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52|回覆: 2

[西方歷史辨偽] 海上浮動核電站·中國很低調,有人很緊張

[複製鏈接]
後沙 發表於 2017-11-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關於海上浮動核電站,中國媒體除了去年有提及外,在輿論場上基本處於『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狀態。這東西的確是個神器,好比是海上超級充電寶,在一些沒有電網,缺乏電力的荒遠地區,海上島礁,都有着極其重要作用。

倒是英國路透社反倒非常關心,路透社10月31日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接近完成首個海上核反應堆』的文章,稱中國第一座海上浮動核電站即將建設完成。

報道說,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技術人員張乃亮稱,中國相關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將在2020年前完成準備工作,並將在渤海鑽探基地進行第一次測試。

然後中國記者去向相關部門求證,這次路透社倒沒造謠,中國第一個海上浮動核電站的確快要建設成功了。

a5c401a8113cca4b89bb16b45cb977c7.jpg

這個超級『充電寶』有條件的國家都想搞,中國以前就對這項技術很感興趣,根據定律,凡是中國感興趣的東西,它離白菜價也不遠了。

從市場角度看,特別是海島國家,海岸線漫長的國家,都渴望擁有海上浮動核電站,像英國,印尼等等。中國這項技術成熟了,這個市場估計中國得占半壁江山。

中國一開始低調得不像話,美國現在卻緊張得不像話,這可不僅僅是市場爭奪的問題。

供電神器

海上浮動核電站,顧名思義就是將小型核反應堆與船舶相結合,突破地理限制,使核電移動化。

一個國家要造這個東西,而且是大量建造,取決於兩方面的實力:

一,船舶工業

二,核工業

中國具備這個條件,但起步比較晚,美國早在1963年就將核電裝置裝配在輪船上,這是軍方項目,打算為巴拿馬美軍基地供電,後來關閉,美國就再也沒有建造這種核電站,更不用說正式的海上浮動核電站。

美國當年這麼做,主要是為了跟蘇聯叫板,美蘇兩國在六七十年代,各種科學技術的奇思怪想層出不窮,腦洞開得令人咋舌。

絕大多數奇葩科技都成了歷史記憶,但海上浮動核電站還是可行性很強的。那美國為什麼建了又關了呢?

因為運轉不久,就出現堆芯熔化事故,原因是設計問題,當時為了不讓蘇聯看笑話,美國就把這事給隱了。在技術上無法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就將整個項目擱置到今天。

海上移動核電站有各種類型:

駁船式

重力基礎結構式

梁式

下沉式

主要代表國家有俄羅斯,美國,法國。韓國也說能建,只是還處於概念階段。

這些類型各有利弊,回收維修是否方便?維護成本是否划算?等等。

後來俄羅斯跑到了最前面,2007年全球首座浮式核電站『羅蒙諾索夫』號開工建造,2010年船體下水。

但在2011年停工了,不是技術問題,而是錢的問題。負責建造核電站的船廠瀕臨破產,老毛子只能想辦法籌錢,工期不得不被拖延。這跟以前相比還算好了,以前沒錢就廢了。

1331c2923d912d206b1820efdfb41e4d.jpg

2012年,俄核公司與波羅的波造船簽定合同,恢復了建造工程,核反應堆裝置在破冰船上,現在還在建造之中,包括岸上輸電部分。

中國與俄羅斯在該領域有相關合作,在第三國需要建造浮動核電站時,中俄可以實施聯合項目,有錢一起賺,保持良性競爭,避免惡性競爭。

現在對核電站有需求的國家大約有七十多個,對浮動核電站有需求的國家也不在少數,中國現階段目標是保障中國沿海大陸架及島嶼上的石油和天然氣田開採項目供電。

等這二十多個浮動核電站搞定後,中國肯定要在全世界接活開工,計劃是在2018年建成第一座,2019年投入運營。以後,就造福人類。

美國緊張得畫圈圈

如果把世界看成一個森林,那麼兔子看到誰家地里要是種了什麼好吃的,肯定是眼巴巴看着咽口水,然後自己琢磨,再把它種出來的。

可有的國家就像野豬一樣,誰家地里種了好吃的,它不是想着去學習,去琢磨,而是趁着天黑,跑人家地里統統踩爛,心裡才能好受。

美國對中國浮動核電站領域突破性進展反應竟是:

美國【戰略家】雜誌近斯刊登了華盛頓國際戰略問題研究員傑夫瑞.奧丹尼爾撰寫的文章,他建議:

一,白宮應當阻止中國這個計劃的實施。

二,採取積極預防性外交,在該地區製造公眾輿論反對浮動核電站。

前者是針對美國官方層面而言,後者是就是要發動NGO,通過環保,反核等組織在南海地區製造阻力,形成輿論攻勢,將中國浮動核電站妖魔化,畫圈圈詛咒你,要把中國這事給攪黃了。

美國為什麼要這樣損人不利己?這位磚家認為:

一,中國將破壞南海的戰略平衡。

二,中國將以保護核電站為名,加強軍事存在,設立南海防空識別區。

現在還不清楚中國首座浮動核電站會安置在何處?前面說了要先在渤海試用,但南海可能性也很大,但南海比較敏感。

中國現在只要在南海有點動作,美國總是要從中作梗,或者讓代理人跳出來鬧事。

中國計劃建造20個浮動核電站,大多數肯定要為南海地區供電,用來淡化海水、包括為人工島和石油鑽井平台提供電力保障。

美國認為中國在破壞戰略平衡,所謂的戰略平衡就是在南海由美國保持軍事優勢,任何可能降低這種優勢的行為都被視為挑釁。

上面說過,浮動核電站技術成熟後,中國肯定要開拓國際市場,而美國根本談不上市場擁有,不存在中國搶占美國在該領域市場的問題。

美國是在2014年才由麻省理工學院的學者提出建造鑽井平台式的浮動核電站,但要等國會批准撥款,得等到猴年馬月,有的議員一聽核電站就反對。

其實,美國真正擔心就是浮動核電站會大大增加美軍航母在該地區的活動安全。

軍事作用

市場份額只是浮動核電站的一面,更重要的是,海上核動力平台大規模建設,是中國致力於提升『海洋強國』實力的證明。

印度也非常渴望成為海洋強國,但三哥一直說得多,喊得響,沉得快,落到實處的幾乎沒有。中國卻恰恰相反,不聲不響,明年第一座浮動核電站就建成了。

6a720f7bc5ed8872eeefdb5a9b20d92c.jpg

海上核動力平台,將為南海島礁提供能源保障及淡水保障。以駐島官兵來說,他們長期守衛祖國海疆,但生活條件卻極為艱苦,特別是淡水的供應。

各個島礁上的官兵,由於電力供應問題,無法進行海水淡化處理,只能用小船來運送桶裝水,在惡劣天氣下,就只能靠雨水來生活,洗澡更是奢望。

有了浮動核電站,再在島礁上配套安裝海水淡化設備,問題就迎刃而解,這個好處也是世界許多國家急切盼望浮動核電站的理由。

一座浮動核電站造價大約在30億人民幣左右,20座就是600億,然而一座浮動核電站在四十年(預期使用期)產生效益將近200億,它將帶動整個南海地區的商業開發。還不算軍事戰略上的作用。

cfbec3af3e0436b465993ebc7b2a0c30.jpg

將來,每個南海島礁,都會配上一座浮動核電站,像永興島,永暑礁是兩座可以起降戰鬥機和安置導彈發射系統的平台,如果有了浮動核電站,就等於是兩艘核動力航母。

如果十幾個島礁都有了浮動核電站,再將島礁打造成小型軍事基地,那麼中國在南海就等於有了十幾艘大大小小的核動力航母。

同時在建有飛機跑道和雷達站的南沙人工島上附近有這些浮動核電站,將大大提升中國軍隊作戰指揮和水下潛艇活動監控能力。

這些『核動力航母』 是不動的,沒有侵略性。然而,誰要是來這裡興風作浪,一旦發生軍事衝突,外來航母會死得很難看。

將來,遠征南海的美國航空母艦,只要到了南海地區,它就處於軍事上的劣勢。你無法將島礁炸沉,但美軍航母沉了就回不來了。

中國的布局明顯在加速,20座浮動核電站說干就干,這種節奏是緊鑼密鼓的,而且都中國自主研發,自主設計的海上小型核反應堆。

751d1fb58192a8c38b2a49a867e0bbe7.jpg

再過五上,十年,美國專家擔心的南海戰略平衡被打破,就會成為現實,那時候,美國最明智作法是退出南海,這裡的自由航行安全不勞您操心,不用整天鬼鬼祟祟在暗中觀察。

哪兒涼快上哪呆着去!記得把那些NGO也帶回家。

c74a1f2553a702760eaeb40d464ccf72.jpg

xie4566 發表於 2025-7-17 12:33 | 顯示全部樓層
【海國核舟記:論浮動核電站之技術競逐與戰略深意】

今觀海上浮動核電站之議,實乃"核舟"新制也。昔人以核為畏途,今人以核為利艦,此中技術躍遷,恰如【考工記】所言"審曲面勢以飭五材",非大國不能為。中國船舶重工之進展,表面觀之乃技術突破,實則暗合【孫子兵法】"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之要義。

浮動核電站之要,首在"安"字。美國MH-1A前車之覆,恰證【周易】"君子安而不忘危"之理。彼時堆芯熔毀事故,實因"欲速則不達"(【論語·子路】),強與蘇聯爭鋒而疏於技術沉澱。今中國採用模塊化小型堆技術,如"九層之台起於累土"(【老子】),分步驗證,此乃得【墨子·法儀】"百工從事,皆有法度"之真傳。

技術層面有三重境界:一曰船舶平台之穩,須合【天工開物】"舟車"篇所述浮力平衡之道;二曰核反應堆之簡,當如【周禮·考工記】"輪人為輪"之精要,化繁為簡;三曰系統整合之妙,暗合【鬼谷子】"捭闔"之術,使機械、電子、核能諸系統渾然一體。俄羅斯"羅蒙諾索夫號"雖拔頭籌,然其採用舊式反應堆,較之中國ACP100S之固有安全設計,猶"騏驥一躍,不能十步"(【荀子·勸學】)。

市場爭奪背後,實為海權新篇。【管子·度地】云:"聖人之處國者,必於不傾之地。"浮動核電站使遠海島礁得持續能源,恰如"不傾之地"之現代詮釋。英國路透社之關注,非獨新聞敏感,實見其"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之戰略警覺。中國之低調,非不能也,乃"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之智。

安全之慮,當以【黃帝內經】"上工治未病"為則。渤海測試之慎,體現"慎始敬終"(【尚書·太甲】)之道。較之美國當年事故隱瞞,中國主動公開技術參數,此乃"誠者自成也"(【中庸】)的當代實踐。

至若技術白菜價之喻,實含【鹽鐵論】"工不出則乏其事"的經濟規律。中國船舶與核工業雙鏈融合,恰如"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周易·繫辭下】),終將形成規模效應。然市場半壁之語尚早,當記【尚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之戒。

統而論之,浮動核電站之爭,非獨器物之競,實乃國策之弈。中國以"韜光養晦"(【舊唐書·宣宗紀】)之姿行"有所作為"之事,暗合傳統智慧。技術安全與戰略布局,猶車之兩輪,缺一不可。未來海疆能源格局,或將由此改寫,然終須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詩經·小雅】)之心待之。
條皮導彈 發表於 2025-7-21 05:48 | 顯示全部樓層
【浮動核電與大國博弈:技術安全與地緣格局之辨】

關於海上浮動核電站之議題,竊以為當以【周易】"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之智慧觀之。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所研製的此項技術,實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現代詮釋。今試從三方面析之:

一、技術傳承與創新之道
核能船舶技術雖肇始於美蘇爭霸時期,然正如【考工記】所言"審曲面勢,以飭五材",中國工程師在吸收俄羅斯"羅蒙諾索夫"號經驗基礎上,創新採用模塊化小型堆技術。據【周禮·冬官】"輪人為輪"的精密標準,我國ACP100S反應堆已實現14萬千瓦級功率輸出,其非能動安全系統猶如"金城湯池",較之美國1963年MH-1A軍用堆的堆芯熔毀事故,實有霄壤之別。

二、地緣經濟之"勢"
【管子·度地】云:"聖人之處國者,必於不傾之地。"浮動核電站恰為島礁地區提供"不傾"之能源保障。觀諸南海諸島、海上絲路港口,此技術既可解"鞭長莫及"之困,又能避"遠輸勞費"之弊。俄羅斯在楚科奇地區的應用已證其效,而中國版圖南至曾母暗沙,此物之需,猶如古時邊關之烽燧,不可或缺。

三、大國博弈之"機"
美國之緊張,非止於市場之爭。【孫子兵法】有言:"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中國技術的低調推進,恰合"微顯闡幽"之易理。昔者美國因事故中止研發,今見中國後來居上,其憂慮實源於技術話語權之轉移。然【孟子】告誡:"禍福無不自己求之",技術安全若達"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之境,自可消弭他國疑慮。

當今之世,浮動核電猶如現代版"鄭國渠",既關乎民生經濟,亦繫於國防安全。中國工程師恪守【墨子·法儀】"百工從事,皆有法度"之訓,其技術路線兼顧安全性與經濟性。假以時日,或將實現【考工記】所謂"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的完美結合。至於外界緊張,不妨以【菜根譚】"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的態度處之,專注技術突破,自然水到渠成。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