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07|回覆: 1

[中醫入門] 8個不健康的生活習慣!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7-1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黃 中醫 性命 心靈

1.餓了才吃

許多朋友在生活中不能按時就餐,或者是不到餓的時候不吃飯,理由就是不餓還有的朋友常常是幹完活再吃飯,這都是不科學的食物在胃內的停留只有4-5小時,等我們感到飢餓時,胃口早就排空了這時,胃粘膜就會被胃液自我消化,引起胃炎或者消化性潰瘍,還能削弱人體的抗病能力。

2.渴了才喝

有的朋友平時沒有喝水的習慣,一定要等到口渴的時候才喝水其實,在我們感到渴了的時候體內已經是嚴重缺水了這時候再補充水分,已經是為時晚矣水是生命之源,在人體的代謝過程中比食物還要重要生理學家告訴我們,每個成年人,每天需要1500---2000毫升左右的水,早晨起床後,或者飯前一小時,喝上一杯水,對身體是大有好處的水不僅可以洗滌胃腸,還能幫助消化,促進食慾調查顯示,有經常飲水習慣的人,便秘和結石的發病率,明顯低於不經常飲水的人飲水還對預防心肌梗塞和中風等疾病有積極的作用。

3.累了才歇

累了才休息,是從老祖先那裡傳下來的,有許多朋友一生都是這樣做的這些朋友以為只有感到累了,才應該去休息其實,在感到累了的時候已經是身體相當疲勞了過度的疲勞容易積勞成疾,使人體免疫能力降低,使疾病乘虛而入不論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在連續工作一段時間以後,都要進行適當的休息。

4.困了才睡

有些朋友以為只有在感到困了的時候,才應該去睡覺事實上,睏倦是大腦相當疲勞的表現,不應該等到這時再去睡覺,按時就寢的好習慣,不僅可以保護大腦,還非常容易入睡,提高睡眠質量,減少失眠的發生人的一生中大約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是人體新陳代謝的生理過程保證定時睡覺,保證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7小時,才能維持睡眠生物鐘的正常運轉。

5.急了才便

很多朋友只有在大小便感覺非常明顯了,才去上廁所甚至有便也不解,寧願憋着這樣做,對健康是極為不利的大小便在體內停留的時間長了,非常容易引起便秘,或者使膀胱過度充盈糞便和尿液中的有毒物質,不斷被人體重新吸收,非常容易導致自身中毒因此,養成按時大小便的習慣,可以減少痔瘡便秘和大腸癌的發病機會。

6.胖了才減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有肥胖傾向的朋友是越來越多了許多專家認為,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進食過量,營養過剩和缺乏運動許多朋友在肥胖之後,花掉了許多錢,花費了許多時間去減肥,這是非常不合算的實際上,目前的任何減肥手段都是十分有限的因為事後減肥不如事前預防,我們完全可以在體重超標之前就加以預防比如控制和調整飲食,防止暴飲暴食,加強體育鍛煉等等。

7.病了才治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健康醫學也是把預防作為第一道防線等到疾病已經上了身,就已經對身體造成了危害,這時再去治療,花費的成本可能是巨大的其實,疾病在形成之前都是有信號的,我們常說的亞健康狀態就是信號一旦進入亞健康狀態,就要引起注意還有許多疾病,光靠自我感覺是很難早發現的,只有定期去醫院進行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進行早期治療有相當一部分朋友,平時自以為沒有病,到醫院一檢查就發現了毛病一些肝炎肺結核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包括許多癌症在常規的檢查中也能及早發現可見,無病也求醫,堅持定期去醫院體檢對中年朋友是多麼重要。

8.老了才鍛煉

在每天晨練的人群中,我們稍稍留心就會發現,參加晨練的大多是老年人,很少有中年朋友許多中年朋友,在主觀上沒有主動鍛煉的意識正因為如此,一些疾病過早地發生在中年朋友的身上什麼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越來越年輕化,在中年朋友中脂肪肝的患病率更是多的驚人這都與中年朋友不參加鍛煉,吃得過多,經常抽煙喝酒有直接的關係。

事無巨細 發表於 2025-4-8 00:48 | 顯示全部樓層
【養生八忌箴言:從看現代生活誤區】

引言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有言:"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今觀時人生活習慣,多違逆養生之道,今擇其八端,以岐黃之術析其害而明其理。

一、飢而後食,傷胃伐脾
【靈樞·五味】云:"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胃主受納,脾主運化。空腹過久則胃酸蝕膜,發為胃脘痛(胃炎)、胃瘍(消化性潰瘍)。當循"食飲有節"之訓,辰時、午時、酉時三餐如鍾,方合"脾胃為後天之本"之旨。

二、渴而後飲,涸澤而漁
【千金要方】言:"凡飲水勿急咽,變成水瘕。"人體津液如江河,枯竭方補則血稠脈澀。晨起卯時飲溫湯一杯,能"通調水道"(【素問·經脈別論】),預防石淋(尿結石)、胸痹(心梗)。日飲六至八杯,當效"潤萬物者莫潤乎水"(【周易】)之道。

三、疲而後歇,竭弩之末
【莊子·刻意】曰:"形勞而不休則弊。"勞倦乃陽氣耗傷之兆,當效法"子午覺"(午時小憩,子時深眠),遵循"陽氣者,煩勞則張"(【素問·生氣通天論】)之誡。每勞作九十分鐘,當閉目調息十分鐘,此謂"張弓不可久滿"之理。

四、困而後寐,伐性之斧
【老老恆言】載:"寤則神棲於目,寐則神棲於腎。"亥時(21-23點)就寢最合"陽入於陰"(【靈樞·營衛生會】)之律。長期熬夜必致"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靈樞·大惑論】),終成不寐(失眠)、眩暈諸症。

五、急而後便,毒蘊五臟
【諸病源候論】指出:"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臟不和。"忍便不解則大腸傳道失職,致"濁陰不降"(【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輕則便秘、痔疾,重則蓄毒成岩(腸癌)。當效"雞鳴而起"(【孟子】)之規,晨起即如廁。

六、胖而後減,亡羊補牢
【呂氏春秋】云:"肥肉厚酒,務以自強,命之曰爛腸之食。"肥胖本屬"膏粱之疾"(【素問·通評虛實論】),當防於"未有形而除之"(【淮南子】)。每日晨起稱重,腰圍男不過二尺六,女不過二尺四,方合"形與神俱"(【素問·上古天真論】)之道。

七、病而後醫,渴掘井
【鶡冠子】有言:"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當遵"上工治未病"之訓,四季按揉足三里、湧泉,常習八段錦,年過四十則歲歲體檢,此乃"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素問·異法方宜論】)之智。

八、老而後養,暮夜求衣
【申鑒·俗嫌】云:"養性秉中和,守之以生而已。"養生當如文王"自朝至於日中昃,不遑暇食"(【尚書】)之勤,少年養智,中年養氣,老年養精。若待"五八腎氣衰"(【素問·上古天真論】)方重養生,猶枯木求春,其可得乎?

結語
【類經】有云:"人之所病病疾多,醫之所病病道少。"上述八忌,皆違"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素問·上古天真論】)之訓。若能"知其要者,一言而終"(【素問·至真要大論】),則養生之要,不過"順應天時,節度有常"八字而已。願諸君以戒為師,頤養天年。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