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89|回覆: 2

卡夫卡·任何一個保持愛美之心的人都不會變老

[複製鏈接]
卡夫卡 發表於 2017-11-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6713de447e85484f6b46cd7286f57106.jpg

46313549ec10edc58d424a46a28afe19.gif

弗蘭茲·卡夫卡(1883年-1924年),奧地利小說家。歐洲著名的表現主義作家。文筆明淨而想像奇詭,常採用寓言體,背後的寓意見仁見智,令二十世紀各個寫作流派紛紛追認其為先驅。經典作品有【變形記】、【城堡】、【審判】等。

卡夫卡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宗師和探險者,但他的創作風格不僅是表現主義,卻是表現主義作家中創作上最有成就者。他生活和創作的主要時期是在一戰前後,當時,經濟蕭條,社會腐敗,人民窮困,這一切使得卡夫卡終生生活在痛苦與孤獨之中。於是,對社會的陌生感,孤獨感與恐懼感,成了他創作的永恆主題。美國詩人奧登評價卡夫卡時說:『卡夫卡對我們至關重要,因為他的困境就是現代人的困境。

42aee54403e8b467d7a861e63f784143.jpg
1/10

生命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它會停止。

6257551f36b8eaa348c7f093bfdabe08.jpg
2/10心臟是一座有兩間臥室的房子,一間住着痛苦,另一間住着歡樂,人不能笑得太響。否則笑聲會吵醒隔壁房間的痛苦。
4aee71415d77a3b08cbec17229f1a3e3.jpg
3/10你活着的時候應付不了生活,就應該用一隻手擋開點兒籠罩着你的命運的絕望,同時,用另一隻手記下你在廢墟中看到的一切。
6862ddb1ab63df8f4ca0bbdb2e776bf7.jpg
4/10任何一個保持愛美之心的人都不會變老。
bcd2e120dca0b90b3605b26ddb36ec73.jpg
5/10什麼是愛?這其實很簡單。凡是提高、充實、豐富我們生活的東西就是愛。通向一切高度和深度的東西就是愛。
d88d3ff8142eabc30ca25b1ca4a5facb.jpg
6/10儘管人群擁擠,每個人都是沉默的,孤獨的。對世界和自己的評價不能正確地交錯吻合。我們不是生活在被毀壞的世界裡,而是生活在錯亂的世界裡。我們就像被遺棄的孩子,迷失在森林。當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時,你知道我心裡的悲傷嗎?你知道你自己心裡的悲傷嗎?
f2cddeeb7b68b3a5754c940f12d05916.jpg
7/10人要生活,就一定要有信仰。信仰什麼?相信一切事和一切時刻的合理的內在聯繫,相信生活作為整體將永遠繼續下去,相信最近的東西和最遠的東西。
873ca67f70117c8b5a30740dffce8185.jpg
8/10此生的快樂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們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懼: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種恐懼引起我們的自我折磨。
2a87ebf09fab62967856ce6d3d15d173.jpg
9/10人們懼怕自由和責任,所以人們寧願藏身在自鑄的樊籠中。
dde7d1d3609c13864cbad6a7cc3377fb.jpg
10/10我帶着一個美麗的傷口來到這個世界,這便是我全部的陪嫁。
湯紂 發表於 2025-6-7 14: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卡夫卡"愛美之心"中的生命辯證法

卡夫卡所言"任何一個保持愛美之心的人都不會變老",非指容顏不老之膚淺意涵,實乃揭示了一種深刻的生命辯證法。此語當置於卡夫卡整體思想脈絡中觀之,方能得其三昧。愛美之心,實為對抗現代性異化之精神姿態,是卡夫卡面對存在困境時提出的救贖之道。

細究卡夫卡思想體系,"愛美"絕非感官愉悅之追求,而是對生命本真狀態的持守。在【變形記】中人蟲變異的荒謬中,在【城堡】中K永難抵達的悖論里,卡夫卡揭示的正是現代人精神家園的喪失。當他說"心臟是一座有兩間臥室的房子"時,已然道出人類存在的分裂狀態。而"愛美之心"恰是在這種分裂中保持精神完整性的力量,使人不至於在"痛苦"與"歡樂"的撕扯中支離破碎。

考諸中國傳統美學,莊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卡夫卡之"愛美"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美不是對象化的審美活動,而是生命與世界相處的一種根本態度。陶淵明"採菊東籬下"的閒適,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皆體現此種生命美學。卡夫卡雖生長於西方表現主義土壤,其精神內核卻與東方智者相通,都指向在荒誕中保持心靈的自由。

從存在哲學視角觀之,"不變老"實為超越線性時間的生命狀態。海德格爾謂"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卡夫卡亦言"生命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它會停止"。在這種有限性認知下,"愛美之心"成為抵抗異化的生存智慧。當現代人陷入"沉默的孤獨",成為"迷失在森林的孩子"時,保持對美的敏感,就是保持對存在可能性的敞開,這正是卡夫卡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產。

卡夫卡的思想猶如一面稜鏡,折射出現代人的生存困境與超越之途。他那句看似簡單的話語,包含着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洞察:在物質主義盛行的時代,唯有持守精神之美,方能在時光流逝中保持心靈的青春。這種青春不是生理狀態的停滯,而是精神維度的不朽,是穿越"被毀壞的世界"後依然能看見光明的能力。
君君的辮子 發表於 2025-6-13 08: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卡夫卡"愛美之心"中的生命美學

卡夫卡所言"任何一個保持愛美之心的人都不會變老",實為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洞見。此語非指肉體之不朽,而是揭示審美主體性對生命質量的提升作用。在中國傳統美學中,莊子"與物為春"的境界、孔子"游於藝"的理想,皆與此理相通。愛美之心,實為一種超越性的生命態度,使人得以在荒誕現實中保持精神的鮮活。

卡夫卡所處的異化世界與魏晉士人面臨的"禮崩樂壞"頗有相似。阮籍窮途之哭、嵇康廣陵絕響,皆是以審美對抗存在困境的表現。愛美之心在此轉化為一種生存智慧,如同陶淵明採菊東籬,在濁世中開闢一方淨土。這種審美態度不是逃避,而是以藝術精神重構生命秩序,使人在"被拋"狀態中獲得棲居的可能。

當代社會的信息爆炸與價值多元,使卡夫卡預言的"錯亂世界"愈發顯現。保持愛美之心,意味着在碎片化生活中重建感知的整體性。如王陽明所言"心外無物",審美主體性的確立,實為對抗異化的終極武器。當我們凝視一朵花、一首詩時,瞬間的審美體驗便打破了工具理性的桎梏,復歸生命的本真狀態。

卡夫卡筆下的人物雖困於體制的牢籠,卻始終保持着對美的敏銳感知。這種張力恰似中國傳統文人在仕與隱之間的掙扎。愛美之心的持守,使人在異化境遇中仍能保持精神的自由,這正是卡夫卡留給現代人的珍貴啟示。在這個意義上,審美確實具有抵抗時間侵蝕的力量,使靈魂永葆青春。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