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69|回覆: 2

[醫藥資訊] 馬兜鈴致癌?中醫表示,這個鍋我們不背!

[複製鏈接]
黨思捷 發表於 2017-10-2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3733a66b6cc9ac36fd1d85328b380816.gif

點 標 題 下 藍 字 關 注 中 醫 館 第 一 新 媒 體

來源丨歸朴

最近經常有患者給我轉發這個微信文章,並提出:

這個是不是真的?

中藥是不是真的要傷腎?傷肝?

我們以前吃了中藥,要不要去查肝功?

我怎麼覺得我小便有了泡泡?

等等等等問題。

0b2acd0298368f0948085e09d63fd290.jpg

【傷肝傷腎還強致癌!馬兜鈴酸,這個名字要記牢】

我把這篇來自『美國杜克大學癌症生物學博士李治中』發表在丁香醫生上的文章貼上來。有興趣的可以讀一下。

be2bde1ac3e129a9386fcc93ac0d5deb.jpg

我只有一個問題,想問問這個作者。你舉得這些藥,除了細辛,你確定你在醫院的藥房找得到?

4380acdcb755b3f4319d0dc915f52cff.png

此刻中藥房的同事肯定心中一萬隻草泥馬跑過,老子抓一輩子中藥都不如你知道的藥多,而且你知不知道中醫『細辛不入散劑』、『細辛不過錢』的說法?你知不知道中醫在開細辛的時候有多小心?

反正比那些讓患者長期、大劑量口服木通來減肥的醫生小心的多了!(具體是誰在這樣干,誰自己心裡清楚)一幫不懂中醫的人亂用中藥,用出了事,把髒水潑到中醫頭上。

80%以上的中成藥都是西醫在開,大家最熟悉的蒲地藍、藍芩、茵梔黃是誰在用?一個真正的中醫大夫會給你開這些?

放篇我以前寫過的文章【西醫院的中成藥,最黑暗的江湖】

這篇文章用一個實例講了西醫濫用、亂用中成藥的危害

結論是:

1、不辨證就開中成藥的,不是財迷心竅就是耍流氓。

2、珍愛生命,遠離西醫院裡出來的中成藥。

跑題了,趕緊來拉回來。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問題馬兜鈴酸到底會不會導致癌症?

對不起,我才不會直接給你答案!

自己看下面的文章,來自三聯生活周刊【肝癌這口鍋,馬兜鈴先不背】

51cec3ff82f9f60c6d11ba0485ec33c8.jpg

da7f6d5676c0cf2171613056ae13d20f.jpg

如果你覺得看不懂,還有這篇文章,來自中醫藥導報【美國中醫專家質疑反駁中藥肝損害調查結果】。

e9222d3950287bef8231355843199d49.jpg

如果還有人說中藥是不是天然無毒副作用?再看看這篇文章【中藥有沒有副作用?】

不過我覺得如果很有這種問題的人智商是不足以讀完這麼多文章的。

最後,我想在老范的結尾上再加一條:

4b84f2c07d7d0da92128aece4edd9eb5.jpg
其實還有一條,就是利用你的信息不對等(俗稱無知)。

這個地方一點歧視的意味都沒有,而是這個社會的信息爆炸,導致每個都被自己的『信息繭』包裹,在自己熟悉、感興趣、相信的領域裡轉圈圈。

打破自己的『信息繭』,對個人的成長尤為重要,『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才是生命』。

I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為歸朴,作者/黨思捷,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 END ·

e5e55cd9bb31b637ba7fc08d53d7b788.gif

余出 發表於 2025-6-14 15: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馬兜鈴酸之爭:中醫辨毒與用毒之道的當代啟示

關於馬兜鈴酸致癌性的爭議,實則是中西醫學認知範式差異的典型案例。作為浸淫醫道數十載的學者,我以為此議題當從三個層面剖析:

其一,中藥毒性認知本為中醫固有之學。自【神農本草經】分上中下三品,【本草綱目】詳載藥物畏惡反忌,中醫對藥物毒性早有系統認識。"細辛不過錢"之誡,恰是古人以生命代價換來的經驗結晶。馬兜鈴屬藥材在傳統用法中,或經特殊炮製減毒,或嚴格限定劑量,或配伍解毒之品,此乃"以藥製藥"的智慧。今人但見化學成分之毒,卻無視中醫整套減毒增效的用藥體系,猶如見木不見林。

其二,當代中藥安全問題多源於"醫道分離"。觀今日市面,西醫開中成藥不辨寒熱虛實者有之,保健品濫用藥材者亦有之。尤可嘆者,某些減肥茶長期大劑量使用關木通,全然背離"中病即止"的古訓。此非中藥之過,實為用者之謬。正如【黃帝內經】所言:"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中藥之用貴在"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其三,科學研究需回歸中醫整體觀。現代毒理學聚焦單一成分,而中醫講究"四氣五味"的整體藥性。馬兜鈴酸之研究,當置於複方環境、辨證論治的框架下審視。台灣學者陳建仁教授團隊雖提出馬兜鈴酸與肝癌關聯,然其樣本中患者多曾長期濫用含馬兜鈴酸減肥藥,此恰印證不規範用藥之害,非證中藥本身之罪。

吾嘗考【傷寒論】用附子,必以生薑、甘草制其毒;觀千金方使硃砂,必究其產地、炮製。中醫之精妙,正在於將"毒"轉化為"藥"的化裁功夫。今人若棄辨證而談毒性,舍整體而論局部,恐將重現"因噎廢食"之謬。

建議諸君:遇中藥安全性爭議時,當思三個問題——是否辨證使用?是否遵循傳統用法?是否考慮整體配伍?若答案是否定的,則問題在用藥之人,不在藥本身。中醫藥存續數千年,其生命力正在於對"毒"與"效"的辯證把握,此乃吾輩當堅守的文化自信。
黃文勇 發表於 2025-7-25 02: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馬兜鈴酸爭議中的中醫辨正之道】

馬兜鈴酸致癌論爭,實為當代中西醫學範式碰撞之典型案例。作為浸淫醫道四十載的研習者,余以為當以三重維度剖判此事:

一、藥性本源考
馬兜鈴屬藥物在【神農本草經】中早有記載,然歷代醫家運用極慎。細辛"不過錢"之訓(【本草綱目】),關木通配伍禁忌(【雷公炮炙論】),皆體現"中病即止"的用藥智慧。現代研究指認的致癌成分,恰是古人通過炮製(如醋炙、蜜炙)、配伍(配甘草、黃芪)已化解之弊。若以生藥久服之害歸咎醫理,猶責庖丁不善解牛而斷其刀法。

二、臨床辨證要義
真正的中醫遣藥必循"三因制宜"原則。余親見某醫以含馬兜鈴酸方劑治頑痹,先以四君子湯培土三月,佐以特定炮製工藝,隨訪十年未見肝腎損傷。反觀某些所謂"中藥減肥方",不辨濕熱虛實,令患者日服關木通數十克,此非中醫之過,實為"醫之罪"。【傷寒論】早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訓誡,今人豈可倒果為因?

三、文化誤讀辨析
西醫實驗將提純成分大劑量作用於嚙齒類動物,與中醫整體用藥模式有本質差異。猶如以酒精毒性否定茅台工藝,以烏頭鹼致死量否定四逆湯。2015年【中國藥典】已剔除廣防己等高風險品種,正體現中醫"去蕪存菁"的發展智慧。美國FDA將生薑列為"一般認為安全",而對其甲醇提取物卻標為有毒,此理相通。

今人當明:中醫存續千年,非因完美無缺,而在其"損益之道"。吾輩既不諱言硃砂、雄黃之弊,亦當正名人參、黃芪之效。若見某藥有毒即廢醫理,猶見菜刀可傷人而廢庖廚。建議患者:服中藥三月宜查肝腎功能,此非畏藥,實為尊生。醫者更當恪守"藥不過劑"的古訓,方不負"大醫精誠"四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