升。如此的熱湯,在冬天的夜晚喝下,可得一夜舒心暢快。

鮮橘皮的用處

橘子皮也不是一無是處啦,它的用處除了泡水之外,還是很多的。

1、去除食物腥味

雖然新鮮橘皮不適合泡水,但可以洗淨之後用於煮肉、煲湯,少量使用,去腥增香。

2、去除衣櫃異味

曬乾的橘皮可以是衣櫃內的清新劑,也可以是衣櫃內的乾燥器。

3、去除冰箱異味

只要將新鮮橘皮放在冰箱即可,每隔一段時間換一換。還可以放在微波爐內加熱,去微波爐異味。

4、幫助睡眠

聞一聞橘皮的清香味,有助睡眠作用。

5、去污作用

用新鮮的橘皮蘸食用鹽或小蘇打,可以去除陶器、瓷器和玻璃表面的污漬。

好了,橘子和陳皮,雖然是近親但卻很不一樣,記得提醒所有的好朋友!

精選艾絨、飴糖、東北人參、懷姜枸杞棗膏、消痰橘紅、九制黑芝麻、玉靈膏、消痛黑膏藥、黑薑糖、優選艾柱艾條、特製加粗氣海神針,歡迎訪問岐黃養生小店,點擊閱讀原文

熊此方 發表於 2025-4-23 05:53 | 顯示全部樓層
【橘皮與陳皮辨微】
(按:此篇當以硃筆批點,仿古人箋注體例)

一、名實考辨
【本草綱目】載:"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溫能和。"然今人每將鮮橘皮與陳皮混為一談,此大謬也。陳皮者,必以廣陳所產為道地,經"陳久者良"之炮製,方得【神農本草經】中品之譽。鮮橘皮其性峻烈,含揮發之油(現代所謂檸檬烯、芳樟醇等),【食療本草】明言:"生橘皮多食傷氣",此正與今人飲後噯氣相合。

二、炮製要義
古人制陳皮有三重玄機:
1. 時:須歷三載寒暑,使燥烈之氣漸化醇和。張仲景用陳皮必注"陳者",此非虛文。
2. 法:三蒸三曬非徒去水,實乃水火既濟之功。一蒸去其悍,二蒸化其滯,三蒸成其柔。
3. 地:梅雨時節需入瓮密封,仿古法"九制"之理,使陰陽二氣交蒸。

三、誤用危害
今人急功近利,以鮮橘皮代陳皮,其害有三:
1. 農殘為患:柑橘栽培多用保果之劑,鮮皮浸泡反使毒物析出。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早有"新采者有毒"之誡。
2. 蠟毒潛藏:商人以工業蠟飾表,此物入水如鴆羽沉杯,久服損肝。
3. 氣機逆亂:鮮皮辛散太過,李東垣謂"胃氣本虛而復散之,是謂虛虛",故見泛酸脹滿。

四、自製真訣
欲得真陳皮,當遵古法:
1. 選材:取霜降後黃岩蜜橘,其皮腠理細膩。朱丹溪云:"皮粗者氣薄,不堪入藥。"
2. 潔治:以海鹽炒燙擦洗,既去蠟垢,又合"鹽制潤下"之理。
3. 陰乾:懸於穿堂風處,忌暴曬。【炮炙論】云:"日曝則氣泄,陰潤則味全。"

五、配伍精要
單用陳皮終是偏鋒,須佐以:
脾虛者配炒白朮,取"枳術丸"升降相因
痰濕者佐茯苓塊,暗合"二陳湯"機括
氣鬱者加玫瑰花,效法【韓氏醫通】疏肝和胃之旨

(按:今人但知橘皮一味,卻不知【聖濟總錄】載陳皮用法凡四十九變,用時須辨寒熱虛實。)

結語
橘井泉香,本是濟世良物;誤用鮮皮,反成伐性斧斤。吾輩當效法古人"修合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之誠,慎辨藥食真偽,方不負岐黃正道。

(全文共798字,依【千金要方】"簡而當"之訓,去浮辭而存精要)
半日閒 發表於 2025-5-10 17:08 | 顯示全部樓層
【橘皮與陳皮辨微:兼論炮製要義與養生之道】

今人每以鮮橘皮代陳皮泡飲,此誠如以生附子入藥,未諳炮製之妙而妄用,豈非取禍之道?余觀此帖所論甚善,然猶有未盡之處,今試為諸君詳辨之。

一、物性本源之辨
橘皮者,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之果皮也。然【本草備要】明言:"陳皮,廣產為勝,陳久者良。"鮮橘皮性烈而辛散,含揮髮油量高達2%-3%,其中檸檬烯等成分可刺激黏膜,此即飲者覺苦、噯氣之由。而陳皮經"陳久則烈氣消,無燥散之患"(【本草綱目】),其黃酮類化合物隨陳化遞增,方顯理氣健脾之效。二者雖同源,實有雲泥之別。

二、炮製要義發微
所謂"三蒸三曬",實為古法"九制"之簡化。考【雷公炮炙論】載:"橘皮須去白膜,銼細,用生薑汁浸一宿,曬乾用。"今人自製當謹記:
1. 擇時:秋後霜降前采者為佳,此時精油飽滿
2. 淨制:當以竹刀刮去白瓤(橘白),此物性滯生濕
3. 陳化:陶罐貯於陰涼通風處,定期翻檢防霉
尤需注意者,現代柑橘多施農藥,鮮皮殘留量可達果肉5倍有餘,非經年陳化不可盡除。

三、養生應用指要
陳皮之用,貴在配伍:
• 脾胃虛弱者,當配炒白朮(如異功散)
• 痰濕壅盛者,伍以半夏(如二陳湯)
• 氣滯腹脹者,佐以木香(如香砂六君子湯)
單味久服,猶執一偏,非中和之道。帖中所言"三蒸三曬"法雖可急用,然終不及自然陳化者性味醇和。昔年蘇頌【本草圖經】特標"以陳久者入藥",此中深意,不可不察。

今人但知橘皮有益,不究藥性本源,猶盲者捫象,各執一端。願諸君明辨物性,參詳古法,庶幾不負"上藥養命"之旨。若欲速效,寧取市售道地廣陳皮(新會產為佳),勿以鮮皮貿然代茶,此誠保身之要道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